我願暫止飄零,去河邊做一棵大樹,

uploads/content/2022/may/b2a34c14376ceaa062cc268c97ac891d.jpg" border="0" />

  相傳悉達多太子出家後,先到了跋伽仙人苦行林,那裡的修行者有的披著草衣,有的身著樹皮,或躺在泥土裡,或卧在荊棘上,以種種苦行折磨肉體,以求得精神解脫。悉達多不滿意這種做法,滯留一宿便離去了

  悉達多的父親凈飯王聽到兒子出家的消息,十分悲傷,經派人勸說無效,便在親族中選派了阿若鞽僑陳如、阿說示、跋提、十力迦葉摩訶男拘利等5人伴隨他。悉達多帶著5個隨從渡過恆河,到了摩揭陀國的首都王舍城,國王婆娑羅見了他,並請他應允,如果得道,請先來度我頻婆娑羅。爾後,悉達多尋訪隱棲在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數論派信奉者阿羅邏·迦羅摩和郁羅迦·羅摩子,跟他們學習禪定。然而他們的教義仍然不是真正的人解脫之道,便離開了他們。

  悉達多帶領五個隨從又來到尼連禪河邊的加閣山苦行林中,和那裡的苦行人一起實行極端刻苦的修行。悉達多為了尋求解脫,他靜坐思維,身不著衣,不避風雨,每日僅食一麥或一麻,堅持不懈達六年之久,身體已極度消瘦,但仍沒有找到真正解脫方法。於是他悟到:當時印度哲學思想中沒有真正能使人達到大徹大悟道理,自己只是一味的苦行是徒勞無益的,於是他決定結束苦行。 

  悉達多結束苦行後,先到尼連禪河中洗去了身上6年的積垢,隨後接受了河邊牧羊女供養牛奶,恢復了體力。隨從他的5個人見他這樣做,都以為他放棄了信心努力,便離開了他,前往波羅奈城的鹿野苑去繼續他們的苦行。  

  佛經上說,悉達多太子站在尼連河邊,手捧鐵制的缽多羅(簡稱缽,出家人乞食盛飯器),默念道:我將此缽投入河中,此缽如能浮出水面並逆水漂行,我就必能在此地徹底覺悟,得到解脫。當悉達多將缽投入水中後,果然鐵缽浮出水面,逆水漂行。 
 
  悉達多太子獨自一人走到一棵枝葉繁茂的畢缽羅樹下?拾了一些草葉鋪了一個座位,他面向東方,盤腿靜坐,當時發下誓願:「我若不能證到無上大覺,寧讓此身粉碎,終不起此座!」他靜思冥索,總結過去修行的經歷,重新調整思維方法,深究宇宙間一切現象規律人生解脫之道。 
 
  佛經上說,魔王害怕悉達多太子正覺悟,就派了三名魔女(這三個魔女是:愛欲、樂欲和貪慾)來殷勤獻媚,誘惑太子。但太子魔女淫蕩的挑逗視而不見,毫不動心。 

  魔王魔女引誘沒有成功,就帶領眾魔鬼親自來到悉達多太子座前。魔王威脅太子說:如果太子不立即回到皇宮去享受榮華富貴生活,就讓太子粉身碎骨死在樹下。悉達多太子專心修行思考,對魔王的威脅就如同沒有聽見。魔王命眾鬼刀箭齊發,殺向太子。但魔鬼的刀箭卻不能挨近太子身體。這時天空一聲巨響,護法天神來幫助太子,將魔鬼全部驅散。
  
  終於,在十二月初八日(中國農歷)的凌晨,悉達多太子戰勝了最後的煩惱,獲得了徹底的覺悟成了大智慧佛陀。悉達多太子成佛年齡是35歲(也有說是30歲)。

  悉達多太子覺悟到的真理,就是:①四諦;②八正道;③緣起論;④三法印。

  佛陀的意思是「覺者」或「智者」,就是我平時簡稱的佛。佛教對佛的解釋有三種涵義:①正覺:就是對宇宙間一切事物無增無減地、如實地了解了,覺察了;②等覺或遍覺:就是不僅自己覺悟了,而且能平等普遍的使別人也覺悟;③圓覺或無上覺:就是自己覺悟和使別人覺悟智慧和行動、功德都達到了最高和最圓滿的境地。

  悉達多達到了這種覺悟的境地,所以他成佛了。因為他屬於釋迦族,人們就尊稱他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因為悉達多是坐在畢缽羅樹下成佛的,畢缽羅樹從此就都叫做菩提樹了。菩提就是「覺」的意思。悉達多成佛地方,稱為菩提伽耶,又稱菩提道場佛陀伽耶。

  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大悟成佛後,無比的喜悅佛陀的這種得到徹底解脫的愉快,是不可能用幾句話形容得了的。佛陀座位站起來,他在附近的樹下踱步,反覆品味著自己所覺悟到的真理,一連在樹下呆了3個7日(21天),因為這種獲得真理,得到解脫快樂,使佛陀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他只是感到他的思維在擴大,在升騰,已經和宇宙融為一體了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成佛後,並不想把自己悟到的真理傳授給他人。因為佛陀想到,世上一切眾生都是在追求名利和爭取自己滿足慾望,我靜悟到的真理世人未必願意接受,或許還要遭到世人的誹謗和譏嘲。只要我解脫,永不煩惱,與世無爭就算了。但是,天神勸請佛陀慈悲為懷,救濟眾生,脫離苦海
 
  釋迦牟尼成佛後,就以大慈悲心情,博大精深的智慧,不畏艱苦的精神,開始了40年不間斷的弘揚佛法,教化眾生的活動。他最初說法,是到波羅奈城的鹿野苑,化度隨侍過他的5個寺者阿若僑陳如等人。佛陀在鹿野花苑的第一次說法,在佛教稱為「初轉法輪」。
  
  講說佛法什麼叫做轉法輪呢?「輪」是印度古代戰爭中用的一種武器,它的形狀像個輪子。印度古代有一種傳說,征服四方的大王叫做轉輪王,轉輪王出世時,空中就出現此輪,預示他前途無敵,這裡用輪來比喻所說的法。佛的法輪出現在世上,一切不正確的見解,不善的法都將破碎無餘,所以把說佛法叫做「轉法輪」。
 
  釋迦牟尼當初出家目的是為了尋求解脫生老病死痛苦之道他在鹿野苑第一次說法時,以淺顯的語言,生動的比喻,講述如何修道才能解脫煩惱永離苦海真理。 

 
  他所講的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面:①四諦;②八正道;③緣起論;④三法印。這些是佛教的根本教義,是釋迦牟尼證悟以後所形成的自己獨特的觀察和分析事物觀念

  四諦,也稱四聖諦。「諦」是實在和真理的意思。四諦即苦、集、滅、道。

  苦諦,是講世間存在的種種苦的現象,所謂「一切皆苦」。

  集諦,是講造成痛苦的各種原因或根據。

  滅諦,是講苦的斷滅,即斷滅一切產生苦的原因,達到佛教最後理想的無苦境界

  道諦,是講要實現佛教的最高理想所應遵循的途徑和方法。要實現「道諦」,就必須遵循「八正道」。

  八正道,也稱八聖道、八支正道。主要是解釋要實現佛教最高理想的「道諦」,即必須遵循的八種途徑:①正見(正確見解);②正思維(正確思維);③ 正語(正確語言);④正業(正確的行為);⑤正命(符合佛教戒律規定的正當合法的生活);⑥正精進(正確努力修練消滅一切煩惱,達到無憂寂靜);⑦正念(正確思想,明記四諦佛教真理);⑧正定(正確的修習禪定)。佛教認為,人們按此來觀察、思考、說話、行動和生活就可以達到涅磐的境地。涅磐的意思是圓寂,圓是智慧福德圓滿,寂是滅除了一切惑業,永恆寂靜,達到了最安樂解脫境界

  教佛的經籍非常繁多,其實不超出四聖諦,而四聖諦所依據的根本原理則是緣起論。佛教的所有教義都是從「緣起論」這個源泉流出來的。「緣起」也稱「緣生」,是「因緣生起」的略稱。是佛教全部宇宙觀和宗教實踐的基礎理論。所謂緣起,即諸法因緣而起,也就釋迦牟尼常說的「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佛教認為,一切事物現象生起,都存在著相互聯繫,互為條件因果關係佛教緣起說,主要是以人生問題為中心來談的,用以解釋人生痛苦原因。 

  緣起論,是佛教特有的教義,歸納起來,有四個重要的論點:第一個論點是無造物主佛教既承認「諸法因緣生」,就否定有個創造宇宙萬物主宰這是釋迦牟尼對當時的「種姓制度」進行批判的新思想。從中亞侵入印度的白膚色的雅利安人稱自己是高貴的種族,而把被他們征服的,深色皮膚的土著民族稱為低賤的種族。他們把種姓分為四等,即婆羅門(祭司,最高貴),剎帝利(王族、武士)、吠舍(農民、手工業者及商人)和首陀羅(奴隸)。他們造出一個「原人」(類似上帝),宣稱婆羅門從原人口中生出,剎帝利從原人臂中生出,吠舍從腿中生出,首陀羅從腳中生出。釋迦牟尼反對有一個絕對第一因的血統論,他主張「四姓平等」。

  緣起論的第二個重要論點:無常佛教認為,宇宙間一切現象都是相互依存,沒有永恆的實體的存在,所以任何現象都是無常,都表現為剎那生滅的。無常分為:①眾生無常。謂人生都是無常的,終歸要變化以至於消滅的;②世界無常。謂世界上一切現象都是無常的,無時無刻不在流動變遷中,最後歸於消滅;③諸念無常。謂人們的思維概念都是瞬息萬變的,所謂「念念生滅」。佛教無常學說,主要是為反對當時婆羅門教主張宇宙有個最高的主宰叫做「梵」的是永恆常住的理論而提出的。

  緣起論的第三個重要論點:無我佛教根據緣起論認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由因緣而生因緣滅則滅,所以就不有一獨立的,實在的,主宰一切的「自我 」(即靈魂)存在。佛教認為房子是磚瓦木石的結合體,人是由五蘊(色、受、想、行、識)組成的,色屬於物質,後四種屬於精神在這樣的結合體中,沒有常住不變的「我」,所以稱「無我」。

  婆羅門教主張宇宙間的最高主宰是「梵」,「自我」(靈魂)是梵的化身佛教為反對婆羅門的這個理論而提出了諸法無我」,也就是不承認有一個造物主緣起論的第四個重要論點:因果相續佛教認為因緣所生的一切法不但是生滅無常的,又是相續不斷的,如流水一般,前前逝去,後後生起,因因果果,沒有間斷。因與果相符,果與因相順,如同「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一樣。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是佛教宇宙萬有的總的解釋,也可說是一切法的總法則。所以無常無我教義被稱作「法印」。

  法印,是佛教用來鑒別佛法真偽的標準。法,指佛教教義,印,喻世俗的印璽,能印證真偽的佛法之印,故名法印。凡符合法印的是佛法,違背法印的則非佛法

  「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磐寂靜」,並稱三法印。或者加上「有漏皆苦。亦稱四法印。  
 
  佛教解釋「有漏皆苦」的意義:「漏」就是指煩惱佛教認為眾生不明白一切法都是緣生緣滅,無常無我道理,而在無常的法上貪愛追求,在無我的法上一味追求「為我所有」,這就引起眾生煩惱煩惱的種類極多,所以人生的苦也極多,一般地說有八苦。佛說世間有無量的苦,苦不是孤立的自己生起來的,也不是造物主給予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因緣的,這就是佛教對苦的緣起解釋。  
 
  佛教解釋「涅磐寂靜」的意義涅磐是無漏,就是消滅了苦的因和苦的果。也就是消滅了生死憂悲的苦惱,人就得到超度了,所以也稱滅度。更明確地說:凡是屬於不清凈的污染的緣盡滅了,沒有貪慾愚痴轉變成清凈智慧這就是涅磐涅磐意義也是圓寂,圓,就是智慧福德都達到圓滿成就;寂,就是,達到了永恆寂靜的最安樂境界佛教認為這種境界「唯聖者所知」,是不可思議解脫境界涅磐可以解釋為逝世,但不能以世俗所見到的一個人沒有了,死了概念來解釋。其實釋迦牟尼30歲就已經證得涅磐而成佛了,不過他的肉體還是過去惑業之果的剩餘,所以稱為「有餘涅檠」。直到他80歲逝世,方是入「無餘涅磐」。涅磐佛教修習所要達到的最高理想境界。如何才能達到涅磐?就要以戒、定、慧這三學為方法這是學佛者必須修持三種基本學業。  

  戒:指戒律。即防止行為、語言思想三方面的過失。有五戒十戒具足戒三級。五戒不殺、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類。這是出家和在家的皈依信仰佛教弟子共持的戒。十戒沙彌戒,是不滿20歲的出家人受的戒。滿20歲的出家人才能受具足戒。受具足戒的男出家人比丘,女出家人比丘尼。釋迦牟尼剛開始傳教時,並沒形成約制僧團的一定規律,其後隨著問題的發生而隨時製成。到釋迦牟尼逝世前,具足戒已制定了250多條。 
 
  三學中的「定」,是指禪定。即擯除雜念專心致志,精神上既不瞌睡又不紛弛的安和狀態這是佛教徒必修課程。由於定,身心遠離愛欲樂能等而達到完全安靜境地,從而產生了智慧。再進一步集中精神思想、終於能夠引發一種無漏(無煩惱)的智慧,完全超脫苦、樂,連自己的存在都忘卻,達到舍念清凈境界,即涅磐境界這就是從「定」而後能引出的「慧。」慧就是智慧,就是通達四聖諦道理,斷除迷惑,證悟了真理,獲得了真正的解脫。三學概括了全部佛教教義和全部修行法門。三學中以「慧」最重要,「戒」和「定」都是獲得慧的手段。只有獲得慧,才能達到最終解脫涅磐境界。 
  
  釋迦牟尼得道成佛之後,第一次在鹿野苑,對侍從過他的5人:阿若僑陳如、摩訶男拘利、跋提、阿說示、十力迦葉所宣講的佛法,就是以上所講解的法印、四諦、八正道緣起論等內容。這些只是佛教初期佛法的基本內容。阿若僑陳如等5人聽到釋迦牟尼的教說,心悅誠服,便都皈依釋迦牟尼,成為最初出家的佛弟子,後人稱這5人為五比丘這是世間比丘的開始。比丘是指出家男人梵語原義指乞食以自生活,義中還有怖魔、破惡、凈命等義。凡三比丘和合共處稱「僧伽」,義為眾,就是團體。所以俗稱比丘僧人世俗也稱比丘為「和尚 」,這是印度俗語,義為親教師,與稱師傅相同。會講經說法和尚被稱為「法師」。
  
  釋迦牟尼在鹿野苑初轉法輪這件事,是佛教的一件具有重大意義的事。因為從那時起,佛教就開始建立起來了。從那時起,佛教開始具備了組成宗教團體的三個要素:領袖、理論、參加人員。這三個要素佛教稱為三寶佛陀是佛寶;佛所說佛法法寶;佛的出家弟子團體——僧伽是僧寶,稱之為寶,是因為它能夠令大眾惡行善、離苦得樂,是極為尊貴的意思。釋迦牟尼開悟得道成為佛陀,形成了自己獨特認識世界觀念,在鹿野苑初轉法輪,使僑陳如等5人皈依佛,成為出家弟子,於 是形成了僧伽,所以從此佛教開始具足三寶,創建起佛教。  
 
  釋迦牟尼教化僑陳如等5人為比丘之後,就暫住在鹿野苑,開始在附近傳教。不久,婆羅奈城商會會長俱梨迦的兒子耶舍,因厭倦奢侈豪華的生活,深夜逃到鹿野苑,請求釋迦牟尼幫他解脫苦惱。釋迦牟尼聽到耶舍的苦惱與自己為太子時相似,十分同情,收為弟子。耶舍成為佛陀的第六位比丘

  耶舍的父親俱梨迦尋找兒子佛陀處,佛陀向他宣講了四諦的佛理,富貴並不可靠,人生最寶貴的是覺悟。俱梨迦受佛啟示,也想出家,但商業上又無人管理。佛教導說:信仰佛法不必一定出家。於是收俱梨迦為第一個在家佛弟子,稱為優婆塞,義為清信士,俗稱居士,意方居家修道之士。
 
  俱梨迦皈依佛陀成為優婆塞(居士)之後,請佛陀他家受供。釋迦牟尼帶領6名弟子到俱梨迦家中應供時,對耶舍母親宣講了佛法,耶舍的母親願意皈依佛陀作為在家的信女,佛化的家庭生活。於是佛陀收她為第一個優婆夷——女居士佛陀告訴說:在家修行男女信徒(優婆塞和優婆夷),遵守不殺生、不偷盜、不淫邪、不妄語、不飲酒這五戒,就佛的其他弟子一樣,在修行中同樣可以證得涅檠。  
 
  釋迦牟尼化度了耶舍成為比丘,耶舍的父母成為優婆塞、優婆夷之後,佛陀傳教的影響漸漸擴大。接著,耶舍的親朋約50人都受到感召,都皈依佛陀作了出家弟子——比丘
  ---------------------------------------------------------------  

http://pimg.qihoo.com/qhimg/jingyan/600_503/17/01/f2/1701f22q118cf7.4ba00c.jpg" />


  ----------------------------------------------------------------
   【我願暫止飄零,去河邊做一棵大樹,站一千年……】 
  ------------------------------------------
  從前有一很有錢的大善人,做了很多善事,積了很多功德。一日,他在家裡讀書,忽然看見一個人從窗外走過。他一下子被那人面相吸引住,追出門去,卻已找不見那人了。他喜歡那人喜歡得要命,從此一心想見那人,走遍天下去尋,卻總也找不到。一次在夢中菩薩問他,他積德很多,有什麼要求沒有。他說他只想見那個人一面。菩薩說,你若真想見那人,一定要舍棄這一的人身,投生做一棵大樹五百年後,也許有機會能再見那人一面。他想了很久,因為實在太喜歡那個人了,就決定做一棵樹

  很快他就死去,轉世在河邊做了一棵大樹五百年來,飽嘗著做樹的痛苦,忍受著風吹雨打,忍受著野獸的折磨,不能移動,不能說話只為了能見那人一面。五百年後終於有一日,忽然見到一個人遠遠的從河那邊走過來,正是那個他夢寐以求的人。他激動極了,手舞足蹈,使勁地搖著渾身的樹枝樹葉努力試圖引起那人的注意。他是多麼想讓那人走到他的樹蔭下,休息乘涼啊。只見那人向他走了過來,經過他身邊,瞧都沒有瞧他一眼,徑直走了過去。他想大叫,他想追過去,無奈他只是一棵不能移動,不能說話的樹。

  他失望,他委屈,不知道為什麼五百年還修不到這麼一點緣份。當晚又夢到菩薩菩薩告訴他說,如果他還想見那人,在河邊再做五百年的樹,或許會修到一點緣份的。他覺得既然已經等了五百年,再等五百年也不算什麼。他實在太喜歡那個人了。

  就這樣,他在河邊又站了五百年,飽嘗著做樹的痛苦,忍受著風吹雨打,忍受著野獸的折磨,不能移動,不能說話只為了能再見那人一面。五百年後終於有一日,那個人又遠遠的從河那邊走過來。這回他沒有激動,沒有搖枝動葉,只是靜靜地站在那裡。為了這一日,他舍棄了做人的機會,惻惻地做了一千年的樹,吃過太多的苦,傷過太多的心。他已經能以平靜的心等待那個人的到來。只見那人向他走了過來,走到他的樹蔭底,安然坐了下來,一坐就是七七四十九日。

  原來那個人就佛祖釋迦摩尼,而這棵樹就是那棵菩提樹,後來跟佛祖一起成了佛。

   菩 提 本 無 樹
  明 鏡 亦 非 台
  本 來 無 一 物  何 處 惹 塵 埃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