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一切惡行一切善,饒益一切眾生,這是戒律。戒律很重要,大乘行者有三條戒,總的來說就是以正知正見守護自己的三門,三門清凈就是戒。
若是三門不清凈,沒有時刻以正知正見守護自己的三門,不用說利益他人,連利益自己都無法做到。大家既然都想自度度他,尤其想利益眾生,幫助他人,那麼,受持戒律是根本。「想幫助他人,利益眾生嗎?」「想!我已經掌握了很多理論,會講很多佛理,我現在可以幫助他人,利益眾生了吧?」不一定!即使你掌握的理論再多,再能講,若是戒律不清凈,若是三門不清凈,也利益不了眾生,幫助不了他人。
現在的社會上有很多人這樣的人,想去幫助他人,想去做貢獻,結果是害己害他,自己煩惱,他人也煩惱了;自己受傷害,他人也受傷害了。這就是沒有戒律,三門不清凈的結果。佛是怎麼利益眾生的,那些大德高僧是怎麼利益眾生的?就是利他利己,最終自己快樂,他人也快樂;自己得到利益了,他人也得到利益了。這就是自覺覺他、自度度他。
想做到只有利益沒有傷害,只快樂不痛苦,就要受持戒律,三門清凈是最重要的。這里已經講了,戒律是根本,「無戒」,就是如果沒有清凈的戒律;「自利尚不成」,連自己的身口意都把握不住,連利益自己都難,連自己都度不了;「欲成他利誠可笑,」想利益他人、度他人,想改變他人太可笑了!
戒律有很多,三戒也是有程序、有次第的,先是別解脫戒,然後是菩薩戒,最後是密乘戒。別解脫戒是有出離心的攝持,「於三有無希求」,三有就是三界,就是指不希求三界、善趣、人天的福報與安樂,有出離心的基礎,有出離心的攝持。
對輪迴、對世間沒有絲毫的貪戀,日日夜夜求解脫這是出離心。在出離心的基礎上,再受持這些戒。比如說別解脫戒,有居士的戒,如優婆夷、優婆塞都是在家居士的戒;比丘、比丘尼是出家人的戒。佛的四眾弟子指在家的兩種和出家的兩種。優婆夷、優婆塞受持的是居士圓滿戒,也就是五戒。比丘和比丘尼受持的是出家圓滿戒,出家的還有沙彌、沙彌尼,他們受持的戒律不是圓滿的。
比丘、比丘尼、優婆夷、優婆塞是佛的四眾弟子,都具有別解脫戒。在別解脫戒的基礎上再受菩薩戒,有菩薩戒的基礎上再受密乘戒。別解脫戒要有出離心,否則就不是別解脫戒了。
大家若是真想利益他人,自己先好好修,先度自己然後再去度他人。現在內地這樣的狀況很普遍,所以我在這里再次強調。有些居士只是了解了一點點的佛理,了解了一點點的藏傳佛教,就開始收弟子,給他人講解佛法,這就是以盲引盲,最後是害己害他,最終要一起下地獄。所以先把自己修好,機緣到的時候,不用自己操心,善神護法就給你安排了。在這一點上我有真切的感受和深深的體會,善神護法的護持不可思議,他們的安排連自己都想不到,有時候還納悶呢!
到時候都會有,不要著急。著急將影響自己的學業,影響自己的成就,先把自己的兩隻腳站穩,然後再去扶別人。連自己都沒有站穩,就想去扶別人,真的很危險!自己站穩了,看見旁邊有這么多人快要倒了,自然就會去扶了。所以要等機緣,都會有的,上師三寶會給你安排,善神護法會給你安排的。
你想利他,這是偉大的發心,這是好事,但是不要著急,為了這個願望與目標,你要好好地積累善根,積累資糧,好好地守護三門,受持戒律,先成就自己,到時候都會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