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圓法師:原來如此 各宗各派齊歸凈土的原因

  我們不要片面地看待聖教之間的關係百千法門同歸凈土。不要認為凈土老太太學的很低級的法門也不要以為凈土與其他宗派別別分開,實際上凈土含攝了一切宗。密宗禪宗法相宗、三論宗、律宗等等,證到最後就是凈土,它包含了這些。任何修行人要有信願,都可以生到凈土,他所學的一切,都成為凈土資糧。

  這樣才知道:哦!原來凈土是我的總方向、總歸宿我現在學的一切都是為了還歸法界,為了證入密嚴。這有什麼矛盾?你修得越高,證得就越高越快,最終出現的是虛空全是凈土,難道要反對自己的歸宿嗎?難道一切前進的步伐與歸宿矛盾嗎?這一切不都是為了還歸自心嗎?所以不要把它看成兩種

  比如,學中觀或者學三論宗,主要是《中論》《入中論》《百論》等,祖師是龍樹菩薩。他寫了往生西方的願文,一心求生極樂世界臨終生到了極樂世界。現在他老人家就在極樂世界他也看得到這些門徒。如果想:我們學空性,怎麼能去凈土?那就非常違背祖師心意了。

  或者說:我學大手印,我怎麼能去凈土?但要知道大手印最大的祖師岡波巴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

  還有人說:我學的是禪宗,我怎麼可能念佛往生極樂世界呢?禪宗祖師永明菩薩就是阿彌陀佛的化現,他就在極樂世界一大禪師都是開悟以後往生極樂世界的。這樣看來,我們的觀念是有問題嗎?

  再說,法相宗的大祖師世親菩薩,他寫的《往生論》里說,我一心願生極樂世界。有的說我學律宗,要知道天下的持律者多少都是往生極樂世界的。

  再說學寧瑪派,蓮師就是阿彌陀佛化現的,頗瓦法都是往生極樂世界。而且,往生到蓮師剎土最後都要送到極樂世界去。而且,天台的祖師爺智者大師以身作則臨終往生極樂世界,以至後世天台宗的主要路線就是在世弘天台死後極樂

  華嚴宗學《華嚴經》,到最後普賢菩薩引導華藏海眾一致導歸極樂他自己發願說:「願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這就看出,《華嚴》結歸在《普賢行願》上面,而普賢行願通過往生西方來完成,「我既往生彼國已,現前成就此大願」。最後大迴向的偈子是「普願沉溺諸眾生,速往無量光佛剎」,可見這是大教的心髓,是不可思議地方

  所以大家要知道,這是一個重大的緣起,不要把它看輕了,否則好像天下祖師天下菩薩、無數修行者都搞錯了方向一樣。其實不是,這是天下聖凡一致公認的法,是十方諸佛在無數剎土裡嘖嘖讚歎、勸導眾生往生的法,是具有不可思議功德之利的法。我們本土的釋迦牟尼佛宣說經教時,特別多地說到西方凈土,勸導眾生一致回歸。他也觀世音的幻化,也是幫阿彌陀佛招生的。

  這樣就知道,我們的目標就是極樂世界,即生解脫的希望就寄託在極樂世界上面,這就叫做「此生的歸宿」。選擇好了這個歸宿,就發現一切都成就,不是可望不可及的。要解脫解脫,要不退不退,要天台天台,要華嚴華嚴,要禪有禪,要密有密,要大圓滿大圓滿,要大手印有大手印,要大中觀有大中觀,要普賢行願有普賢行願……它的確是大總集法門諸佛的心髓、彌陀願心,把無數精華攝集在一法門里,而且特別簡便容易,是大悲心徹底地體現。它的確是華嚴奧藏、法華秘髓,的確是成佛的要訣。

  我們應當深切地體會到這一點,之後才能理智地把目標在這上面。而定了以後是放心的,覺得非常殊勝,可以歡喜三天。的確時時朝著這個目標,充滿了勁頭,什麼都可以會歸在上面,只要你見解開闊,就能夠真正體認到。

  一到極樂世界就再沒有生死,不是當生解脫嗎?一到極樂世界就花開見佛悟無生,不是證到了三輪空性嗎?一到極樂世界就能成佛果,不正是「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嗎?一到極樂世界就能證入事事無礙的法界,不就是華嚴奧藏嗎?一到極樂世界就能夠開顯自心的密嚴剎土,不正是證入密宗的最深處嗎?一到極樂世界,水池裡的水都能給你灌頂,不就是凈密不二嗎?一到極樂世界自心開悟,了認了自心是佛,不就是「禪即凈土凈土即禪」嗎?一到極樂世界,塵塵剎剎無邊的法相自然心中顯現,不是最精確的法相宗嗎?一到極樂世界,連絲毫的我和我所的心都沒有了,遮止了一切煩惱惡業,這不是真正的持戒嗎?一到極樂世界,盡虛空法界禮敬諸佛、稱贊如來等等無餘現前,不就是完成普賢行海嗎?一到極樂世界菩提道從下至上的一切功德分全部完成,這不就是道次第嗎?

  再說,一生到極樂世界,出現的全是超出情識的境界,一多無礙、廣狹自在、小大相容、延促平等,不就是深證華嚴法界嗎?不就是超凡入聖嗎?一生到極樂世界就能遍游一切剎、遍入一切處、遍見一切佛,這不就是一成一切成嗎?還有什麼不滿足?還覺得有欠缺嗎?難道阿彌陀佛無量無數劫一心勇猛精進,所集成的無量功德果實,還不夠你受用嗎?還不能加被你嗎?再說,彌陀即蓮師,蓮師即彌陀他不大圓滿祖師嗎?他難道不會給你大圓滿嗎?

  就像這樣,大家看清楚了就很明白,不會有各種很狹隘觀念想法也不感覺吃虧,好像定錯了路,硬要把我這條路上歸。這樣大家的心順了,就可以朝同一個方向走,我們會有共同的目標

  選自智圓法師《一生修行的重點和歸宿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