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金剛經》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下)

  金剛經 第13品下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下)白話

  三、三十二相不住諸相

  在第五分中提到,不可以身相見如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經文旨在揭示「諸相非如來身相」,今此分更肯定如來的三十二應化身眾生不應住著,以為即如來寂滅之相。前文以微塵世界除凈眾生依報之妄想,今以如來三十二相掃盪眾生正報之執。

  真佛非形非色,故說是非相,為度有情,變化應現,所以名之三十二相。應身之相,乃福德成就;法身之相,屬智慧庄嚴。《坐禪三昧經》說:

  汝於摩訶衍中,不能了,但著言聲。摩訶衍中諸法實相,實相不可破,無存作者。若可破可作,此非摩訶衍。如月初生,一日二日,其生時甚微細,有明眼人能見,指示不見者。此不見人,但視其指,而迷於月。明者語言:「痴人!何以但視我指,指為月影,指非彼月。」汝亦如是:言音非實相,但假言表實相。汝更著言聲,闇於實相。

  佛陀以大而世界,細至微塵;法說非說;諸相非相;乃至般若般若,都假借言聲以表實相,向吾人彰顯般若不住諸相,離相之妙用。《金剛經》每一分都在打開我們局限的心眼,不再寄居蝸牛角上,走出一花一佛土,一葉一如來,大小含融的無垠法界

  有一天,波斯匿王來到佛陀座前,疑惑的問道:

  「我聽說佛陀自稱已成就無上正等正覺這是真的嗎?」

  佛陀含笑道:「大王!我確實已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波斯匿王還是不相信地再問道:「為什麼現世有很多年高的沙門婆羅門等,他們都出家修行很久了,可是他們並未成道佛陀出家修行不久,年紀尚輕,卻能夠證得無上正等正覺呢?」

  佛陀回答:「大王!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是見緣起法,同證三世諸佛法印,而不在年高,不在修行時間的長短,在於勤息三毒,自凈其意世間有四事,雖小不可輕。一者剎帝利王子,年紀小不可輕,日後將紹繼王位,號令天下。二者龍子,身形小不可輕,能呼風喚雨,吐放毒焰。三者星星之火,焰雖弱小不可輕,遇緣則成大火,燎燼山野林園。四者年少比丘清凈護念,能成法王子,作眾生福田。」

  佛陀時代波斯匿王執著年高德韶之相,而疑惑佛陀是否成道證果。如同現今學佛者,求灌頂放光,求靈感神通佛法豈是一般野狐技倆?佛法是徹頭徹尾的洗心革命,是圓證三身四證的大道。我們分隔了微塵世界,眾生佛聖,覺悟痴迷,凈剎穢土等妄相,不知六根是晉升凈土門,不知一念清凈即如如佛!一念三千不遠,永恆剎那近在眼前。

  剎那善心是永恆的福報

  剎那的凈心是永恆的功德;

  剎那的覺心是永恆的覺悟

  剎那無心是永恆的寂滅。

  我們的心,為一巧畫師,造種種心行,得種種果報。吾人行持應識盡境緣妄相,以自心為本師。

  有一位年輕太太生了重病,自知不久要離開人世,她對丈夫的愛十分執著,臨死前仍不斷囑咐道:「我對你那麼好,又那麼愛你,我死了以後,你可不能再去找別的女人,不然我做鬼都不會放過你。」

  經過了一年,她的丈夫認識另一個女人,雖然對她的遺願有所顧忌,但是還是情不自禁,論及婚嫁。自從他訂婚那天起,死去的太太都來找他,罵他薄情寡義,不守信諾,並且把他和未婚妻之間的事描述得一清二楚。因此他十分苦惱,彷彿太太的鬼如影相隨,以致每晚都難以安眠。

  他只好向村旁的禪師求助。禪師了解情況後,說道:

  「你的前妻是個精靈鬼,無所不知,下次她再來找你的時候,你先稱贊她的聰明,然後要她回答你一個問題,就是要她猜出你手裡黃豆數目,如果她回答得出來,你就答應她解除婚約。」

  當天夜裡,女鬼再次出現,他依照禪師所教,手裡抓一把黃豆,要鬼魂回答。很奇怪的,這個精靈鬼瞬間消失無蹤,從今以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女鬼不過是我們妄念所成,就像禪門中所言: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由心迷惑故,慧日不明,不知心三界,生佛一如。

  四、廣施妙法勝身命施

  佛陀再三的以福校慧,明離相之用,以顯受持經教之功。舉凡第八分的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布施,第十一分用七寶滿恆河沙數的三千大千世界等,無以計量的財施功德,皆不如受持四句經教者。

  第十三分,校量更進一層,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相校四句偈的功德七寶散盡,身命放舍,內外財施,不如法施可令人返本歸源的功德。如何具足法施功德呢?《寶雨經》卷一說:

  善男子!雲何菩薩成就法施?所謂攝受正法受持讀誦,無所希求,不為利養恭敬故,不為名聞勝他故,唯為一切苦惱有情,令罪銷滅。演說妙法無所希望:如為王、王子、及旃陀羅子,演說妙法,心尚無二,況為一切大眾說法不平等?雖復行施,而不恃此,心生我慢。善男子!是名菩薩成就法施。

  法施的功德是無漏無量的,七寶有相,身命有限,而法施如日月照破黑暗;如瓔珞庄嚴自心,如甘霖解除久旱,如巨筏引度彼岸

  有一婆羅門女叫婆響吒,她的六個兒子相繼死亡,因此思子成狂,每天披頭散發,衣裳污穢,神志恍惚,四處遊走。有一天婆響吒漫遊到彌絺羅國的菴羅園,此時佛陀正在說法。婆響吒見到面如秋月,端嚴澄靜的佛陀,被其威德感召,投地向佛陀泣訴道:

  「佛陀!我的孩子都離我而去,骨肉拆離的錐心之痛,我只能日夜哭泣,不知要如何是好?」

  佛陀慈悲的說道:

  「婆響吒!這世間會合當離,恩愛無常,累劫以來,我們不斷地輪迴生死,不斷地恩愛糾纏,為著生離死別流下的淚,已超過五湖四海的深廣;所喪失的兒女親眷,堆積的白骨勝過須彌山高,長久以來,我們走在生死黑暗的道路,不知出離解脫。婆響吒!知是苦應離,知是集應斷,知是滅應證,知是道應修。當思惟四聖諦,止息情念妄想分別。」

  婆響吒女聞此聖諦,心開意解,不再痴迷情識,流浪生死

  法偈聖諦的功德,如手杖,給人扶助,如甘露,令人不死,實是勝過七寶、身命的布施。《大寶集經》說:

  若在村落、城邑、郡縣、人眾中住,隨所住處,為眾說法不信眾生,勸導令信;不孝眾生不識長幼、不順教誨、無所畏避,勸令孝順;少聞者,勸令多聞;慳貪,勸施;毀戒,勸戒;瞋者,勸忍;懈怠,勸進;亂念,勸定;無慧,勸慧;貧者,給財;病者,施藥;無護,作護;無歸,作歸;無依,作依。

  為人演說金剛妙法,應契眾生根器,談有論空,諸多演繹,如五乘共法,十八不共法等等,如第七分經文所言:無有定法,名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禪門巨匠有見桃花繽紛,而明撲落非他物;有聞茶蓋磕地,忘只手之聲息。求悟者,踏破嶺頭千堆雪,歸來!窗前梅枝已開三分。

  幽州盤山寶積禪師有一天路過市場,偶然聽到一段對話,心有感悟。

  顧客向屠夫道:「幫我挑選一塊上好精肉。」

  屠夫放下反問道:「喂!我這裡賣的,有那一塊不是上好的精肉呢?」

  佛陀從第一分的穿衣吃飯開始,分分無不是般若的精髓所在,只是吾人忘失本心,迷於根塵識境,不識自家寶玉,朗凈明耀。

  如山泉清,如銀雪凈;

  如圓月光,如空山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