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然法師:印光法師文鈔綱宗(四、往生之障礙)

  四 往生障礙

  我肉眾生肉,名殊體不殊,本是一佛性,只是別形軀。

  苦惱從他受,肥甘為我需,莫教閻羅斷,自揣應如何。(黃山谷戒食肉詩)

  (五十六)富貴學道難,不能斷肉

  去冬王幼農來書言,閣下(魏梅蓀,前清翰林)信心真切,正勸其吃素斷肉。光謂,明知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而尚未能斷於肉食,所謂富貴學道難也。豈知不三四月閣下即斷肉食,幼農復函道其所以,其精誠所感耶?其偶爾相符耶?

  學佛之人,斷習須具勇力。若因循推脫,則長期相續,了無斷時矣。閣下富貴習氣既除,則凈業之成固易易矣。(續編上與魏梅蓀書一)

  (五十七)多情貪戀,即難往生

  聰明才子最易犯者惟情愛色慾,既已念佛,當常懷敬畏君子慎獨,切勿稍有邪淫之萌。暗室虧心,神目如電,天地鬼神諸佛菩薩,無不悉知悉見,敢行邪淫乎?否則即非君子守身之道,縱能事親,亦只是皮毛外表而已,實即賤視父母遺體,其不孝也大矣。

  故曾子臨終,方說放心無慮之語學道之人守身如玉。詩雲:「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而今而後,吾知免乎?曾子且然,況吾輩凡庸乎?①

  註:①原書本段上方空白處:「誰知上天好生德,原是催亡縮骨丹。」

  (五十八)不信因果即為愚痴

  有知識之人,而目光淺近,只看今生,不知今生境緣皆是宿業所招,便認無有因果報應前生後世者,亦是愚痴

  對因果無知有二類:一是「執斷」,謂人由父母精氣而成,未生前無所有,死後體爛魂散,有何前生後世之事。二是「執常」,以為人為人,畜常為畜。不知業由心造,形隨業轉,例如古有極毒之人業力猛利時,現生變成蛇虎者,歷史不乏記載,可為明證①(又如報載四五歲之神童,能說二國語言)。

  當知前生之因,必感今生後世之果。人畜轉換,生死循環,乃屬自作自受,非天降也。故不信因果,為念佛大障。

  註:①原書本段上方空白處記有:「若雲因果未親見,難解之事分明。」

  (五十九)倚才自大,修道之障

  倚才自大,目空一切,亦為修道大障。有等人小有文才,小有修持,便自覺高明,無所不精,唯我獨尊。不知生此貢高我慢之心,最易招致宿世被害之冤家對頭之靈魂,入其心竅,助長其驕傲自大之心,敗其念佛真心,使其不信因果臨終神志昏迷,不得往生西方。

  犯此自大之病者,切宜向佛懺悔,消除夙業,使生慚愧謙恭之力精進修持,應得仗佛接引生西。

  (六十)聰明文字障,正念難起

  陳劍潭先生信因果,而欲發明,又不老實念佛,仍是文人習氣未除。當日遠公(慧遠大師)以陶淵明胸懷空曠,可以學道,招之入蓮社念佛。彼是以酒為命者,因曰:許我飲酒則來。遠公許之。彼念佛三日,攢眉而去,因他但能放下名利,不能提起正念也。

  若紀曉嵐、袁子才之輩,皆信因果報應佛法,又皆不肯深入研究,故所論多外行語。袁子才初闢佛,而後信佛,信而不能切實念佛,所謂聰明文字障也。①

  註:①本條出《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魏梅蓀居士書十》。原書本條上方空白處記有:「雖賦歸去來兮,猶仍醉生夢死。」

  (六十一)但說而不行,學道通病

  有等文人,既信佛法,亦能研閱佛經,但未得為得,以為精通佛法,高談闊論,而未得念佛實益。

  故學佛生死,須從慚愧懺悔,持齋警策,腳踏實地,至誠懇切,儘力不退,方能得到念佛實益。

  否則文人通病,能說而不能行,此種人高談佛法,便成妄語中之妄語矣。故知之非艱,行之維艱,知行不能合一,變成空談。世間多少聰明人精通佛經者,皆以唯說不行,了此一生。此徒入寶山,空手而回也,可痛惜哉!①

  註:①出《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復高邵麟居士書四》。

  (六十二)博學而不躬行,違佛敗佛①

  信願持名念佛,必先躬行,復以化他,行有餘力,則方研究大乘經典,及古德著述。又須識取綱宗,用以弘揚佛化,續佛祖聖賢之薪傳。所謂由實行而博學,由博學而得宗。躬行念佛所以自度,博學得宗所以度人也。

  若不重躬行自度,只期多知多聞,必至矜己傲物,自己難了生死。如此之人,其天姿實足以繼往開來,由其未曾在了生死上用功夫,一旦病苦纏身,怨佛違佛,道心退失,卒成敗佛聲名之徒。

  註:①出《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復無錫佛學少年學佛社書》。

  (六十三)盡拋學問,專持洪名①

  以閣下之才論,當依光所說老實念佛,其為利益大矣。否則擇一寂靜隱晦之處,力修凈業。將以前所得學問知識,拋向東洋大海外,只當作自己原是無知無識之人。於不生分別心中晝夜六時,專持一句洪名佛號

  果能「死盡偷心」,專心念佛,一心不亂,當必親見本來面目。從此高豎法幢,俾一切人同歸凈土法海中,生為聖賢之徒,沒預蓮池之會。方可不負所學,方為大丈夫,真佛子矣。

  註:①原書本條邊框上方寫有「死盡智心,老實念佛」。

  (六十四)縱談理性,終成畫餅

  善導和尚,專以平實事相法門,接引末世凡夫,不用觀心約教等玄妙法門,其慈悲可謂至極無加矣。良以業識未消,三昧未成,縱談理性,終成畫餅。(與康澤師書)

  近來之講華嚴講法相者,多破凈土。湖南某,深知凈土,尚極力提倡,因學法相宗,後之所說,皆謗佛謗法。往年一法師,以念佛為賣五香豆,以講經為開銀行……(復殷德增書)①

  若不自量,講究性相禪密等宗,而不以念佛為主,則或可做一個半串子通家。了脫生死,當在驢年。

  學相宗,不破盡我法二執者,亦如說食數寶耳。(復姚維一書)

  註:①出《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

  (六十五)奸巧險刻,念佛難得力

  汝之念佛氣悶,非體弱之故,乃業障所使。汝但懇切至誠念佛,久之此業即消。

  以後凡居心行事,必須厚道,厚則載福。若不厚道,再加之以刻險奸巧,則便如山峰峻削,任何雨澤皆不受,任何草木不生,如此念佛亦難得力。

  (六十六)求名利念佛,反增生死

  罪福由心而分,果報由心而異。故《華嚴經》謂:「牛飲水成乳,蛇飲水成毒,智者學佛涅盤,愚者學佛生死。」

  此由念佛者求名利心、福報心,或徒以執著心,效法除著之行。故難了生死而反增生死。①

  故知名利聲色,任執其一,都是修行魔障。又念佛有時心中悲痛,是善根發現。但常常悲痛,或過於歡喜不正常出現,定必著魔,切宜留意。

  註:①參見《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一·復丁福保居士論臂香書》。

  (六十七)生病怕死,便難感佛

  念佛之人有病即作將死想,一心念佛求往生。壽若未盡,反能速愈。若延醫服葯惟望病癒,則是怕死,有怕死之心,便難感佛接引。(復曾怡之書)

  蘇州(抗戰時)雖被炸,有勸(我)走避者,光 以死生有命,與其在路上受苦,苦上加苦,何如安住不動。如定業難逃,惟求炸死隨即往生西方,亦所願也。(炸死比生病而死的神識昏迷,痛快多矣,應不怕橫死。)(復鄭棐諶書①)

  註:①出《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

  (六十八)色空斷滅,即是邪見

  《心經》「色空」四句,最難領會。諸家所注,各據己見。依光愚見,色當體不可得,空豈有空之實際可得乎?故此四句之義,實即色與空均不可得耳。

  「受想行識,亦復為是」者,即是「照見五蘊皆空」。五蘊既皆不可得即是真空實相,故曰「是諸法空相」。諸法空相,故無生滅、垢凈、增減,及五陰、六入、十二處、十八界、四諦、十二因緣六度,及智慧涅盤耳。

  唯其實相中無此凡聖等法,故能從凡至聖,修行克果。由空,而方可真修實證,若不空,則無此作用耳。切不可誤會,誤會,則破壞諸佛正法,以理為事,成為斷滅,是名邪見,不名知法。然光此說,容有不合古德處。

  註:①出《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復念佛居士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