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尊湛現:修行必須要用真心、智慧心去投入

  阿彌陀佛,大家好,關於修行為什麼進度這麼緩慢?

  原因如下:

uploads/content/2022/june/05ff683837bcc2da54618322034630e7.jpg" width="690" height="383" />

  1.好奇心強,認為能在佛法裡面能找到什麼。找來找去也是一無所見。

  2.把佛法歪曲,認為學佛就能一夜暴富或能驅除自身的壓力

  3.立場不堅定,東風東倒,西風西隨。我們無論是依止哪個善知識必須要從頭至尾,有始有終地跟隨。(但必須要求明師)。

  4.功夫始終在形式上,走馬觀花,紙上談兵。必須要下到內心深處,佛法心法,不是用來練口才的。

uploads/content/2022/june/4f9e106928c05cfa74d77bdce7143776.jpg" width="690" height="383" />

  5.學佛的人越學越狡猾,越學越奸,心量放不開功德上不來,很嚴重的「我執」,我執驅除不了,心量打不開,把佛法成了交易,這種狀態是無法安心的。

  6.自以為是,多疑,表面對老師的遵從,但是自作主張,自作聰明。沒辦法了,這些種種的弊病,時時刻刻在困擾著,所以修行的進度緩慢,境界上不來,在苦海中旋出旋入。

uploads/content/2022/june/94480d1d1429f1122ff88efe1f048acc.jpg" width="690" height="382" />

  修行主要是以修心為主題,什麼心?就是一顆覺悟的心,一顆無為的心。

  我們大家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就是無量的意思,這個無量的心就是阿彌陀佛,這個阿彌陀佛就是自己的本性如來

  它不是什麼有任何形狀的,我們的老師釋迦牟尼,善巧方便,我們千萬不要抓住這個佛就不放

uploads/content/2022/june/742369be89b3ec2adb2d7d2fb7b6f356.jpg" width="690" height="383" />

  佛法分為兩種方式,一是從心性單刀直入地來說明;第二種從相上來說明,然後再轉折心性

  心性為根本,在我們學習的期間很難認清,靠自己的力量是不夠的,所以必須要依止善知識,按照善知識的引導方式,如實照做。

uploads/content/2022/june/0173d36ec4c31a311ceda40f6653d517.jpg" width="690" height="383" />

  大家不要誤會,學佛不一定出家出家也不一定是信佛

  再有,「往生」不是指死亡以後,或者學佛了因為自身遭受困惑,思想上的壓力就想佛求往生,大家要知道這個往生是指死去,而是指心態的轉變,拋掉對影像執著迷茫心態

uploads/content/2022/june/707e011bf8ac888fd45429103dd4b1f4.jpg" width="690" height="383" />

  今天我們所表達的:

  第一,我們修行必須要一顆虔誠的心及智慧的心去投入。抓住機會必須要跟隨到底,方可得解脫

  第二,對佛法教理要認清,不要對事相的執著,所有的事相都是起到安心的一個助緣。比如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都不是終點站,必須要從這個事相轉折,何為轉折?

uploads/content/2022/june/19e3fd4fc9f129bf96e082222d410671.jpg" width="690" height="383" />

  就是慢慢地把極樂世界阿彌陀佛這個相,還得從內心驅除,讓自心徹底的清凈才是

  在修行過程中,嚴重地著相很難開悟的。鬼,神,菩薩,佛,這都是相,都是一個心態不同的境界而已。

  離相修行當下即悟,放下就會豁然開朗,撥雲見日。

uploads/content/2022/june/f62f4690af7cca952fa97ab64800b526.jpg" width="690" height="383" />

  第三,學佛必須要出家,或者學佛往生必須要死去,換句話說,學佛求死,其實這都是天大的笑話。

  學佛修行出家沒有絲毫的關係出家指換一種環境而已,關鍵在於內心覺悟

  佛法心法,主要的就是想方設法,把心量打開。

uploads/content/2022/june/c7f602d02382d42074af87df0ffc2df6.jpg" width="690" height="383" />

  往生也是如此,往生是指死去,就是心態的轉變,對事相更加清楚明了,在造作中不迷茫,不偏激,走直徑,這就是往生

  如果在有生之年,心態達不到覺悟,就是死了也不可能往生極樂很難

  好了阿彌陀佛,釋桑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