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凈土大經解演義-第407集
接著底下的經文說,「欲於今世見阿彌陀佛」,欲是想,希求,於今世我就見阿彌陀佛,這句話太重要了!這是我們一生唯一的一個希望,就是想見阿彌陀佛。「此指現在以及當來一切眾生」,當來是將來,一切眾生。
「欲於當世」,就在這一生當中,「親自眼見阿彌陀佛」,這種殷切的期望我們能感受得到。我們在年輕的時候想親近一個善知識,想親近一個好老師,那樣的渴望,恭敬、希求。現在在這個社會裡好像很少見了。我們真有這個心,他就有感應。感應道交是真的,不是假的,
固然與緣分有關係。老師跟同學個個都有緣,沒有緣怎麼能在一個課堂上課?在一個學校讀書?那都是有緣的。可是這個裡頭要有感應。「《觀經》謂上品上生者,阿彌陀如來,與觀世音、大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七寶宮殿。
觀世音菩薩執金剛台,與大勢至菩薩至行者前。阿彌陀佛放大光明照行者身,與諸菩薩授手迎接。」這是今世見佛,什麼時候?臨終佛來接引。這個境界,往生的人親自看到,他還沒斷氣,他看到了,告訴旁邊的大眾,佛來接引我了,把這個盛況告訴大家。
《凈土聖賢錄》裡面記載,慧遠大師,我們凈宗第一代的祖師,東晉時代的人,在廬山建一個念佛堂,東林念佛堂,現在這個地方是東林寺。當時志同道合,大家都發願求生凈土,一百二十三個人,真的,個個都往生了。
遠公往生的時候告訴大家,極樂世界我又看到了,並且告訴其他的同修,這個景觀過去他見過三次,沒告訴人,他沒說,這是第四次見到佛來接引,告訴大家見到阿彌陀佛了。真的見到,像此地所講,觀音、勢至,無數化佛,百千比丘聲聞大眾,無量諸天,真的,
他真見到。而且還有蓮社先往生的好幾位,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他,見面還跟他說:你老人家發心比我們都早,為什麼這個時候才往生?他們早已經在極樂世界了。遠公把這些事情都告訴大家,這是真的不是假的。
觀音菩薩手上拿著金剛台,七寶池裡蓮花當中的蓮台,與大勢至菩薩,到這個往生人的面前,接他。阿彌陀佛放大光明,這是佛光注照,照著這個往生的人。佛光照是加持,把他修行的功夫馬上就提升一倍。我們功夫不夠,我們連功夫成片也沒有到,肯定把我們提升到功夫成片。功夫成片是什麼?煩惱全伏住,不再起煩惱。煩惱沒斷,伏住了,這是佛的威神幫助我們。
如果已經得功夫成片的,佛光一照就變成事一心不亂,生方便有餘土。如果已經念到事一心不亂,佛光一照就變成理一心不亂,佛來接引你,你到哪裡去?到極樂世界實報庄嚴土。佛光一照,功夫就提升一倍。所以玄奘大師翻譯的《彌陀經》,經文是「一心繫念」,鳩摩羅什大師翻譯的是「一心不亂」,一心繫念跟梵文的原文一樣,一心不亂就不一樣了。我們現在明白,羅什大師翻譯沒錯,是你功夫成片往生,往生的時候阿彌陀佛放光一照,把你提升到一心不亂,沒翻錯。
諸菩薩眾授手歡迎,打招呼,來迎接你。「觀世音、大勢至,與無數菩薩,讚歎行者,勸進其心。」這是講往生的狀況,我們讀了之後要一心爭取,臨終的時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不顛倒。我們一生所希求的就是希求這個東西,其他的都不要,全放下!「行者見已,歡喜踴躍」,就是往生的人見到這個境界無量的歡喜。
「自見其身乘金剛台」,觀世音菩薩把金剛台給他,他自己就看到自己也是自自然然的就上了金剛台。坐在金剛台上,「隨從佛後,如彈指頃往生彼國」。極樂世界在哪裡?就在當下,這一彈指的時間,已經在極樂世界了。這是上品,我們要爭取上品,求不到還有中品。蕅益大師的話是勉勵我們的,只要生到極樂世界,功德就圓滿,不在乎品位。所以有人問他,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希望什麼樣的品位你就滿足?
蕅益大師答得很好,我下下品往生就滿足,只要到極樂世界就滿足。正確,怕的是不能去。去的條件一定要知道,很簡單,一點都不複雜,真信、真願意,就這么個條件。真信、真願意,這個世間真能放下,你才是真信真願。還有一點留戀那不行,那你是假的不是真的。對於這個地方,確確實實沒有絲毫留戀。一定要把這個地方當作旅館來看待,這不是我的家,我的家在極樂世界。你看看往生的這個現象,
跟阿彌陀佛一起來迎接你的菩薩、聲聞、大眾,都是跟你有緣的人,無量劫來生生世世,一切有緣人他們過去念佛早往生了,今天你去了,他們全知道,跟著阿彌陀佛來接引你,不是陌生人。所以到極樂世界別害怕,「我到那裡人地生疏」,首先就有恐懼感、不安,到那邊才知道全是熟人。
你自己智慧、神通現前,宿命通現前,你過去生生世世的事情統統記得起來。所以熱鬧得很,那裡開歡迎大會。以後天天在一起聽經、學習,都在一起,一絲毫都不會陌生。有緣的人非常親切,沒有緣的人也像有緣人對你一樣親切的歡迎。
「又上品中生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與觀世音、大勢至,無量大眾眷屬圍繞。持紫金台,至行者前」。前面是金剛台,這個地方是紫金台,級別低了一級。到往生的這個人前面,「贊言:汝行大乘」,念佛就是大乘,一念十念都是大乘,「解第一義」,第一義,明心見性,第一義就是一心、就是一念,也就是心裡沒有雜念,這叫第一。
沒有疑惑,沒有雜念,一心一意就是阿彌陀佛、就是極樂世界,這就在日常生活當中把它養成,心裡面除了阿彌陀佛之外,除了極樂世界之外,什麼都不要想。眼前一切沒有一樣不好,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隨緣,樣樣歡喜。極樂世界!怎麼不歡喜?順境善緣歡喜,逆境惡緣也歡喜,
沒有一樣不歡喜。親切幫助我的歡喜,毀謗侮辱陷害我的人也歡喜,這叫解第一義,沒有疑惑,沒有雜念。「是故我今來迎接汝。與千化佛」,上品上生是無數化佛,這個地方是有數了,千佛,「一時授手」,上品中生。「行者自見坐紫金台,合掌叉手,讚歎諸佛,如一念頃即生彼國七寶池中。」這中品往生的。
下面是上品下生的,這上三品。「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贊言:法子,汝今清凈,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這上品下生的見到五百尊化佛,上品中生看到是千尊化佛,上品上生是無數化佛。這種景觀互為因緣,念佛的人心想生。你怎麼會想到?
經念得很熟,狀況你完全了解,臨命終時看到這個境界就曉得自己是什麼品位,到極樂世界去了。這些信息,佛在經典上詳細告訴我們,無非是讓我們在這一生當中努力爭取。為什麼?這是真的,你來生後世,你真得受用。現前這個世間名聞利養你一樣都帶不走,你什麼都得不到。確確實實,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要把心思放在不可得裡面,去爭取這個不可得,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又上品下生者,行者命欲終時,阿彌陀佛,及觀世音、大勢至,與諸菩薩,持金蓮華,化作五百佛,來迎此人。五百化佛一時授手,贊言:法子,汝今清凈,發無上道心,我來迎汝。見此事時,即自見身坐金蓮華,坐已華合,隨世尊後,即得往生七寶池中。」這是上輩往生,下生的,上輩下生,《觀經》裡面講上品下生,我們這個經是上輩下生。
往生的這個人,當他命終的時候,命欲終,說明他還不是命終,他還是活在當下,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諸菩薩,持金蓮花,化五百佛來迎這個人,歡迎他,來接引他到極樂世界。五百化佛一時授手,這些佛都伸出手錶示歡迎,授手就像我們現在握手一樣,歡迎他、讚歎他,稱他為法子,有時候這個字叫佛子。汝今清凈,這句話非常重要,世尊在經上常常告訴我們「心凈則佛土凈」,
換句話說,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因是心清凈。持名念佛是手段,觀想、觀像還是屬於手段,目的是要清凈心現前。我們這部經的經題,因果就顯示得很清楚、很明白,
往生的因是「清凈平等覺」,上輩往生的是大徹大悟、覺而不迷,中輩往生的是平等心現前,下輩往生的是清凈心現前。心不清凈不能往生,念佛念得再多都不行,這是我們修凈土,希望這一生永遠脫離輪迴,不再搞這些玩意,真正求生凈土,就不能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