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同學,大家好。
在我們修學中一定要對三寶具足十足的信心。早日覺悟,步入佛門。
uploads/content/2022/june/5d0658edea2e220ead67d2dcc5e1f64e.jpg" />
不要做急來抱佛腳的愚痴的行為。自身遇到了種種的困惑,遇到了種種的災難,這才想起佛門,以有病亂投醫的迷茫的作為。
大家要知道,我們的人生遭遇到的種種的困惑,都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人生無論是痛苦與快樂,都是自心的業力所為。
uploads/content/2022/june/b61ffcd6e19f50eb15c1bd3b5b656704.jpg" />
若想讓自己的人生更加美好,必須要平時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用一顆慈悲的心,平等的心,無我的心,去面對所有的一切,這樣的方式造作,這一生永遠是幸福快樂的。
如果用一顆貪嗔痴慢疑,殺盜淫妄酒,兩舌,惡口,花言巧語等分別的心,自私自利,對他人的傷害,肯定會受到惡果的懲罰。
uploads/content/2022/june/1f6ceff830a440d606c1208c4524dbab.jpg" />
果報成熟了,果報現前了,才想起佛門,有病亂投醫,用一顆僥倖的心態,來化解災難。
其實這種作為也是很難改變現實,為什麼這樣說呢?萬事它都有個起因的過程。
比如種莊稼,播種,施肥,澆水,需要一個成長的過程。世間萬物都是存在著不同的程序。不是說直接不耕耘就能有收獲,這是錯誤的想法。
uploads/content/2022/june/1715de9efb71094ea9093ac4b7987e49.jpg" />
我們凡夫,畏果。菩薩,畏因。就是說我們凡夫,很會走捷徑,都是用一顆不勞而獲的心態,因為內心無明愚痴,不知道這個果報的前提具足一個條件。
菩薩很有智慧,見其果,知其因。看到果報他就知道,這個果報是建立在起因的基礎上。
uploads/content/2022/june/0861999b302bee6d72eab8933ad12110.jpg" />
我們大家平時要養成一個良好的基礎,急來抱佛腳是很難立刻能得到良好的效果的。
除非,發大心願,立大志,一個是發大善心,能很快地來化解災難。另外行大惡,也會很快地轉變人生的命運,但是所轉變的是反方向的成果,不可取,不可為。
uploads/content/2022/june/f11745e41af301c0447c4364f6042593.jpg" />
我們大家這樣學佛修行,為什麼還有境界上不來,災難還是不斷地出現?
就是我們大家的心量放不開,平時所發出來的心去行善,是有限量的、微不足道。
我們凡夫所發的心態都是無利不起早。除非不發心,發心就有目的。這種有為的方式發心,功德很小。
另外所發的心量也是很小的,螢火之光能起多大的作用。一滴水就想成河,可能嗎。
uploads/content/2022/june/2b99f8fa7ae571f17c2706d28f3c3fa3.jpg" />
希望眾親不要自欺欺人,對自己的戲弄。盡早的覺悟自心才是。要養成猶如太陽的光明一樣普照著。發菩提成無上道。
大家要知道為什麼逃出輪迴這么難?
主要的原因就是這個「我執」太濃所造成的。一切的慾望,愛慕虛榮,都是建立在這個我執的基礎上。
uploads/content/2022/june/d3772492f1b6460db1d3e30b86f6556e.jpg" />
比如大樹,大樹建立起來開始生枝,長葉,枝葉都是建立在這個主幹,若想驅除這個枝葉必須要把主幹斷除。
我們的修行也是如此,積德行善,發願,發菩提心,其實這都是屬於從枝葉上下功夫的,慢慢的為了驅除主幹。
可是呢這樣做進度是很緩慢的。如果根基較強,如六祖那樣的基礎,當下深心放下所有,拋開自我,放下就會成果。
uploads/content/2022/june/096fdbb363b338e25b30e2005c7af0f4.jpg" />
修行必須要發大心量,不要用一顆交易的心態來造作。捨去少的來交換多的。這種貪圖僥倖的心態是大錯特錯。
如果發心確實是無為的,那麼我們的所得到的果報也是無限量的。不求自得,如影隨形,這是自然規律。這才是真正的修行,真正的智慧。
uploads/content/2022/june/b10edbe968972a5faf79083a41eb7cc8.jpg" />
用有所求的心就是有量,無所求就是無量,在修行的過程中發大願,務實造作這是極為關鍵。
再有稱呼出家人,要用真心實意,稱呼為師父,如同父母一般。從這個稱呼來看也能說明,對佛法修行的程度。就是理念再通,經學得再多,也是表面膚淺。
uploads/content/2022/june/a1b3b3050d303828d5b7f6432e876246.jpg" />
阿彌陀佛,釋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