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七門料簡之序題門(四)

  【觀經四貼疏講義】《觀經四帖疏》〈玄義分〉七門料簡之第一、序題門(四)

  下面說。

  【依心起於勝行,門餘八萬四千;漸頓則各稱所宜,隨緣者則皆蒙解脫。】

  依照眾生佛陀八萬四千教法不同的樂處而去實行,這叫做勝行。根性猛利的人,他很喜歡參禪,就依照佛陀禪宗的教典去實行,這樣就能成就喜歡修密法的人,依照密法的教典去實踐,這樣就能成就。「門餘八萬四千。」,就是在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為何「門」下面加一「余」字?就是因為,雖說八萬四千法門,其實是無量無邊。念佛就是門余大道世尊煩惱眾生開出一個特別法門,不同於通途法門歷劫修行,就是念佛當生解脫

  「門餘八萬四千,漸頓則各稱所宜,隨緣者則皆蒙解脫」,就是說,不論是漸教或頓教,隨眾生的根性,隨各人修學的因緣,依教奉行,都能得到解脫

  【然眾生障重,取悟之者難明;雖可教益多門,凡惑無由遍攬。】

  這段話就是善導大師正舉《觀經》起化之機。《觀經》是世尊要度凡夫所宣講的教典,雖然說佛法有八萬四千法門,不論漸教、頓教,依照各人的根性、各人的因緣修學,都能解脫。可是眾生煩惱很重,要依八萬四千法門行道而實行,而開悟證果,是很不容易。所以「教益多門」,雖然教法利益很多眾生,有八萬四千法門,各益不同的眾生,但是凡夫無智,煩惱深重,所以要依難行之道實行,得以解脫不容易,所以善導大師下面才說:

  【遇因韋提致請,我今樂欲往生安樂;唯願如來,教我思惟,教我正受。】

  因此,世尊才因韋提希夫人遭遇家庭的變故,開顯凡夫能當生解脫法門——《觀經》這部教典。

  在這裡,善導大師透過這段疏文開示,一一指引出,我們煩惱厚重的眾生,要如何依照世尊教法得到解脫?就是念佛!根據《觀經》世尊開示,稱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觀經》到了最後,咐囑流通文,善導大師告訴我們:「上來雖說定散兩門之益,望佛本願,意在眾生,一向專稱彌陀佛名。」也就是因為咐囑流通之文世尊咐囑阿難尊者念佛;也因為念佛是《觀經》真實教法,所以善導大師這一開示,將我們凡夫眾生能依佛陀教法解脫之道,明白彰顯而出。

  最後信願要講,連煩惱厚重的凡夫眾生念佛都能解脫,那麼一般的人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擔心,是多餘的。

  唐朝有兩位大家應該都知道的人,第一就是張鍾馗,第二就是張善和。他們這兩個惡人念佛故事,出自《凈土聖賢錄》,也是弘法的法師經常在開示的。那麼講這兩個殺業的惡人要來彰顯這句佛號南無阿彌陀佛真實救度的教法,也佐證善導大師在《四帖疏》的疏文說:煩惱眾生,要如何能得到真實利益?就是要念南無阿彌陀佛。所以彰顯這兩個故事,就是讓大家明白:念佛決定能成佛道理

  唐朝張鍾馗,是居住在長安,以殺雞為業。臨命終的時候,看到一個穿粉紅色衣服的人,趕著一群雞來到他的面前,並且大聲他說:「啄!啄!」,叫這群雞啄張鍾馗。這群雞就往張鍾馗身上一直啄,使他雙眼眼睛血流不止,痛不可忍。當時有一出家人叫做宏道,宏道法師見到這個情景,就替張鍾馗立一幅佛像,勸他念佛。張鍾馗依教奉行,持念佛名後,忽然間覺得香氣滿室,這群雞也跟著散去,隨即就端坐而往生。這個故事也記載在《佛祖統紀》,被收錄於《凈土聖賢錄》。

  第二就是張善和。張善和也是唐朝人,以殺牛為業。臨命終的時候,看見好幾十頭的牛,作人的聲音說:「你殺我!」張善和就告訴他的太太:趕快請出家人為我助念。出家人來到張善和面前,對張善和說:佛經有說,若有眾生作不善業,應墮惡道;如果能以至誠心具足十念,稱念阿彌陀佛的人則能消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即得往生極樂世界。這個出家人對張善和的開示也就是《觀經》下品下生的經文。張善和就說:地獄已經快到了,來不及拿香爐了!一邊講就一邊以左手舉火,右手拈香,向著西方大聲念佛。還念不到十聲,張善和就說:佛來了!我要往生西方。才一說完就往生了。這也記載在《佛祖統紀》,被收錄於《凈土聖賢錄》。

  唐朝這兩位殺業的惡人——張鍾馗與張善和,都是具足煩惱凡夫念佛,在臨終才得遇「南無阿彌陀佛」而稱念。這樣的惡人念佛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並非是他念佛功夫,也並非是他修行功德,實在是阿彌陀佛大慈大悲,不棄對十方一切眾生平等的救度。所以使得惡人臨終得到善緣念佛,而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一教法並非鼓勵大家為惡,不是!剛好相反,鼓勵大家斷惡修善,念佛成佛。在臨終才念十聲的佛號,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平生千念萬念,怎麼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彰顯阿彌陀佛第十八願絕對救度的道理。連為惡的人、殺業的人念佛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行善的人念佛怎麼不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彰顯凈土三根普被的教法

  因此了解這個道理,真心念佛、安心念佛,與佛相應,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豈不是我們念佛的人一生最究竟的目的嗎?

  希望諸位有因緣聽到凈土教法《觀經四帖疏》,虔誠念佛,當生成就

  祝福諸位,當生成佛

  南無阿彌陀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