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真能依智不依識時,也就沒什麼好煩惱,可煩惱的了,那將會是大樂恆常

  關於四依四不依的內容,我們已經淺談了前兩依所不依。那麼對於第三點,依智不依識,可能我們要稍有別於字面意思去體會了。

  依智不依識,要達到這一境界,可能需要我們大體經歷三個層面,先依識、再轉識成智(這裡的智還有別於真正的智)、之後才能依智不依識。因為識對於我們輪回的眾生來說,都被八識作用所制約。(八識:為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及末那識和阿賴耶識。)

  唯識對於八識的定義大體如此:即前五識眼、耳、鼻、舌、觸就是指引起我們心理活動的感官,第六識就是在前五識的基礎上產生的心理活動,故稱之為意,第七識,末那識,指的是由前六識與外境融匯溝通所集聚的自我意識,第八識是在前七識循環往復活動的基礎上形成的習氣習慣,這些習氣習慣潛藏心靈深處,不易覺察地持續影響著我們的生活工作及各種情緒起伏。

  所謂八識:第一眼識,實即視覺;第二耳識,實即聽覺;第三鼻識,實即嗅覺;第四舌識,實即味覺;第五身識,實即觸覺,此五識,通稱前五識」。第六意識,義近通常所說的心識。前五識,只能攀緣「了別」、色等外境,第六意識則能緣慮內、外諸境。第七識,末那識,由它而有第六識,故第七識又是意「之」識;第七識在不停頓地起思慮作用,第六識的思慮作用則時有中斷。第七識依第八識而有,第七識所「緣」的也是第八識,第八識既是第七識的「所依」,又是第七識的「所緣」。

  而第七識末那識是意識的根本,其本質是恆審思量。因為它是執取第八識(阿賴耶識)的見分或其種子為我,使意識生起自我意識,所以末那識又稱為「我識」。這基本上是一種我執作用,由此而形成煩惱的根本。

  第八識,阿賴耶識,又稱為藏識,含能藏、所藏、執藏三義,是一切善惡種子寄託的所在。阿賴耶識是本性與妄心的和合體。由無明而起的妄想概念稱為阿賴耶識的見分,再因這妄想概念而幻現一種對象境界,稱為阿賴耶識的相分。

  一切眾生的輪回,每一個起心動念,或是語言行為,都會造成一個業種,這種子在未受報前都藏在阿賴耶識中,所以此識有能藏的含義。前七識的作用是能熏能緣,第八識是前七識所熏所緣,所以有所藏義。第七識恆定執此識中的見分為我而為它所愛,所以有我愛執藏。

  那麼也就是說,我們輪回的眾生八識作用下,煩惱習氣不斷、業力種子不被徹底凈化,那麼成佛之路也是遙遙無期的。也因此在修行的次第中,一開始我們是沒有辦法直接通過依智不依識,來達到斷除煩惱我執層面,而需要以念制念來不斷累積我們的善念,凈化我們的惡念

  因此在加行的修持過程中,我們一開始都需要依賴識的作用。識,有識別、推理的思維過程,那麼在修加行的起初,我們對於思維輪回的過患、生命無常人身的難得、業及因果等,都是在用識的作用去以念制念,這樣不僅有利於我們升起菩提心和慈悲心心念轉化,對於我們因五毒聚集不善念的作用也有很好的制約。但這也只是我們修行過程階段而不是最終的成就

  那麼依於識之後,就需要轉識成智,「識」分為八,「智」有四種,「轉識成智」就是轉舍有漏之八識,轉得無漏之四智。八識與四智的相應關係是: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識大圓鏡智。

  但大家注意需要的一點是,在轉識成智的修行階段,這裡的「智」和我們所需要依智不依識中的智,還是不能等同。在轉識成智的階段,我們在修習並轉化五毒煩惱習氣八識作用為善力,轉煩惱菩提。這是一個煩惱妙用階段,但是真正的依智不依識,也是要依靠真實義,而不用受識的制約。那麼,真正到了能依智不依識時,我們基本就沒有人我執、法我執的束縛和執著了,但話說回來,到七地(菩薩)的時候,還會細微執著細微我執。八地的時候,已經沒有我執了,人我執沒有,但還有法我執。十地的時候就什麼執著都沒有了,這時候才是真正的成佛,才叫做依智不依識。

  所以,對於凡夫俗子的我們來說,一開始修行就想依智不依識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須好好通過加行的修持,來階段性的提高我們的認知,這需要我對於識的依賴,進而轉識成智,不斷褪去煩惱習氣對於識的徹底轉化,才能瓦解我們的我執,待到人我執褪去、法我執也褪去時,那麼我們的如來也會被一覽無餘地清晰顯現,那也就是我們真正離苦得樂的時候。所以,待我們真能依智不依識時,也就沒什麼好煩惱,可煩惱的了,那將會是大樂恆常。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