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在《金剛經》裡面說六度說得很多,特彆強調布施跟忍辱,布施是善因,一切善法的因行;忍辱能保住善行,能成就善行的功德,讓善行不至於漏失,所以忍辱的力能量非常之大。順逆境界都要修忍辱,順境裡面要不生貪戀,特別是對於財色名聞利養這六個字,一定要能放下;逆境惡緣裡面一定要忍辱,不生怨恨,不結冤讎,這個比什麼都重要。
永遠保持像釋迦、像孔子,對待一切人事物真誠、恭敬、謙虛,能夠真正守得住,能忍受得了,功德才可以圓滿,成就是不思議的境界。中國古人有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特別是平常小節,對人、對事、對物,尤其是對人,古人有所謂「言者無心,聽者有意」,冤讎就結下來了,自己不知道。所以修行人,無論在家出家,一定要懂得這個道理,世出世間聖人都說,這就不是假的,要我們忍耐、包容,要寬恕一切人。
一定要懂得,佛陀的戒律、聖賢的教誨是對我一個人說的,與別人不相干,我就能成聖成賢、成佛成菩薩。如果拿著這個東西當作尺碼子去量人,那就大錯特錯。那是什麼?那是佛陀害的;佛沒有害人,你是拿著佛法害你自己,處處跟人結怨,處處跟別人過不去,自己怎麼會有好日子過?我們想想佛陀在世,一生待人接物,是怎樣的謙虛、怎樣的恭敬,孔孟亦如是。這是什麼?這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表現在外面就是智慧,智慧就是戒律,智慧就是善行。
文摘恭錄—二零一二凈土大經科注(第四四七集)2013/9/18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