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向學法師
內容提要:念佛是修持佛法的重要法門之一,隨著佛教在漢地的傳入和發展,深深地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行者,尤其弘揚彌陀凈土的經典傳入之後,經熱衷於此法門諸德的倡導,在中國佛教的百花園里大放異彩。曾出現過「家家彌陀」的景觀,時至今日仍是一片方興未艾的新景象。念佛是一種既深又廣的法門,不僅有精湛的理論依據,又有具體的實踐方法,能上契利智的賢聖,下拔罪惡滿盈的凡夫。但由於仁智之殊,而對此法門的解說也就不盡相同。本文依《觀經》的觀念內容,說明個人對念佛法門的粗淺看法,並結合有關典籍及其史料,對念佛的理論要求和深遠的意義作一淺談,也以此拋磚引玉,就教諸方賢哲,以益日後更深的理解。
現今流通的《觀無量壽佛經》(以下簡稱《觀經》)一卷,據慧皎(497~554)的《梁高僧傳》第三等有關史料記載,是劉宋時代疆良耶舍(383~442)所譯,收在《大正新修大藏經》(以下簡稱大正)第十二卷中。此經譯於五世紀,盛行於六、七世紀。此經譯後,頗受教界注目,先後有隋代地論宗的凈影寺慧遠(532~592)、三論宗的嘉祥寺吉藏(549~623)為其作過註解。尤其是到了北周時期道綽(562~645),講《觀經》二百遍之多。善導(613~681)也對此經作了四卷的註疏,並提出此經為往生凈土正行的主要依據經典,如其疏雲:「言正行者,專依往生經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一心專讀誦此《觀經》、《彌陀經》、《無量壽經》等……」(大正三七、272中)。後世中國漢地凈土宗行者,把此經與《無量壽經》、《阿彌陀經》共稱為凈土三經,一直成為修凈土觀行的核心經典。
遍觀有關介紹彌陀凈土典籍總的思想,都是以迴向發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為其主要目標,而廣開往生的各種行徑的。其中所論述的實踐方法盡管有些不同,而念佛能夠往生之說是眾經所一致的。這裡所講的念佛是含有對彌陀凈土依正二報的觀念和稱念阿彌陀佛名號兩重意思。世親的《往生論》開禮拜、讚歎、作願、觀察及迴向五念法門為其主要行徑,在論中談到雲何作願時說「心常作願,一心專念,畢竟往生安樂國土,欲如實修行奢摩他故(大正二六、231中)」,談到雲何觀察時說「智慧觀察,正念觀彼,欲如實修行毗婆舍那故(大正二六、231頁)」。從論中的內容看,雖分凈土行徑為五門,而實際是以觀察一門為中心貫穿整部論的,可以說世親的《往生論》是以觀念法門而闡發的。在中國漢地對往生凈土的實踐方法也有眾說。唐代迦才(生卒不詳)的《凈土論》卷上談凈土正因時,即以別念阿彌陀佛名號、禮拜、讚歎、發願、觀察、迴向六種行門,此中的念佛與觀察二種就是彌陀凈土的觀念法門(詳見大正四七卷,89中)。又善導在《觀經疏》中,分凈土的生因為正行和雜行二種。所謂的正行就是依有關往生的彌陀經典的法門而修行,包括讀誦彌陀凈土三經、一心專註思想觀察憶念彌陀凈土二報庄嚴、一心專禮阿彌陀佛、一心專稱彌陀名號、一心專讚歎供養阿彌陀佛五個方面,其餘種種修行名為雜行。又正行中稱名為正定業,其餘四種名為助業(詳見大正三七,272中)。觀念為往生彌陀凈土的主要行徑是歷代諸師所唱談的。
《觀經》的思想,如上所說是以往生彌陀凈土為所期,具體敘述了往生凈土的種種行門。概其所要表現在廣修三福凈業、觀察彼土依正庄嚴和稱念彌陀聖號三個方面。在這三種行門當中,尤以後二者為要,所謂十六觀的內容就是依這二者而闡開的,善導亦依此建立觀佛三昧或念佛三昧等凈土教義。
修凈土行業的目的多數是在於遠離三界塵勞求生極樂國土的,依經中所說,要達到此目標首先要轉變眾生的羸劣意志。眾生的羸劣意志是由於心識的散動不斷地遍緣外塵所造成的,由於眾生所緣的境界非實,因而產生了種種貪亂的妄想,導致生死輪轉。要想解脫生死往生極樂,必須先從排除散動制止貪亂,使心安定專註一境下手。心識安定就能相次地排妄見真,由於對真實境界的不斷觀察,又使心志逐漸增勝。如是相互推動,心境漸趨精妙,最後達到心境相應的三昧境界。《觀經》就是基於這種意義而展開的。本經前後共有十六觀,前十三觀是觀想極樂世界依正庄嚴,後三觀是觀察九品往生的情況。於前十三觀中,第一日觀至第七花座觀是觀想極樂世界依報庄嚴,第八像想觀至第十三雜想觀為觀想阿彌陀佛等依報庄嚴。所觀的景物經中有詳細的敘述,本文不作說明,只是依十六觀法的次第,對觀念問題試作論述。
(一)引心入定以成觀門
第一是日觀:觀,直譯為毗婆舍那,意為觀察、觀想,善導說:「觀者照也,常以清凈手以持智慧之輝,照彼彌陀依正等事。」(大正三七,237上)。要如實觀察殊勝的境界,首先有待於止心一處的奢摩他,同時還須選擇適宜的境界作為所緣,否則即使能得與止相應的三摩地,也只是一種不實的空定,更不能引發後者的毗婆舍那。選擇適宜所緣境界的條件須有兩個方面。第一是此所緣境界要曾經見到過,否則就不能觀察到它的各種相狀,所以十六觀首先選擇眾所皆見的日相為觀想對象,經中說的「自非生肓,有目之徒,皆見日沒」即表達了這種意思。善導在《觀經疏》中說:
從母胎出眼即不能見物者,名為生肓,此人不得教作日觀,由不識日輪光相故。除生肓以外遇患者,教令作觀盡得成就,由未患眼時識其日輪光明等相,今雖患目但令善取日輪等相,正念堅持不限時節必得成就(大正三七,261下)。
這就意味著修觀最初要以曾見的景物作為觀察對象。第二此所緣境界能引人入勝,否則徒勞無功,對修觀不能產生增勝的效用。在十六觀中,首先教作日觀,其意義即在於這二者。如果不是與生俱來的肓目眾生,都見過日相,圓滿的日輪容易繫心,以遏制掉舉的生起;又日相是光明的象徵,觀想日的光明,可以對治昏沉。提舉和昏沉是修習止觀的兩大障礙,觀想日沒不僅能夠使二障不能生起,又能引發後面諸觀的展開,這就是日觀的殊勝之用。觀想落日除了能夠使心得止於一處的奢摩他外,還能把行者之心引向西方,想念極樂國土,善導在《觀經疏》中也說:「欲令眾生識境住心,指方有在……其日正東出,直西沒,阿彌佛國當日沒處,直西超過十萬億剎即是(大正三七,261下)。」另外,日相的光明能表示極樂國土的總光明相,世親的《往生偈》中說:「凈光明滿足,如鏡日月相(大正二六,230上)。」所以,觀想落日即是讓行者對極樂國的光明總相有一初步的印象,由此而深入,逐漸觀察極樂國土的種種庄嚴,善導在疏中說:
欲令眾生識知彌陀依正二報種種光明等相,內外照耀,超過此日百千萬倍。行者等若不識彼境光明者,即看此日輪光明之相,若行住坐卧禮念憶想常作此解,不久之間即得定心,見彼極樂之事快樂庄嚴。為此義故,世尊先教作日想觀也(大正三七,262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