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3.pstatp.com/large/pgc-image/1537406931730c44cdc3a96" width="640" height="426" />
好,我們再來看境界,入不思議境界。境界也分兩種,一是分齊境,就像國家的領土,各有各的區域,各有各的劃分的,我們凡夫的煩惱重,那我們的境界、我們的區域就是狹窄的,二乘以及十地之前的菩薩的境界,要比我們凡夫大得多,但是也不能和佛和普賢菩薩相比,佛及普賢所具的功德妙用是無有邊際的,這是分齊境,它是無有邊際的。第二個是所知境,理性之理深遠,事相之境無邊,這種境界唯佛與普賢菩薩方能究竟。這兩種境界也是相成的關係,正是由於證悟所知的無邊境界,而成無邊功德的妙用。品題中的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總結一下,就是指普賢菩薩智慧所顯現毗盧遮那佛的境界,所以稱為不思議解脫境界。
明白了所入的不思議解脫境界,我們再來介紹能入。能入之人就是普賢菩薩,行願是能入之法,普賢是能入之人。普賢菩薩是《華嚴》的長子,在華嚴會上,佛是法王,聽法的人中,以普賢為長子,長子就是要將來繼承法王的王位,普賢菩薩不僅輔佐釋迦牟尼佛來弘揚佛道,而且遍身十方,常為諸佛座下的弟子,座下的法王子。《華嚴經》中說:「普賢行願威神力,普現一切如來前」經中又說:「十方如來有長子,其名號曰普賢尊」他不但輔佐釋迦如來弘揚道場,而且常為諸佛座下的法王子。清涼國師在《華嚴疏鈔》中講了普的十種含義,你看《大方廣佛華嚴經》它是王中之王,所以我們在介紹主要的細節的地方,我們都用十種含義來圓滿地介紹。
普也有十種含義,第一是所求普,就是上求佛道,願證諸佛所證,也就是四弘誓願中的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我們今天修學佛法,千萬不要因為我們的文化低,認為自己根機差、腦子笨、悟性低而看輕自己,其實我們的佛性和佛說真的等無差別,一模一樣的,同具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佛性,只要我們能夠上求佛道下化眾生,心心念念不間斷,就能恢復我們本具的智慧德相,就能夠成就佛道,這是所求普。
所化普,這是第二個了,就是教化無盡的眾生。《金剛經》中說,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余涅槃而滅度之,我們對於四生九類的一切眾生,無論是什麼樣的種類,都要發願盡未來際恆常救度,這也就是四弘誓願中的眾生無邊誓願度。
第三是所斷普,無邊煩惱,能斷一切斷,這也就是煩惱無盡誓願斷。
第四是事行普,就是八萬四千法門無不行持。
第五理行普,所有事相上的修行都能完全契入真如法性之理,也就是理門離相行。
第六無礙行普,事法的修行遍徹於理,理性的修行遍徹於事,事和理這兩種法門的修行,互相交徹,圓融無礙。
第七融通行普,也就是事事無礙行,因為隨修一行必攝法性,所以此一行就如同法性一樣,普遍收攝一切行,所以說一行中具足一切行。比如念佛法門,蓮池大師說:「舉其名兮,兼眾德以俱備,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這是印祖說的所以我們在這里就說明了專乎持也,統百行以無遺,我們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萬行了。
第八所起大用普,上面的事行、理行、事理無礙行、事事無礙行,所起的大用都是周遍法界的。
第九所行處普,所行處就是修行處,修行之處周遍無邊微塵國土,就像《華嚴經》中所說,「普盡十方諸剎海,一一毛端三世海,佛海及與國土海,我遍修行經劫海」。
第十是修行時普,就是修行的時間窮盡三世,念念圓融,永遠沒有結束的時候。《華嚴經》所詮釋的修行方法是稱性而修,心與道合,古今渾為一體,法界無生也無滅,本沒有時間的存在,最短之一念可以入於最長的一劫,最長的一劫也可以入於最短的一念,念劫圓融長短無礙。就像下面經文中說的「我能深入於未來,盡一切劫為一念,三世所有一切劫,為一念際我皆入」,這就是修行時普。
此菩薩修因證果,無論斷智、行用、事理、時處,所行普皆賢善 無不皆普,因此名為普賢,這是從人的方面來解釋普賢,也就是指普賢菩薩的道行弘願遍一切處,純一妙善,這是從人來說。
如果從法上來解釋普賢,有兩種含義,第一從體上來說,普賢是指一切眾生本具的真如自性,恆常周遍,清凈本然,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所以以其妙體周遍名為普,隨緣成德名為賢;第二從用上來說,一即一切名為普,一切即一名為賢。
我們再來看經題的行願,行願,行就是身行,願就是心願,身行和心願就像鳥的兩個翅膀,都具備了才能翱翔於空中,就像車的兩個輪子,都具足了才能走得很遠。沒有行,那願就成了虛願;沒有願,行就沒有了方向,所以行和願這二者是相資相成。行中有願、願中有行,所以名為行願,經題中的行願,是指普賢菩薩的道行弘願,也就是普賢菩薩的十大願王。這十大願王大家都很熟悉,天天做功課的時候大家都要誦,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讚如來,三者廣修供養,四者懺悔業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輪,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恆順眾生,十者普皆迴向,這十種廣大行願是願中之王,所以也稱為十大願王。
品就是類的意思,就是把同一類聚成一段稱為品,《普賢行願品》,就是講以這十種廣大行願,入不可思議解脫境界,庄嚴佛果毗盧性海,所以此品名為《入不思議解脫境界普賢行願品》,這里我們就把總名以及品名給大家介紹完了,因為《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種名和別名我們要是掌握明白了,對我們的修學會有很大的幫助,下一節課呢,我們再繼續講五重玄義的四個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