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顯法師:安貧守道,惟慧是業

  《八大人覺經》中講到「安貧守道。惟慧是業。」一般人都會想到孔子的學 生顏回,因為他生活貧苦,但是顏回之所以讓人家佩服,甚至讓孔子都佩服,並不是他簞食瓢飲。很多人都可以做到簞食瓢飲。比如:有些沒辦法的人他也簞食瓢飲;有辦法的人為了要顯示自己清高,也可以簞食瓢飲。重點是在於「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世間好樂的「名利」包括聖名、清名,這都人所好樂的,顏回他卻不要。一般有錢的人喜歡利養,愛過著舒適的日子。而有的人是喜歡清名,希望人家贊嘆他有修,所以也能簞食瓢飲,雖是如此,這還是名利心沒有舍掉,算是不知足錯誤示範。

  孔子之所以贊嘆顏回,是因為世人好樂他不要,他能簞食瓢飲,毫不在意世間名聞利養,包括清名。他心裡有儒家所講的「道」。這里要說明:儒家講的「道」跟佛教講的「道」是不一樣的。儒家雖然有道,但是心中有一物,雖算是不錯的世間聖 人。但佛法講的「道」是心中無物。有些學佛在家或出家人遇到世人贊嘆他,給他高帽子,說:「某某法師、某某居士你有修、你有德、你都不愛這些錢、也不要人家贊嘆……。」其實,他心裡很是高興,他喜歡聽人家這樣贊嘆,像這種就是好世間的清名。或是你要頂禮他,他連忙說:「不拜、不拜」,但如果你真的不拜他,他就會心裡不高興,跟你暗示:該學《弟 子規》啦!

  所以學佛要安貧守道。「安貧」不一定是指貧窮就像鳩摩羅什大師,當時候的姚興是較霸道的國君,任何出家人要離開他,他就派人把他殺掉,僧肇大師就死於他的毒手。鳩摩羅什大師為了翻譯經典,接受姚興的供養給他房子給他美 女、給他金銀財寶給他豐衣足食,其實他毫不在意,他一樣為翻譯佛經忍辱,面對這些名利時他都不在意、不執著這就是直接面對境緣又能守道的榜樣。鳩摩羅什大師的示現,真是很不容易。當然,一般初學者沒有工夫的還是要遠離。

  還有玄奘大師玄奘大師爺爺太守也就像現在的省長一樣,原本是官宦世家。十四歲的時候出家學道,到印度取經回到長安玄奘大師世間學問好,出世間學問更好,所以他能翻譯佛經他是有修有證。唐太宗李 世 民很喜歡他,他一取經回來長安他就玄奘大師佛法,從早上談到晚上而不知累,唐太宗玄奘大師相貌好看,現代人說的「很帥」,又博學又多才,世法、出世法都懂,皇帝喜歡他,問玄奘大師:「你可不可以還俗?拜託你還俗,請你來當宰相……」,其實當時候有房玄齡、杜如晦,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房謀杜斷」。唐太宗還想玄奘大師來做宰相玄奘大師不為世間名利所動,所以跟皇帝講:「我還是堅持要出家,希望能夠翻譯經典」。唐太宗雖失望但卻很佩服,說出了一句歷史至理名言,就是「出家大丈夫事,非將相所能為」,所以皇帝供養三寶,為玄奘大師蓋了寺院,一生護持供養,更組 織成立翻譯經典的人員及場所。因為唐太宗玄奘大師的影響,在貞觀時期他治下,建立了三千多所寺院,度了十幾萬 人出家。一直到李 世 民臨終前都還跟玄奘大師在談論佛法,直到去世為止。

  所以,大家看祖師大德既能安貧、也能守道,「安貧守道」就是他不忘他自己是個出家人,只做出家人該做的事情,能夠守於道上,不為名利所動,這才是「安貧」的意思。

  所以不是因為顏回簞食瓢飲,簞食瓢飲只是一個外表而已,所以孔子這句話的重點在:「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是說一般人感覺到這種生活很難活下去,所以稱他為賢。說:賢哉回也。所以顏回是世間聖人,而鳩摩羅什大師玄奘大師是出世間的聖 人,還包括:安世高大師本身也是王子釋迦牟尼佛也是王子,還有一地藏菩薩化身韓國國王王子─金喬覺。這些都是放棄國家王位出家學道的,這些大師大德都「惟慧是業」。

  翻譯經典就是用智慧來做事情,來幫助眾生脫離苦難,自己脫離苦難又能夠幫助眾生,所以說「惟慧是業」。這個「業」是「慧」在作引導。

  世間人既不安貧也不守道,唯 利 是 圖,眼中只有利益喜歡名利,或是念碩士、博士,幾乎目的都是看看自己,看能不能多賺一點錢。這學歷在公司中也好看,也比較有地位。絕不是去讀書的問題,而是心態的問題,心態好求這些東西那就是唯 利 是 圖。

  釋迦牟尼佛教的是「惟慧是業」,就是要大家「安貧守道」,做事情要運用佛陀教的智慧來做,這樣去落實佛法、落實佛 陀的教育,這才是「惟慧是業」。

  那些祖師大德為了了生死、為了幫助眾生佛經可以看,他們不要利養,自己又能夠修行用功,又能夠運用所證入的智慧去幫助眾生,這樣就是菩薩再來。每位同修都能這樣做、這樣想,那大家也是菩薩再來。不要認為自己煩惱還沒斷,怎麼會是菩薩?「菩薩」者就是覺有情。自己能覺悟,又能令有情覺 悟,叫覺有情。現在初發心,就是小菩薩,不是年紀小的小菩薩。因為有時候發心後,又退心,但不用擔心。越發心量越大,將來就會跟大菩薩一樣,有大悲心、有菩薩智慧自然就能夠斷煩惱。不要認為自己現在可能沒有辦法那是自己生了退卻的心態這對大家沒有幫助。四弘誓 願講:「眾生無邊誓願度」,眾生無邊,所以要發願要來幫助眾生。要度眾生就要斷煩惱也就是斷「見思煩惱」,所以叫「煩惱無盡 誓願斷」,斷煩惱是為了要學法 門,學法 門是為了破「塵沙煩惱」,所以叫「法門無量誓 願學」。最後要「圓成佛道」才能度眾生,了知自他無二,雖度眾生而實無眾生得滅度者,破除「無明」叫「佛道無上 誓願成」,四弘誓願是這樣落實的。因此以「發願利生」為先導是很重要的。

  同修們是學大乘根器,進佛門要學成佛學佛的根本在心性心性本具,非從外得,一念發心要轉變,不願再做煩惱眾生這就是出離心而不是學做世間人的《弟 子規》,即使要做人,因也是在五戒十善而非童蒙書籍。學《弟 子規》後智力會漸漸倒退,拿世間人用來教無知小孩的書要來作為學佛基礎那是不可能的,那叫痴心妄想,而且在佛教的任何一部經典裡面也找不出根據。

  學佛智慧不可思、不可議、不可稱、不可量、無等等、無有邊,不可說可說,佛的智慧是「虛空可量風可系。無人能贊佛功德。」佛的功德包含他的智慧。如果學世間法就可成佛釋迦牟尼佛就不來世間應化教學了,更不用佛法來到中 國,中 國人自己就可出離輪迴了。

  大家聽我這樣講,聽的人不要錯解說:「悟顯法師你說佛教沒有提倡孝順」。誰說釋迦牟尼佛不孝順?孝不孝順,去看《大方便佛報恩經》就知道,佛做的孝順,一般人做不到,他可以割肉給眾生,因為「一切眾生是我父母」故。絕不是只有凡夫自私的小情小愛,只重視愛欲對象,誰跟自己有關係,有親戚關係他是爸爸我媽媽我才孝順,不是的就不孝順。釋迦牟尼佛過去的父母都能這樣孝順他能度他的父母學佛,甚至此生他的母親也因為他福報直接生忉利天,一子得道九祖生天。

  黃檗禪師出家,他母親三十年沒有看過他,眼睛都哭瞎了,因為她想見這個兒子,可是眼睛瞎了看不到,就發心出家人洗腳,黃檗禪師的腳上有一顆痣,她想透過幫出家人洗腳,找到兒子世間學《弟 子規》的一定說黃檗禪師大逆不道、不孝。當然,之所以會這樣說,就是因為世間情執重的人沒有智慧。後來黃檗禪師游化回到家鄉附近的時候,黃檗禪師隨緣去接受她供養,她心裡認出是黃檗禪師,可是黃檗禪師沒有刻意認她,洗完腳就准備要過江走了。人家知道他們是母子,說:「那是兒子!」他母親又一時激動,追了去,可是這時船已經離岸,他母親追到江邊,不慎掉下江淹死了!此時黃檗禪師看見,說了一句:「一子得道,九祖生天,若不如是,諸佛妄語」,此時就見他母親的神識憑藉黃檗禪師功德,超生到天界

  這世間眾生都是愛 欲心重有個很有名的故事叫「母鹿斷腸」,獵人把牠的小孩弓箭射死,這母鹿難過到肝腸寸斷。連畜生都情執那麼重。所以「情」這個字猶如利劍,能斷眾生生命也能眾生法身慧命,佛菩薩知道情 欲「猶如利劍」,會傷害眾生,讓眾生永遠輪迴,「如飲鴆酒」,情慾就好像有毒的酒,看到就要趕快遠離,何況去喝。諸佛如來就是這樣子告訴我們,這世間動物尚且如此,因為小孩死了很難過,自己的愛欲心令自己喪命,世間這是「母 子連心」,什麼叫母 子連心?說穿了就是執著。像曾參母親咬破手指,受傷了,曾參卻會知道。佛門在看,這就是一種執著現象。因為罣礙,所以相連在一起,這樣是不能出輪迴的,因為他只在意一個人身上去。佛門講到:因心清凈,凈極便覺,覺遍滿一切世間,一眾生起一念,心皆俱知。而不是只愛一個人、愛一位媽媽、愛一位爸爸。是能夠遍覺一切眾生,乃至三千大千世界、十方法界,甚至下幾滴雨都知道,這是覺心而不凡夫愛 欲心。「覺」能幫助眾生離情 欲,所以能夠成就不思議的功德

  世間人今天罣礙這事明天罣礙那事,或罣礙自己的父母、罣礙自己愛 欲的對象,這樣就沒有辦法超脫。藉由「母鹿斷腸」這事,就知道這世間動物情執都這么重,世間人看曾參是孝子佛門看那叫情執,表示母子的業綁得很深,脫不開他是世間好人沒有錯,但要叫曾參跳出三界、翻破無明他會跟你講:抱歉,沒有辦法

  學佛要了生死、出三界,不是在佛門愛欲、搞輪迴。從以上說明,就知道《弟 子規》絕對不可能是學佛基礎,誰跟你說「能」,那他是在打妄語欺騙你、欺騙眾生,如果是出家人講的,在佛門的專有名詞叫做:「倒說經律」,果報絕對在三塗,將來他就是坐在燒燙的法座上痛苦不堪。今天講的全是對事而不是對哪個人。

  大家可以去看《佛說因緣僧護經》,僧護比丘見到這些事情,佛一一為他解答,其中就講到「倒說經律」。像把世間法說成是佛法基礎,把出世間法說成是不了義法,這些行為統統都是在「倒說經律」,果報是非常嚴重的。古德在罵的言詞更為犀利,尤其對穿著袈裟出家人,他說「披著獅子皮,潛行野干行」,人家稱讚佛是獅子,而後世如法出家人,穿著獅子皮就是指:身披如來袈裟,暗地裡在做野乾的行為。潛行─偷偷做著。「野干行」就是做著野乾的行為,「野干」又叫「狐狼」,牠也長得狐狸,體型比狐狸小,比黃鼠狼大,可是又不狐狸,說牠是狼,牠也不像狼,這種動物就是野干。牠的習性狐狸很像,就是奸詐、虛偽。

  古德就是在罵這些人,穿著如來袈裟,做世間事情,才說「披著獅子皮,潛行野干行」,所以希望大家不要被騙上當。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