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講記上說,修持普賢行願,凡是受用大乘法的順緣,都會任運地(自自然然地)攝集,種種能產生苦惱、能引發身心疾病等的惡因緣都能轉為菩提心和修行的助伴。對這一條,怎麼生信解呢?
有一位洪居士,與一位中學老師結婚,生了四個子女。丈夫的工資微薄,她要用這些錢維持一家六口的生活,還要提供孩子們讀書。二十年來,她沒做過一件新衣服,中午幾乎都是在飢餓中度過的,可見生活很艱難。但她的善根深厚,一到時間,就去寺院拜佛。
她回答:「我活在世界上,唯一的寄託就是親近佛陀。如果不讓我親近佛陀,我沒辦法活下去。」
洪居士每次去寺院之前都要和丈夫大吵一頓,回到家裡又要吵一頓。
後來,寺院的住持知道她的狀況,就對她說:「從現在起,你不要再來寺院了。沒有轉變家裡丈夫和子女的心之前,不要來寺院。直到子女的口中能說出來:『媽媽,今天是去寺院的日子,家裡的事我們來做,你去寺院吧!』丈夫口裡也能說出:『所有的事我們來做,你去吧!』你再來寺院,在此之前,你就在家裡好好地發願盡責任。」
像觀音菩薩的齋日、初一、初八、十五等等,本來是應去寺院的日子,她就獨自在家中一個人發願,她對佛說:「佛陀,今天是拜佛的日子,但我的責任還沒盡完,所以去不了。我沒有忘記佛的恩德,我在這裡給佛頂禮。我為我的全家祝願,祈求佛光恆時加被我的全家。」
後來,從丈夫和子女的口中終於說出了這樣的話:「您去寺院吧!」而且,丈夫和子女都變成了佛教徒。
有一年正月十五,她去漢城定法寺,見到一位信徒在佛像前供養了兩袋大米。她當時心裡一陣羞愧,她很想供養佛陀,又拿不出錢來買米。正當她無奈的時候,忽然冒出來一個想法:我可以在做早晚飯時省出一勺大米,把這些米積攢起來供養佛。
從那天開始,她每天做飯都盛出一勺大米放在一個口袋裡,接著就為家人一個個地祝願。然後,每個月去一次寺院,把攢下來的米供養在佛像前。
這時,出現了奇妙的事——從此再沒有出現過因糧食而操心的事,丈夫的事業也很順利,孩子們都上了大學,成家立業,過得都很幸福。
案例分析
以前,她對果位佛懂得尊敬、內心畏懼,但對身邊的佛陀卻不知道尊敬。實際上,她天天和被煩惱覆蓋的活著的佛陀生活在一起,但她對每天一起生活的佛陀置之不顧。本來,自己具有絕對的、唯一的佛性,丈夫和孩子也同樣如此,本來應當在相互尊敬中生活,但她卻為了上寺院,輕視了身邊的佛陀,忘掉了自己的責任。每一次上寺院,都要和丈夫大吵一頓,讓丈夫、孩子不高興,這都是因為忘掉了佛性而生活的原因。
其實,在佛教的傳統里,早就有「看一切人都是佛,父母就是佛,丈夫、妻子就是佛,子女就是佛」的教誨,但一般人狹隘地理解了佛法,只把寺院中的佛像看成是佛,對身邊的佛卻非常輕視。實際上,這和佛陀的教誨相差十萬八千里。
寺院的住持和尚非常高明,一眼就看出她的偏差,叫她在家裡盡心儘力地承事丈夫、孩子,好好地發善心為家人祝願。後來,她以善願的力量化解了家庭矛盾。她時時祝願:「願我的丈夫健康、子女健康,願佛光加被我的家庭幸福……」對於家人有這樣一份好心,能不感化他們嗎?所以,他們最後都請求她去寺廟拜佛。
從這裡想到,我們修持普賢行願,一個關鍵就是要把佛性作為人生的根本而生活,不這樣的話,我們不但對自己輕視,對別人也輕視。這都是因為沒有對佛性生起確信,才落到這般的生活道路中。
我們能夠有一切眾生是佛的信念,普賢行願就可以在上面建立起來,對於三世諸佛禮敬、稱贊、供養,乃至隨學、恆順,都是建立在這個基礎上的行為。
大家要領會經文說的「三世一切佛」包括了一切,其中的未來佛是指一切眾生。尤其恆順眾生中講到,承事眾生要像承事如來一樣。如果我們對待一切人都像對待佛一樣,那我們就能任運地積聚順緣,以前結下的不好因緣都會化解,轉為好因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