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參老和尚:念佛時應該如何觀想?

  我們念佛的人,應該有覺照。照的意思,就像大家念《心經》,「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就一個字,「照」字。

  大家要是「覺照」,覺是什麼?當你念佛的時候,你覺照:「南無阿彌陀佛!」覺照的意思就是:你的智慧,講念佛,沒講般若智慧。但是,念佛的時候,能念的就是般若智慧

  應起覺照呢?不要稀里糊塗念佛的時候,「南無阿彌陀佛!」要作觀想念。就像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不是妄念的「念」,要你用智慧去「照」。

  念阿彌陀佛,不要求快,不要求數字。我們好多人,一天拿個念珠記數,念的數字多了,好像就成功了,根本不是這樣子一句彌陀好了。蕅益大師告訴我們:「一句彌陀作大舟。」一句阿彌陀佛,就是一條大船。但是,主要是你的覺照,覺照的功夫

  所以,在念佛的時候,應當自己先認識自己的念頭。恐怕很多的道友們,對這個不大注意,「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陀佛!南無阿彌陀佛……」注意你的念頭!要怎麼樣呢?

  「念念從心起」,每念一句,從我自己生起來的,「念念不離心」。完了你要知道,知道什麼呢?「誰在阿彌陀佛啊?」「阿彌陀佛究竟是誰啊?」

  人去世了,口還能念嗎?口不能念了,可是心還沒死,心在念。為什麼說念佛到臨命終的時候至關重要?

  外形已死了,他的心還在念佛念到這樣的程度,口不念了,心在念。

  《金剛經》上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三心了不可得。那請問大德啊,你用哪個心念佛啊?過去心念嗎?現在心念嗎?未來心念嗎?

  我這講得比較深入,心對境有,看見阿彌佛像,到了佛堂了,或者現在我們打佛七了,有心,但這是境界相的,心要對境有的。那境界相呢?是由心生的。這種《華嚴經》的念經、念佛方法

  我的老法師,慈舟老法師他是講《華嚴經》的。這種念佛不但能生,而且生的時候,到那兒就成了這是上上的念佛

  心對境,有了,那境是心生的。但是,我們這個心是虛妄心,它不是常住的。它一歇一念、一歇一念……它常跑,這叫生滅心。那你自己要有觀照的,要自性念佛,念的是自性彌陀

  假使外緣境界沒有了,心還生不生?念阿彌陀佛的人,照樣的生,心照樣生。不是虛妄心念。從這一步的功夫啊,真要做起來,很難的。

  念佛,用真心念這是咱們講《華嚴經》,這是真心我們現在所有的修行,就是要打消了這個虛妄心,要明白了自己的真心

  現在我們這個心,是因為有境才有的。比如說,咱們現在打念佛七,大家打念佛七了,你才精進,要是不打念佛七呢?我們凈土部,雖然不打念佛七,我們也如是念,別的部不是這樣,像戒律部,他學戒律去了

  這是你自己念佛要懂得,懂得什麼呢?要心念,不是口念。口是境,口不是心。心對境來說,那是要明了自性的心,用心念的佛,那你就念念都是自己的阿彌陀佛就是自己。

  能把用這個心,念佛念到這個,心能轉境了,用阿彌陀佛轉一切了,那你臨命終的時候,還不了生死嗎?!還不生極樂世界嗎?!不但能生,而且生的時候,還是上品上生。到那兒就見佛,見佛就聞法,聞法就開悟

  像我們現在一般念佛的,生到極樂世界,還是凡夫你還得修。不過他沒有生死變遷,直至成佛,不再流轉了,苦難都沒有了。也就是說:生到極樂世界,就是了生死了

  慈舟老法師講這個,是按《華嚴經》講的,在這裡,我們有些道友們是初學的,聽不懂的就沒法進入。

  現在你念阿彌陀佛,只能是止妄。念佛要能達到用真心念,不要用心念。這個現在我們的道友做不到,特別是我們在家的蓮友做不到。那你就用妄心念,妄心念得妄心歇了,那真就現了。妄心歇了,真心就現了。

  我們一定要懂得,懂得什麼呢?把我們的妄,我們要認得它:這是妄。

  這一點你入了佛門受了三皈,你才能知道真和妄。不然,連這個你也不知道啊。你一天所有的生活當中,全在虛妄當中,沒有一件是真實的。

  唯有念佛,這個才是真實的,因為它能夠導致你歸真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