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要學會不要因為暫時的阻礙而困擾自己

  讓過去隨風而去

  「放下」是把內心中背負的慾望「擯除」,在行為上卻不會消極地等待。

  讓人放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我自己的人生經歷中也有很多放不下的時候。

  在1993年出國之前,我的夢想就是做一個傳教者,想要學十種語言,所以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語言——英語,我肯定要先學好。出國前我就開始背單詞。因為有個師兄美國人,我跟學了一些簡單的對話,英文單詞也背了很多。我的準備工作都做好了,沒想到一出國,接觸的全是華人。還有一原因,我的第一個英文老師講的是有印度口音的英文我當時還瞧不起人家,覺得我跟他學會學不準,就很排斥跟他學。這種排斥的心態,就是心裡沒有放下偏見;這種放不下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到現在英文都不行。這個不行不是別人造成的,是我自己造成的。有沒有遺憾?有遺憾,現在要學還來得及,但我最大的理想從一九九三年直到現在已經過去十多年了,還沒有實現。我不會因為這次沒有實現就有什麼內疚感,只是覺得沒學就是自己的錯,錯了機會就改,沒機會那就算了吧。我的母語是藏語,起碼我把漢語學會學好了。我只讀過小學,我現在漢語講得還很不錯——雖然另外一邊我損失了,但是我把漢語給補回來了

  後來,有個朋友問我為什麼不好好去學英文反而學漢語了,我告訴他,全世界中國人最多,華人最多,信佛大部人是講漢語的,所以我要先把漢語學好。對我來講,如果我是個推銷產品的人,我的客戶大部分還是以中國人為主啊。

  我雖然英文不好,但是我把我廟里的很多喇嘛都送到美國去讀大學、傳教。他們的英文很好,用另外一種方式把我的遺憾彌補了。

  所以,要學會不要因為暫時的阻礙而困擾自己。在願望沒有達成時可以變通一下,用別的方法。我已經努力過,如果沒有努力,那還是遺憾。

  佛教思想是這麼認為的:任何事情都是無常的,沒有任何東西永恆存在,每一時每一刻過去後就得學會放下。哪怕是一秒鐘之前剛剛發生的事,對現在的我們來講都已經是回憶。既然沒有一個永恆的存在,那麼執著於它幹什麼,就讓它隨風而去吧

  過去的事情,對我們現在來講,只是起到一個參考的作用。過去的事情,不論是正面還是負面都要正確對待;拿得起放得下,負面的就反省檢討,正面的就把它作為一個我們未來要做事情、繼續要努力方向來看待。這樣,兩者產生的效果就會非常好:隨時可以放下放下過去的每一秒鐘,把握當下。

  憧憬未來的同時也要懂得揮手告別過去。生活中每分每秒的流逝,都不是一個絕對意義的終點。過去、現在、未來都在交替轉換。無常賦予事物的本意就是沒有一個明確的概念和定義。 努力展望、努力回望都是一種自欺的奢望。把握當下或許才會更務實一些。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