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行法師:之所以會煩惱,是因為我們畫地為牢!

  耀行法師

  人,之所以為人,在人類學上,人被定義為能夠使用語言、具有復雜的社會組織科技發展的生物尤其是他們能夠建立團體與機構來達到互相支持與協助的目的。可以說:人是社會的人社會是人的社會

  在社會上,我們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立場不同,價值不同,思想觀念不同,矛盾就會一直存在著。

  就家庭而言,有些苦於婚姻不幸,有些苦於婆媳不和,有些苦於妻離子散,有些苦於母不慈子不孝。於是,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人人有條難渡的河。海德格爾因此將人生面世稱作「沉淪」。

  人生觀,便是對某種事物執著與追求,是源自我們對此事物價值設定。這種自我設定的價值觀,又取決於我們對世界認知。對世界認知不同,價值觀便不同,人生觀也由之樹立。

  所以,人生所有的煩惱苦痛,無不是建立在錯誤觀念之上,錯誤三觀一旦確立並層層構築,執著便生起並且無法放下。只有重新樹立三觀,才能破除我執,繼而不被外境所轉,解脫煩惱苦痛,獲得自由

  常人的普遍觀念認為世界是實有的,一切事物是實有存在的。因為執著世界的實有,而追求相應的價值目標,汲汲營營索求無度。

  對於隨心的順境內心便生起喜樂貪欲心;對於違心的逆境內心便生起厭惡的瞋恚心;執著所感受到的境界而不知實相便是愚痴心。所以,執著世界為實有,由「貪、嗔、痴」三種根本煩惱,便生起種種煩惱痛苦

  佛陀教導我們去覺照實相,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它並非實有,而是緣起的。

  何為緣起呢?緣起就是眾緣和合。既然是眾緣和合,就沒有自性可言。也就是說在這個世界裡,沒有一個恆常不變的東西存在,也沒有一獨立的個體存在,更沒有自我主宰和決定。即「性空」。「緣起性空」便是佛教世界觀。

  因為眾緣和合,世界萬物都必定有「生、住、異、滅」的過程

  比如,由泥土經過燒制變為陶器對於陶器說是「生」的當下。陶器在使用過程中,不斷的氧化、磨損和消耗,但仍然保持陶器特性這是「住」。而住的當下陶器不斷的消磨,漸漸的損壞著,就是「異」。最終破碎無法使用,不再是陶器,便是它的「滅」。而陶器「生」的當下,便是「泥土」的滅。陶器「滅」的當下便是下一物質的「生」。

  若把這四個階段物質轉變進一步細化放大,「生」的當下又有「生、住、異、滅」。每個階段都可以無限擴展。可以說,物質生滅」的存在狀態本是相對而言,並沒有一個實有的生或者滅。所以世界萬物狀態因不斷變化而是「非實有」的,是「空性」的。也可以說因為無常,所以不存在一個實有的物質世界

  再比如人有生老病死。從父精母血的受精卵到出生,生長,死亡。即使當下靜止的身體,看似沒有變化,但血液在循環,細胞在分裂,有新生有死亡。

  人體的肝細胞只有150天左右的壽命也就是說5個月時間,肝便完成一次徹底的更新。肺細胞更新周期為2到3周。皮膚為2到4周。人體細胞更新周期一般為120-200天(神經組織細胞除外),大約每6-7年就要全部更換成新的細胞。所以,我們的身體也不是恆常不變的。

  而且,身體的這種變化,是不受我們主宰和控制的,不是我想怎麼變就怎麼變,想怎麼長就怎麼長。想長生不老,青春永駐也是不可能的。因而沒有主宰性。

  同時我們的生長離不開外緣呼吸不開空氣飲食不開水和食物,冷暖離不開衣物。我們聽聲離不開動靜,看境離不開明暗等等。所以外界和人體本密不可分。沒有獨立的個體「我」存在。

  所以,我們一直以來,所執著的這個世界,以及所執著的這個我,其實是無常的,緣起的,性空的。任何事物都是眾緣和合的,生滅變化的。而所謂的「世界」和「我」都只是假借的名詞,本不存在一個實有的身體世界可以讓我們執著

  人類在認識世界自我過程中,為了詮釋和交流,發明了文字,創造了人類文明。

  然而,人類在不斷的名言安立中卻迷失了實相。把緣起過程假定時間概念,從而有了過去、現在、未來,繼而創造出年、月、日、時等時間計量單位;把緣起過程中呈現的作用假定為不同的物質名稱,便有房子、車子、男人女人概念

  對於物質的比較進一步有了大小輕重高低美醜好壞等概念概念最初是由人設定的,而人卻被概念死死困住了。

  可以說,一切的執著都是我們自己畫地為牢,錯把緣起性空的假有世界和人我執為實有;畫地為牢,坐困愁城。

  念念執著為實有,使我為之貪嗔痴,為之煩惱痛苦。而想要破除煩惱,就要認識到這一點,新世界才會對我們敞開大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