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如何能不見別人的是非、善惡、過患?

  人,往往看到別人,看不到自己。由於自我的觀照不夠,因此產生煩惱;如果我們懂得觀照自己,常常自我反省,並且待人以寬,律己以嚴,遇到事情的時候,能夠把自己和別人的立場對調一下,想想如果我是他,他是我,那個時候,平等心、無分別的心就會生起也就不會過於計較人我之的是非、善惡與過患了。

  尤其,學佛修行的人,和別人相處,「要觀德莫觀失,要隨順莫違逆」,凡事看好的一面,不要太計較過失。所謂「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何況即使沒有過,我們本身有時也會製造一些誤會,如果只站在自己的立場,做不當的要求,導致珍貴的友誼親情因而破壞,殊為可惜!所以,我們能夠觀德莫觀失,凡事多往好的方面看,多觀照自己,多反省自己,多要求自己,不要太計較過失自然就看不到別人的是非、過患了。

  因此,如何才能不見別人的是非、善惡、過患呢?最要緊的,是要凈化自己的心,凈化自己的看法也就要有如下八種心。

  平等

  就是無分別心,例如佛陀視每一個眾生都如佛子羅睺羅;如果我們能把天下的人都看成自己的父母兄弟、姊妹,這就平等差別的心,就不會見到人家的過患、善惡。又如別人的身體上害了一個瘡,「好髒喔!好難看喔!」你會討厭。如果是你自己的手上、身上害了一個瘡,你不但不嫌棄它,還會好好照顧它,替它敷藥,替它包紮,因為這是我的。你能把我之間,用平等心去看待,自然看不見別人的是非、過患。

  慈悲心

  慈悲的意思是:慈能予善、予樂;悲能拔苦、除難。就是我願意幫助你去困難,去除痛苦,帶給你幸福安樂。你用這種慈悲心來待人,別人縱有不是,也會以一種同情心、憐憫心去包容他。中國四大菩薩中的大悲觀世音菩薩,為甚麼信徒歡喜把他供在家裡的客廳,或者特地設立佛堂?為甚麼每個人都把家裡最好的地方讓出來供奉觀世音菩薩?這是因為我們需要慈悲,因為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大慈大悲無處不可以到達。所以,我們有了慈悲心,做人處事真是無往不利。

  廣大心

  就是包容心,所謂「宰相肚裡能撐船」,宰相的心胸可以包容一個國家、人民,所以他能宰相佛陀的心能包容天地,等同虛空,所以,他是佛陀彌勒菩薩大肚能容,能容納好與不好的一切事情,所以,他心寬體胖。

  空無心

  虛空能容,所以能成其大。虛空里森羅萬象無所不包;我們的心也要虛空一樣,對於是非善惡,以虛空心來看待,用虛「無」的心,空去一切。無,並不是叫我們胡塗,無心大智若愚,無心裡面自有更大智能包容一切。

  般若

  般若就是最高的智能學佛最主要的,就是要開發自己的般若智能,用般若智能來看世間,處理世間。例如,有了般若就會明白佛和眾生是「二而為一,一而不二」,佛是已經悟道眾生眾生還沒悟道的佛。雖然悟道有先後,可是人人本具的法性,是沒有先後分別的。所謂「生佛平等自他平等」,你懂得自他平等就能世間差別現象統一起來,從差別里認識人我一如,就能不見別人的是非、過患。

  感恩

  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時時心存感恩的人。用感恩心來待人,則人人都是善友;用感恩心來處事,則處處都是凈土。例如感謝別人過去說過我一好話,給過我一個笑容,跟我點過頭,和我握過手。別人對我的一顰一笑,一舉一動,都是值得我們感謝的。果能如此,還有甚麼可以嫌棄別人,還有什麼值得計較的呢?

  助道心

  別人對我好,固然要感恩;縱有不好,將之視為學佛的逆增上緣自然不會心生不滿。如果能進一步發心布施佛法真理給人,幫助別人學佛入道,能以此助道心待人,自然不見別人的過患。

  惜福

  惜福就是珍惜自己的福報平時要能節儉,不奢侈浪費。因為自己對物質慾望太多,不能滿足,看到別人有錢,則容易心生嫉妒。所以,自己要有惜福心,自然就會淡泊物慾,自能不見別人的是非、過患。

  ——摘自星雲大師六祖壇經講話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