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到處無餘樂 唯聞愁嘆聲

  我們獲得信心的一個必要前提是他在三面受敵的絕望的時候,他有一種回心尋找他力救度的轉機,但是讓這個修行人能夠獲得決定信心的是兩土世尊加持。所以這是仰蒙,就是高山仰止般的,很感恩的,是承蒙著釋迦牟尼佛在東岸留下的遺教,實際上釋迦牟尼佛永不滅度,只是為了眾生的方便故,示現滅度。只要我有一念的回光,釋迦牟尼佛就會不失時機地給我們眾生幫助。所以就發遣我們,指出西方極樂世界是我們的歸宿,是我們的安穩之地

  那麼同時又借著阿彌陀佛大悲心十劫以來對我們的呼喚:回歸故園!阿彌陀佛十劫以前就像慈母在門口望眼欲穿,望這個浪子回家。那麼現在我們終於聽到了這種聲音了,實際上這種聲音永恆的在向我們發布,但是當我們舍父逃逸的時候,當我們驕慢的時候,我們聽不到呀,唯有在這樣的一個時刻,念頭一轉,我們也像慈母思念兒子一樣,兒子也在思念母親這一念回光,就聽到這種慈悲的呼喚。

  他一聽到這個慈悲的呼喚就好象流浪在異國他鄉非常憔悴潦倒,沒飯吃,要死亡的時候,接到了大慈悲父的一封家信,告訴他你的家鄉在什麼地方,你的家鄉有無量的珍寶,你趕快來繼承吧。所以這個浪子得到了這封家信,在外面已經絕望了,找不到光明找不到快樂,原來忘記了還有一個很快樂的,父母給他的一切的東西,所以他這時候的回家,回來,撩衣便行,沒有任何的猶豫躊躇,這就是相信隨順釋迦彌陀兩土世尊的呼喚。這時候他回來的這種心,歸心似箭,無論什麼樣的阻礙都不能擋住他,所以不顧水火二河給他的阻礙,念念就是回家回家回家。

  三界六道沒有任何的留戀,已經流浪得太久,已經徹底地看破,每一分鍾的流浪都是痛苦不堪,到處無余樂,唯聞愁嘆聲。有什麼可留戀的,所以這樣就能乘託大慈悲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的力量,四十八大願給我們凡夫眾生貪瞋煩惱具足內心,鋪設的一條願力之道這條白道阿彌陀佛給我們鋪設的願力之道,他力呀!走在這白道就能夠決定往生彼國,就能阿彌陀佛相見,就能跟諸上善人聚會一處,這時候的慶賀、喜悅是無有極限的。

  所以釋迦佛這個的遺教,我們畫了個圖案就是三部經書:《觀經》、《阿彌陀經》、《無量壽經》。釋迦牟尼佛給我們留下的聲音,我們要好好聽聞,然而阿彌陀佛今現在說法,這兩者的聲音我們一聽到,我們就勇敢地走在這條往生白道上,就解決一切問題了。如果沒有信心不上來,聽不到兩土世尊的這樣的此遣彼喚的聲音,我們還在這娑婆世界的東岸,你看看我們是什麼處 境:回不去,兩邊逃避不了,死路一條。

  所以釋迦牟尼佛為什麼用非常悲憫的口氣阿難說,夾了一點土在指甲上,問阿難尊者說:爪上土多還是大地上土多?那阿難回答:當然是大地土多。然後佛說,這個世間眾生人道眾生下一輩子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大地土。你別看人道芸芸眾生這么多,這么多人都是人身的人都是要到三惡道裡面去報到的,現在已經注冊上了。

  所以在這情況下你看看這里圖案表明,這沿路那種坑坎、荊棘、毒蠍,還有很多骷髏,注意了沒有,骷髏。如果他這個修行在這關鍵時刻,沒有走在這白道上,就又在地上增加了一個骷髏,必死無疑。所以我們不希望自己的骷髏在這娑婆世界,我們希望在西方凈土七寶池、八功德水裡面誕生我們的生命呀,那種紫磨真金色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的佛身像。在這都是冤家債主、毒蟲猛獸跟我們為伍呀,你說可怕不可怕?在彼岸西方極樂世界是諸上善人聚會一處

  那通過這個圖案給我們一些啟發,這個比喻告訴我們在這娑婆世界修行人,他開始一修行都是自力的道路,因為有一個俱生我執,他總認為自己很行,很了不起的,生死這么廣闊的大海,他撲通跳下去,我能游過去,他認為自己能游過去,然而遊了一段時間,游不過去的時候,精疲力竭了,他也游不回去,向前也不行,所以這時候如果有條船來,對他來說就很正中下懷了,如果沒有這條船來,他就必死無疑了。

  而且這個修行人他一旦,眾生都有佛性,他開始修行人道眾生他這種超越的意向、這種智慧、這種意志都是很強的,當他一修行還真的會有功夫上來,境界,當有點好的境界上來的時候,馬上魔的障礙就起來了,所以五十種陰魔,佛都告訴我們不作聖心,名善境界,若作聖解,即受群邪。你有一念貪神通的心,那種天魔就入到心腑裡面肺腑裡面,給你表現各種神通你認為他是菩薩。給他做魔子魔孫。你有一份貪善巧的心,這個天魔也過來了,你有一份求智慧的心,他也來了,那麼在修行過程還能出現悲魔、喜魔、憂愁魔,什麼都來了

  所以我們特別看到想陰十魔,那非常非常可怕,每一個境界現前我們凡夫眾生都過不去,因為這些魔一來他能夠示現種種身份比丘身份菩薩樣子、佛的樣子,種種神通放光動地,他都有這種能力。所以當這個魔障現前的時候,我們靠自己的力量道力是沒有辦法解決的,就好象面對三麵包抄,他只能死路一條一樣。所以通過這個圖告訴我們,善導大師非常慈悲告訴我們在這娑婆世界修行,你靠自力就解決不了問題,唯有靠佛的功德才能夠拯救啊!

  ——大安法師《觀經四帖疏之九品往生章》第3講(融法恭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