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大師:佛教中的「戒定慧」在社會生活上的應用

  人生宇宙的實事真理,不是平常人能體得到的。要體到必要一種方法。此方法就是覺者示我們從人至佛的方法,約有三種。第一種是戒,依律儀戒,行善法戒,饒益有情戒。第二種是定,世間定,三乘定,大乘定。第三種是慧,聞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

  第一種是行為的訓練,害他則自他俱害,利他則自他俱利,依此善惡標准而為訓練。害他即惡,利他即善。佛學要由止一切惡作一切善的戒,行得到精熟時,乃至第二種的定,定是由戒律而成功的,用他來訓練心理之深隱處。如一個人在行為看去雖是很好,其實他心上不知有多少妄動,我們稍靜下來就覺到了。定是心力的集中統一。亦可雲第一是行為派的心理訓練,第二是潛意識派的心理訓練,至於第三種的慧,是根據覺者的心理,變自心佛心。要經聞法思義修行的長時訓練,由低而高,中間經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的五十重階級,始得到佛的地位。成佛以後,即覺到人生宇宙的實事真理,幻法說幻,真法說真,不增不減,如量而說,如實而說。但佛學在注重自己去實行去經驗,不是說說就算了事的。覺者示我們從人至佛的方法,大概如是。

  上明佛學的本質與方法,我們已知是全善全美的,拿來放到人間發生甚麼關係呢?

  佛學宗教科學

  佛學可說宗教、是科學、是哲學、非宗教、非科學、非哲學。宗、科、哲皆是佛學,皆非佛學佛學是包括宗、科、哲、而又為一般宗、科、哲所不能及的。

  佛學政治社會

  佛教明一切眾生皆有佛性,要發大悲心修菩薩行,為一切眾生的公僕,故是共和政治的人生觀。大同社會,以個人為世界單純之分子。以世界為個人直接的團體佛學之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法界緣起一人善惡能影響於全宇宙這就是大同社會宇宙觀。

  ——選 自 | 太虛大師佛學概論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