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師:安士全書 第17集

  《安士全書》。尊敬的諸位同修大德,大家上午好,阿彌陀佛。今天我們利用這個時間澳洲圖文巴凈宗學院錄影棚,我們繼續來錄制《安士全書.文昌帝君陰騭文廣義節錄》卷上。上一次我們跟大家學習到《安士全書》第四十頁,新的這個本子是第四十頁,「容人之過」,在舊的本子是第二十七頁。容人之過這段發明註解,我們上一次在日本東京還沒有講完,我們上一次講到

  【又不能容人。則必與之相角。】

  諸位同學如果看新的本子在第四十頁,現在我用這個本子是舊的,是第二十七頁,倒數第五行。今天我們接著下面這一句,上次我們在日本東京是講到又不能容人,則必與之相角』,我們學習到這一句。周安士居士註解這一段,「容人之過」,容是包容,過就是過失人與人相處,就必須互相包容。在《論語》裡面也講「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就是我們不是聖賢,是凡夫凡夫就不可能沒有過失過失有多少、大小不同而已。因此我們不是聖賢人,彼此相處,互相包容過失,這個就非常重要了。周安士居士這段註解跟發明,容人之過這個道理,為什麼要互相包容?如果不能包容,實在講我們在這個世間,看到所有的人、所有的事,乃至於看到螞蟻都會不高興,因為沒有包容之心。不能包容,我們上次學到的這一句,「又不能容人,則必與之相角」,相角就是起衝突,互相起衝突這是必然的。今天我們接著來學下面這句:

  【求其無過。而彼過愈多。】

  我們要求別人沒有過失,我們愈要求,可能他的過就愈多,這個也是必然的。因此我們先從自己改過做起,先不要要求別人,先包容別人。我們接著再看下面這一句

  【苟能容人。則將使之自慚。不求無過。而彼過自少。】

  『苟能容人』就是如果能夠包容別人,不要一天到晚去指責別人的過失,能夠包容他,別人的過失我們能包容,不去講它,時間久了,『則將使之自慚』。因為人他總是有善心,《三字經》裡面也講,「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本性都是善的,純凈純善,現在變成不善主要是習性先天本性都是純凈純善,習性是後天的。我們到人間來,出生之後,接觸這個環境,特別接觸到不好環境,慢慢受污染,每個人煩惱習氣,受污染的情況不同。在佛法裡面講,貪瞋痴慢疑惡見這些六大煩惱在這個六道輪迴世間裡面,我們常常受這些不好煩惱習氣所污染、所誘惑,因此彼此之間各人的煩惱習氣也就不同。習相遠,相遠就是不一樣,各人有各人的毛病,各人有各人的煩惱習氣,這個習性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習相遠。

  煩惱習氣它總是虛妄的,本性本善它是真實的,永恆不變的。佛經上講我們的真如自性它是純凈純善,永恆不變。所以人都有佛性,佛在《華嚴經》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而不證得」。這個不但指人類,指一切眾生,九法界一切眾生,上至等覺菩薩,下至地獄眾生,每一個眾生都有如來智慧德相,跟諸佛如來無二無別。在大乘經裡面常講,「一切眾生本來成佛」,本來就是佛。這是指一切眾生都有如來同樣的智慧德相,真如自性絲毫沒有差別,但是因為迷了,起了無明,有了妄想,分別執著,才變成十法界,在六道法界受生死輪迴。如果回歸到真如自性,那一切眾生成佛了,本來是佛。因此佛法,包括世間聖賢的教學就是根據這個,本性都一樣的,純凈純善,習性不一樣;本性真實的,永遠不會失去的,習性虛妄的,是假的,不是真的,所以可以斷煩惱、成菩提

  我們人的過失也是一樣,人,有自性般若智慧,外面有這個因緣啟發,來潛移默化,慢慢的自己會感覺到慚愧。這個「自慚」就是自己會想,想到自己毛病過失這么多,別人都一直在包容我,慢慢的自己會良心發現也會自己感覺到慚愧,對不起別人。有這個慚愧心生來了,這個慚愧佛法裡面講是善心所,十一個善心所裡面的。慚愧,慚是自己良心發現知道自己這樣做是錯的,不對的;愧是愧對別人,知道自己這些毛病過失所作所為都對不起別人,所以這個是善心所。這也是佛菩薩經典對我們佛弟子常常提起的,要有慚愧心,才能夠懺悔、改過。因此我們凈宗十三祖印光祖師,他寫信給別人,他的落款都寫上「常慚愧僧印光」。這個也是在教我們,我們凡夫要常常生起慚愧心,這樣就能不斷的改過遷善了。

  此地講的能夠包容別人,時間久了,自己就感覺到慚愧;有慚愧心,他自然就慢慢的改過了。所以『不求無過,而彼過自少』,我們不必特別要求他沒有過失,先去包容他,慢慢做給他看,慢慢他自己也會改過;不斷的改過,過失自然慢慢就減少了。所以先不要與他計較,先去包容他。我們再看下面這句:

  【故曰。見人不是。諸惡之門。見己不是。諸善之門。】

  這段發明這兩句是一個結論,總結容人之過所發明的義理,這兩句是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就是『見人不是,諸惡之門』。「見人不是」就是一天到晚看別人不對的地方,一天到晚去找別人錯誤地方,是『諸惡之門』,「諸惡之門」就是增長自己的惡念。為什麼?因為我們常常看別人的過失,把別人的過失放在我們自己心裡,我們心裡也受污染了,我們也受他影響了,他造惡,我們也跟著造惡。心裡常常想到別人的錯誤,我們的心就在造惡了,就受污染了。所以說見人不是,諸惡之門,看到別人不對是諸惡的門路,我們也受影響,他造惡,我們不知不覺也跟著造惡業譬如說常常批評別人的不是,我們自己也造口業了,心裡也受污染了,自己惡業也不斷的增長,這樣就錯了

  『見己不是,諸善之門』,如果反過來不要去看別人過失,先看自己的過失,自己不對的地方那是「諸善之門」。因為看到自己不對的地方,自己就能改過,這樣就開了諸善之門,所有的善法都是從這里開啟的。因此我們學習就是從這個地方做起,就是不求別人的過失,求自己的過失,求自己先改過;自己改過,自己做好了,就是給別人榜樣就能影響別人。我們不要特別去要求,時間久了,別人自然就受我們的感化,他也能夠「見己之過」,也能改過遷善

  所以容人之過一句,特別在我們現前這個時代,非常非常重要。人與人不能相處,主要是不能互相包容,這樣走到哪裡,都很與人相處。這個也是處世之道,我們要好好來學習。這一段發明我們就先學習到這里。下面是:

  【附征事(一則)】

  『征』就是容人之過,舉出歷史上的人事物,由一個故事來做證明。就是這個例子,有這個事例,過去古人對容人之過這句,他們怎麼做的,什麼做法,舉出一個事例,讓我們從這個事例裡面去學習。我們再看下面:

  【舉不避仇。】

  下面是舉出公案,『舉不避仇』就是這個公案它主要的內容。「舉」就是舉薦,我們現在講推薦。在過去的時代朝廷都有接受舉薦這個制度,舉薦就是推舉賢能的人國家來做事,介紹、推薦。介紹、推薦,我們一般人就是推薦我們認識的人,或者我們的好朋友這是一般的。此地講,那就不尋常了,推舉有賢能的人,對方是跟自己有仇的,這個就不容易了。為什麼他能夠推薦仇家?這個仇家他的子女有賢才,的確能為國家犧牲奉獻,他也就推舉了。所以叫「舉不避仇」,連仇人他都推薦,這個是非常非常難得,這個就是容人之過很具體的一個表現。我們看下面這個文:

  【帝君先人之死。蓋出於南風成之譖。朝士悉知。終天之恨。予未之忘。後風成死。其子溫叔。才而且賢。韋師氏。嘗謂予曰。風成之子好學無厭。語言可法。當今貴遊子弟中未有。天道難知。不意風成有子如此。予時雖有不共戴天之隙。而聞其善行。心常慕悅。予既升大夫。保氏闕人。遂薦而舉之。卒善其職。】

  這段是舉出文昌帝君他自己講的,他自己把容人之過具體做出一個事例出來,把這個事情、這個例子做出來。『帝君曰』,文昌帝君他自己講,『先人之死』,「先人」,他的父親,他父親怎麼死的?『蓋出於南風成之譖』。當時跟他父親朝廷為官的一位「南風成」,南風成這個人去給周厲王講壞話我們現在謠言陷害,後來周厲王就把文昌帝君父親死了,因為是南風成去講壞話害他父親把他父親給害死了。『朝士悉知』,朝廷的這些士大夫,這些在朝為官的,大家都知道這個事情文昌帝君父親的的確確是被南風成所陷害而死的,大家都知道。在中國傳統、在世間法裡面講,殺父之仇不共戴天,殺死父母仇人,這個冤讎不共戴天,不能不報。所以『終天之恨,予未之忘』,這個心頭之恨從來沒有忘記。南風成陷害他父親致死,這個冤讎不共戴天,文昌帝君講,他從來沒忘記。

  『後風成死』,後來南風成死了,他死了之後,他有兒子叫『溫叔』,溫良的溫,叔叔的叔,「溫叔」,『才而且賢』,才就是有才能,不但有才能而且有德行,有賢德,這樣的人才的確非常非常難得。當時有一位『韋師氏』先生,姓「韋」,名叫「師氏」,老師的師,姓氏的氏。『嘗謂予曰』,「嘗」就是常常給文昌帝君講,說『風成之子好學無厭』,說南風成這個兒子溫叔,他很好學。「好學無厭」就是很努力、很用功,做學問非常精進,很用功好學無厭。一個人如果好學,他的德行學問就會不斷的增長,所以好學非常重要。如果不好學,那一生可能就空過了。一個人能夠好學,縱然天賦比較差,他也能成就。像《論語》裡面講曾子,他的天資稟賦是很差的,但是他好學,所以後來他也成為聖賢。溫叔,南風成這個兒子溫叔他就很好學,好學無厭,這很難得。『語言可法』,就是他說的話跟人家的問答,都可以做為大眾榜樣大家都可以向他學習的,「法」就是效法,可以向他學習的。講出來的話,跟人的對答,講得都非常好,大家可以向他學習。這樣的人選實在講非常非常不容易,你看又有才、又有德,『當今貴遊子弟中未有』。所以這個韋師氏先生,他也功德很大,為國家舉賢才。在我中國傳統,舉賢受上賞,你為國家民族推舉這個賢才的人出來為國家為人民服務,必定受到上天的賞賜,上天會保佑他,這個功德很大。所以韋師氏向文昌帝君常常推薦這個人,說「當今貴遊子弟中未有」,貴游就是貴族,當大官的子弟當中沒有看到這樣的人,這樣的人才的確非常非常難得。

  下面講『天道難知,不意風成有子如此』。「天道難知」,他的父親不好我們現在壞人,把文昌帝君父親死了,但是沒想到,天道難知,沒有想到,他竟然有這么好的一個兒子好學無厭,語言可法,有才又有賢,有才能、有賢德。所以文昌帝君講「不意」,不意就是沒有想到,南風成有這么樣的一個兒子。『予時雖有不共戴天之隙』,「予」就是文昌帝君自稱,說當時雖然跟南風成他們家族有不共戴天的冤讎,「不共戴天之隙」就是有這個冤讎在,因為害死他父親。『而聞其善行,心常慕悅』,但是又聽到韋師氏常常給他提起南風成這個兒子溫叔的善行,心裡也常常羨慕,也很歡喜,難得有這么樣的一個人才。『予既升大夫』,「大夫」就是文昌帝君他陞官了,升為大夫大夫在古代,這個官職相當之高。『保氏闕人』,朝廷裡面也缺人,這個職位缺人,他就舉薦溫叔去擔任這個重要的職位,『遂薦』,保氏有缺人。在朝廷官職有缺人,他當大夫,推舉溫叔去擔任這個官職。『卒善其職』,就是真的溫叔做得很好,很盡職,真正為國家民族做出偉大的貢獻,所以「卒善其職」,善盡他的職責。

  的確,舉賢能不避仇家,你看文昌帝君這種心胸、這種心量,害死他父親這個仇人兒子,知道他這個兒子是有賢才的人他就避開那個仇恨,反過來舉薦他來當官,這個真的是難能可貴。這個也是容人之過文昌帝君這個《陰騭文》是他講的,他自己本身也做出一個榜樣給我們來效法、來學習。不是說講一講,實際上也沒去做出一個實際的例子;他講了,而且是先做到再講的。這里他也是講出他過去的事情,過去做事情,就是做了再講,我們看到,的確就沒話說了。值得我們去效法學習。

  下面也有一段「注」,注就是註解也就是周安士居士根據文昌帝君所講的這個事例,這樁事情、這個例子,他再做一個註解。這個注也是引用古代的一個例子,來再給我們補充說明。我們看下面這個註:

  【鯀雖殛死。禹則嗣興。管蔡為戮。周公右王。帝君不以父故。而使國家失良佐。賢士屈下僚。可謂善用其孝矣。】

  這是周安士居士再補充註解註解引出也是古代的公案。『鯀』是大禹父親,治水無功,朝廷命他去治水,常常洪水泛濫,沒有辦法去治水,後來被處死了,但是他兒子大禹接著治,把這個水患治好了。舉出這個例子主要是說,不因為他父親錯誤而不用他的兒子。他的兒子如果也是不行的,當然不能用;但是如果他兒子可以,那你就不可以說,你父親以前犯過錯誤你現在再行我也不用你,這個就不對了,就沒有容人之過。鯀治水無功,都是錯誤的,所以被處死,但是他兒子大禹接著干,大禹他有辦法治水。他有辦法治水,就不可以為他父親以前犯過錯誤就不用他,如果不用他,如果再沒有更適合的人選,那這個水患也永遠治不了。所以這也是給我們舉出一個實際上的例子。『嗣興』,「嗣」就是接著去興辦水利的事業,去治水,後來果然把水患給平息了。這是一個例子

  再來就是『管蔡為戮』,這是歷史上一個公案,在周朝。周朝那個時代,管叔、蔡叔、武庚、霍叔,當時在周朝宗室裡面起了一個叛亂。為什麼?因為這個故事主要是武王時候,他兒子就是周成王繼位,但是周成王年紀小,沒有辦法執政,所以他的叔叔周公就當攝政王,代替他管理,等到他長大了,政權再交給成王。但是周公當這個攝政王,管叔、蔡叔都是文王的後代,也是成王的叔叔輩,他們反對周公當攝政王,所以就起兵,現在講要叛變,後來周公也起兵去平息這個戰亂。周公也不因為這樣的事件,他就不輔佐成王了,『右王』就是輔佐,在他左右給他幫忙,一直幫忙到成王他成年了,政權再交回給成王。當時他們為什麼會反對周公?他們的想法,就是用我們一句俗話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認為周公不懷好心,就欺負成王年紀小,來代替他管理國家大事。以為他要取代成王的位置,所以才起兵反對,起兵反對就要打仗。這個事件,周公他心量很大,也不去計較這個,他還是輔佐成王一直到他成年,政權就交還給他。後來周成王也非常感恩周公幫忙,如果不是周公,恐怕他沒辦法繼承這個王位;如果換作別人,別人他的心量、想法是不是跟周公一樣,那就知道了。所以成王後來非常感恩周公周公右王。這是舉出禹跟周公這兩個公案

  下面講,『帝君不以父故,而使國家失良佐。賢士屈下僚,可謂善用其孝矣』。文昌帝君不以父親冤讎的這個緣故,而使國家失去一個良臣,一個賢能、可以輔佐國家的良臣。因為一個有才、有賢德的人很難遇到,所以文昌帝君他就不計父親這個冤讎,舉薦仇人兒子來當官。周安士居士結論講,「可謂善用其孝矣」。溫叔的父親害死自己的父親,跟自己有不共戴天之仇,他不計較,舉用溫叔,我們一般看起來好像是不孝,周安士居士講,可謂善用其孝矣,這真正是對他父親孝順。為什麼?因為替國家舉薦賢士良臣,這個功德很大。以佛法因果論來講,以這個功德迴向給他父親,他父親福報馬上就增長,那是真正善用其孝,是真正的孝。如果他不舉用這個人,國家失去這樣的人才,如果別人推舉一個不好的人上來,那害了整個國家。這樣表面看起來是孝,實際上是不孝。所以這些道理都要深入去理解的。

  下面周安士居士再舉出《禮記》跟佛法,再給我們做說明,可以說做了三番的註解了,把這個道理發揮得淋漓盡致,以儒跟佛來解釋這個容人之過。我們再看下面這一段:

  【余讀禮記。則有曰。父之讎。不與共戴天。繼讀內典。則有曰一切怨仇。皆不得報。兩說似乎相反。而實各有至理也。】

  到這里是一段,這一段是周安士居士他自己講,余就是指他自己,『余讀禮記』就是說我讀《禮記》。《禮記》是世間的善法,我們一般講世間法。在《禮記》裡面講:『則有曰』,則就是《禮記》裡面有講到,說『父之讎,不與共戴天』,就是仇家把自己的父母死了、害死了,這個冤讎不共戴天,一定要報仇的。『繼讀內典』,「繼」就是繼續,後來又讀了,「內典」就是佛經佛經講出世間法。『則有曰』,佛經裡面有講到,『一切怨仇,皆不得報』。佛在經典裡面有講過,再怎麼樣的仇人,我們都不要去報仇。『兩說似乎相反』,這兩種說法,《禮記》講的殺父之仇不共戴天,非報不可,但是佛經講不管什麼冤讎,殺父之仇、什麼樣的冤讎都不要去報仇,這兩種說法看起來是不是相反?下面講『而實各有至理也』,看起來是相反,實際上都有它的道理

  【吾儒據現在論。若不報父仇。則忘親矣。此不共之心。所以為孝也。】

  這一段就是根據儒家講的,儒家是根據「現在論」,現在這一生這一世來講的,所以儒家講的偏重在世間法,世間法就是現在這一生這一世。這一這一父親被人死了,如果不報父親之仇,『則忘親矣』,「忘親」就是不孝父親被害死了如果你不報仇,那等於把父親給忘了。『此不共之心,所以為孝也』。這是世間的孝,所以不能忘記,忘記了就是不孝。殺父有不共戴天之仇,這個不能忘記,忘記就是忘親,你的父母親你都忘了,這個就是不孝。要常常記在心裡不能忘記,這個是世間的孝,「所以為孝也」,世間所以為孝,就是這樣的。

  【佛知過去未來事。見宿世父母。其數無量。與父母為仇者。其數無量。即父母中自相為仇者。其數亦無量。不與共戴天。安能一一相報。又況今日多一仇殺。徒累父母增一怨對。所以覷破幻緣。隱忍不報。亦所以為孝也。】

  這一段是講佛法佛法是講出世間法,儒家禮記》講的是世間法。世間法是講一生一世,就是現在這一生這一世的;佛法它是講三世的,有過去世、有現在世、有未來世佛法講三世。出世間法講三世,世間法講一生一世,這個立足點就不同。這里講佛知道『過去未來事』。我們世間人只知道這一這一世的事情,只知道這一生的父母,過去世的父母我們都忘記了,不知道了,只知道這一生的父母,但是佛知道,佛知道「過去未來事」,不但知道過去、知道現在,還知道未來,所以佛講三世因果佛家講三世。佛五眼圓明,過去他可以看見『宿世父母,其數無量』。我們每一生、每一世都有父母,我們在六道裡面生死輪迴無量劫父母有多少?無量,數不盡的。

  我們的父母,過去生生世世的父母,在《地藏菩薩本願經》講,過去一生、十生、百生、千生,無量劫以來,生生世世的父母你說有多少?那真的是無量。我們有無量的父母與我父母為仇的人有多少?那也是無量。就是父母的仇家有多少?也是無量。就是父母當中,過去生我們的父母跟我們不同一生的父母,自相為仇的數量也是一樣。過去生的父母跟我這一生的父母,我們這一生的父母跟過去生的父母也有互相為仇的,這個數量又有多少?也是無量。因為生生世世都有父母,可能我們這一生的父母跟過去生的父母他們是仇家,那你要怎麼去報?也是無量。父母父母自相為仇的,都是我們的父母,只是不同一生的父母。不同一生的父母,他們之間有互相為仇人的,互相傷害的,其數亦無量,那也是無量無邊。所以『不與共戴天,安能一一相報』,如果你了解這個事實真相你怎麼去報仇?報不完的,這意思就這樣。

  『又況今日多一仇殺,徒累父母增一怨對』。那你今天去報仇,把仇報了,又牽累到父母,又增加一個冤家對頭。報一次又增加一個冤家對頭,報兩次就增加兩個冤家對頭,不是牽累父母怨對愈來愈多嗎?冤冤相報,沒完沒了,苦不堪言。『所以以覷破幻緣』,「覷」就是看,覷破就是看破,我們現在講看破。幻緣是虛幻因緣,這些恩恩怨怨都是虛妄的,《金剛經》講「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這個就是幻緣,你真正看破這些都是虛幻的,不是真的,『隱忍不報』,「隱」就是隱藏起來了忍辱,忍下來了不去報復,這個也就佛法講的孝,真正盡了孝道。因為這個跟過去生都是有因果關係的,絕對沒有無因的果,也沒有無果的因,都有因果關係。『所以為孝』,不去報復,也就這一生被害了,過去生曾經也害過他,這一生他討回去了你不再去報復,這個帳到此就結了,以後見面都非常歡喜,這才是真正的孝。我們再看下面這段:

  【且如武王伐紂。太公負戟從征。伯夷叩馬強諫。兩人豈不水火。然孟子曰。二老者天下大老也。未嘗輕置優劣。儒釋異同之際。處處作如是觀。則愈讀佛書。而儒理愈精矣。帝君欲人廣行三教。正以此也。】

  這一段又舉出『武王伐紂』,周武王他去討伐紂王,姜太公『負戟從征』,跟著武王要去討伐紂王。『伯夷叩馬強諫』,伯夷也是紂王親屬,「叩馬」就是很強給他勸諫,不要去討伐紂王兩個人,一個要去討伐紂王,一個勸他不要去兩個人真的是水火不能相容,兩個人的意見是完全不一樣的。『然孟子曰』,孟子太公跟伯夷,『二老者天下大老也』。孟子對這兩位老人都非常贊嘆,也從來沒有說哪一個比較好,哪一個比較不好,都一樣,都對,就是各有立場,我們現在講各有立場,但是他們立場也都有他的道理,所以這兩個老人都對。所以孟子沒有說哪個對、哪個錯,兩個人都對,雖然兩個人立場不一樣,兩個用心都是對的、都是好的,『未嘗輕置優劣』,就沒有說哪一個好,哪一個不好。『儒釋異同之際,處處作如是觀』,「儒」就是儒家,「釋」就是佛家講法上有不同,「異」就是不一樣;異同,有不一樣的,也有同樣。「處處作如是觀」,不同當中有它相同的,相同當中有它不同的,我們處處作如是觀,『則愈讀佛書,而儒理愈精矣』。如果我們常常做這樣的觀察,如是觀就是做這樣的觀察,這個異跟同,同中有異,異中有同,實在講是一不是二,套佛法來講,就是一不是二。所以我們愈讀佛書,對儒家道理愈能夠精微的理解,精細之處愈能夠理解。

  『帝君欲人廣行三教,正以此也』。文昌帝君他為什麼勸人要「廣行三教」?三教就是儒釋道,儒釋道三教。儒釋道三教,文昌帝君他提倡,再來就是道家的呂洞賓呂先祖他也提倡三教,所以道家全真派,他就是提倡要學習儒釋道三教經典在這里我們看到文昌帝君他也提倡廣行三教,為什麼勸人廣行三教?這樣才能夠圓融,才圓滿,相得益彰,互相有幫助。這是我們現在凈老和尚常提倡的,中國傳統文化儒釋道的教育。的確都要學習,我們才能真正認識中國傳統文化。所以過去台中蓮社李炳南居士在世的時候常講,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儒跟道的經典,幫助我們深入佛法,幫助我們學佛,儒道經典的基礎也就是我們學佛基礎。過去祖師大德中國佛教祖師大德,以儒跟道來代替佛教乘法,代替阿含部。過去中國學佛的四眾弟子,有儒道的基礎,他就可以直接學習大乘佛法。所以學儒、學道幫助我們學佛學了佛又幫助我們深入理解儒跟道精微之處;換句話說,也真正幫助我們認識儒跟道,佛法幫助我們認識儒跟道。

  連英國湯恩比教授他都知道,湯恩比教授中國傳統文化,他指的就是儒道代表,儒跟道代表中國傳統文化,能夠接納外國,從印度傳來的佛教文化印度傳來的佛教文化豐富了中國傳統文化,把中國傳統文化內容豐富起來了。所以湯恩比教授講的這句話一點都沒錯,真的印度傳到中國佛教文化,豐富了中國本土的儒道傳統文化,形成我們現在講的三教,現在講中國傳統文化就是儒釋道做為代表,可以說相得益彰。學中國傳統文化幫助我們學佛學了佛又幫助我們認識中國傳統文化,相得益彰。所以在文昌帝君那個時候他也人要廣行三教,「正以此也」,在此地,清朝周安士居士給我們提出來。

  這一段我們就學習到這里,容人之過,這個一句,我們在生活當中常常提起,見到別人有過失,我們盡量去包容。我們接著再學習下面這一句

  【廣行陰騭。上格蒼穹。爾雅作穹蒼。】

  在《爾雅》裡面,蒼穹它是倒過來講,意思是一樣。我們看下面這個發明:

  【上文未嘗虐民酷吏。五句皆帝君所行之陰騭也。不勝枚舉。故以廣行二字概之。】

  這個發明,是周安士居士把這句它的義理給我們發明出來。『上文』,上面的文,『未嘗虐民酷吏』,這文昌帝君自己講的,他當官「未嘗虐民酷吏」,他沒有去虐待人民,對他下面的部屬也不刻薄。上面講了五句,從未嘗虐民酷吏,對人民都非常好,不虐待人民,對他下面辦事的這些官員也不刻薄、殘酷,一共講了五句,這上面經文我們都學習過。這個五句,『皆帝君所行之陰騭也』,這個五句就是文昌帝君什麼叫做陰騭,這個五句就是一個具體的做法。『不勝枚舉』,上面五句只是舉出一個例子,實際上在生活上,這個陰騭,做陰騭的事情那是太多了,方方面面,「不勝枚舉」,舉不勝舉,很多,舉出幾個代表。所以他以『廣行』二字來概括,「廣」就是推廣,廣泛的去行陰騭,凡是好事要去做,所以叫廣行。廣行就方方面面很多,舉不勝舉,很多,用這兩個字來概括所有的善事好事。那麼「陰騭」這兩個字

  【陰騭。洪範蔡注訓默定。而於此句不切合。似當作陰德解。】

  『陰騭』這兩個字,『洪範蔡注』,蔡元定他是朱晦庵的高徒、他的弟子,也是當時的一個大儒,他有註解,《四庫全書》在《尚書.洪範》他註解「陰騭」兩個字,蔡注他註解為『訓默定』。蔡注這個註解「訓默定」,『而於此句不切合』,跟這里《文昌帝君陰騭文》陰騭兩個字意思不太適合,不太適合這個意思。『似當作陰德解』,在這個地方應當給它作「陰德」,這個解釋比較適合陰騭這兩個字,因為用在這個地方應該做陰德

  陰騭就是陰德。我們也常講,多積陰德子孫陰德在這里簡單解釋一下,陰德就是做好事、做善事,人家不知道。不管人家知不知道都去做就叫陰德。做了好事不要人家去表揚,人家去公開贊嘆;如果做好事希望人家去表揚、贊嘆,或者頒獎,或者登報紙、登廣告,在電視裡面讚揚,那個叫陽善。所以在《了凡四訓》裡面講「陽善享世名」,陽善就是做好事大家都知道,大家知道自己好事,人家就一表揚,大家都知道了,這個會享受世間的名望,陽善享世名。陰德呢?做好事人家不知道。陰德它的果報比陽善殊勝,陽善是享受世間名望,名利,但是陰德天報之,陰德天會報答的。世間人、社會的人不知道,但是天知道,會報答的,往往子孫就發達了。所以陰德果報比陽善殊勝陰德可能一報就好幾世,好幾代。陽善享一世的名望,大家贊嘆某某人做了什麼好事,享受世間名利,但是這個果報不如陰德陰德殊勝,因此古聖先賢也都鼓勵我們多積陰德。做好事不一定要讓人知道,也不要因為人家知道才要去做,人家不知道你就不幹了,這樣只能得到陽善,不能積陰德。所以陰德天報之。這里講陰騭,周安士居士跟我們講,應該當作陰德來解釋比較適合。下面:

  【蒼穹天也。】

  『蒼穹是指『天也』,我們現在看到天空就是蒼穹

  【蒼言其色。穹言其高。】

  我們一般講蒼天,蒼就是說它的顏色,穹說它很高,我們看天空很高。

  【若據日天子身衣宮殿而言。則所謂蒼者。當是青琉璃色。據忉利天之形量言。則所謂穹者。實去地八萬四千由旬。】

  這是再舉出佛經裡面所講的,『若據日天子身衣宮殿』來講,「日天子」,日夜都有天人住,日天子。日天子身體上穿的衣服,他住的宮殿。『所謂蒼者,當是青琉璃色』,青琉璃色,這樣的衣服宮殿,這個是指蒼,因為天上天人,他住的、他穿的是琉璃色的。如果根據『忉利天之形量言』,這都是根據佛經講的,經典上記載忉利天人他的形量。『則所謂穹者』,「穹」就是高,它很高,距離我們這個地球,『實去地八萬四千由旬』,八萬四千由旬,那很高了。一由旬在中國古時候的里叫四十華里,四十里,四十里乘以八萬四千,那這個有多高?八萬四千里就不曉得,我們都看不到,八萬四千再乘以四十,這個是太高了這就是講忉利天距離我們人間這個地面八萬四千由旬,太高了,我們看不到,這個是講穹的意思。所以這個是給我們解釋什麼叫蒼穹給我們解釋的。

  下面又附帶給我們講了兩個公案,來證明「廣行陰騭,上格蒼穹」一個具體的事例,具體的事情例子。我們這一時間到了,我們就先學習到這一段。下面這兩個公案,我們就下一堂課再來跟大家學習,我們現在先學習到這里。祝大家福慧增長,法喜充滿,阿彌陀佛。

  摘自:安士全書  悟道法師主講  (第十七集)  2018/10/25  澳洲凈宗學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