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經書都講到,禪修是把一切功德集中和升華的最佳方法,幾乎沒有第二種方法。禪修非常重要。實際上這個禪修和坐禪不是完全一回事,坐禪僅僅是禪修的一種方式而已,坐禪就是雙腿打坐坐在那裡,以禪宗的外相形式進行的一種禪修。禪修,很多地方都可以。比方說當我們念佛的時候,邊念著佛,邊觀想阿彌陀佛,你這個注意力不散失,這本來就是一種禪修,這是一種觀修,注意力不散失。念著佛觀想著阿彌陀佛的形象,沒失去他,你那個念頭一直在阿彌陀佛的形象上,就是在整個念佛過程中,你一直在觀修,一直在禪修狀態。
只有通過這種方法,把粗的妄念都停滅下來之後,你還保持一種我們說的那個自己心識的覺性。覺性就是感知心,心裡那個感知心還存在,不是睡覺,你那個覺知性還是存在的,還是清凈的,還是很清楚的,還是很靈活的。這個覺知心,進入禪修的覺知心是細微的,我們再用細微的覺知心去思別:你這個禪修失去了沒失去,妄念升起沒升起,禪修的對境對不對。都是用微細的心識來識別它,不是啥也不想,啥也不想就相當於失去了觀修對境。比方說我觀想阿彌陀佛進入禪修,完全入定之後,你那個微細的心念還有,還在觀想這個阿彌陀佛,如果啥也沒了,你那個專註力已經失去了,已經不是叫入定了,算是出定狀態了。
你觀想這一尊阿彌陀佛,慢慢的入了定,也就是說把粗的妄念停滅下來之後,進入了一種禪定的狀態,在禪定狀態下,這尊阿彌陀佛還是清清楚楚,明明朗朗的。此時有兩個特點:第一是非常清楚明朗;第二個特點是不失。不失是什麼意思呢,沒有失去它,沒有丟失。一丟失呢,你那個念頭上別的地方去了,也就是說又出定了,從禪修對鏡當中出定了,所以真正的禪修不是啥都不想。
當你本來想著一尊阿彌陀佛入了定,後來你自認為入了定不觀想這尊阿彌陀佛了,相當於昏沉了,相當於丟失了你觀想的對鏡了,這時候已經不是在禪修狀態了,是在昏沉狀態,在無明狀態了。所以凡夫的啥也不想就是一種無明混沌,這個是肯定的。因為我們還未證空性,還未證得自己的光明自性,啥都不想必然是無明,只是念頭沒有,妄念不起而已,妄念不起並不代表自性開發。
所以很多人學著禪宗的祖師大德說:「不思前不思後,安住當下」。是的,我們不思前不思後,安住當下就是無明。因為你那塊無明之布還未打開,六祖慧能大師已經見自性了,當他啥也不想啥也不做的時候,剎那間入定,也不思前不思後了,安住當下就是一片光明,因為他已經見過自性了。所以我們學開悟的高僧大德說的話,咱是鸚鵡學舌,隔靴搔癢呀。
大德的那個不思前不思後是開悟之後,開悟之後自性光明是永遠有的,就是當他說話的時候,當他做飯的時候,他是在自性光明基礎上升起的一種緣起,去說話、去做飯、去思維。他的自性光明永遠不失,那是人的一種本性。所以當他停頓語言思維動作,馬上回歸他的自性光明,所以他的不思前不思後,安住當下就是光明。我們的不思前不思後,安住當下就是無明混沌。你睡著和人家入定,你啥都不想和人家啥都不想見自性,你啥都不想被無明遮住了,它是一個概念嗎?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如果開始就不思什麼是正法?什麼是佛陀?什麼是三寶的功德?不思輪迴的痛苦?不升起自己的出離心,不發動自己修行的動力,你如何去引發那種善法欲?如何去努力修行善法?不通過去修行善法怎麼去開悟?不通過開悟,你這個不思前不思後,肯定就得輪迴了。
我曾舉過一個例子:一個人掉進陷井裡去了,不思前不思後,哈哈……,在井裡悶著吧,對吧?你本來在井裡呢,你得嘗試著向外爬,得找尋出來的方法,這個方法無論喊人也好,爬上來也好,還是請別人幫助你上來也好,通過努力爬上來了,等到了自己家裡,洗了澡,換了衣服,鑽進暖暖的被窩,這時你可以不思前不思後了。所以,高僧大德的一些話,我們如果錯誤地理解了,是非常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