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人生的無常

  命如果待熟,常恐會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

  ——《法句經•生死品》

  你曾經的親人現在還有多少,你曾經的戀人現在在誰懷裡,你曾經的夢想有多少還沒實現……在千萬人中,在千萬年中,你我的這些破事兒算什麼?也許,關於這些,連你自己都懶得去想了,因為每個人都了解並或多或少地經歷過人生無常

  「生又何歡,死亦何哀」,人們常常這麼說,卻很少有人能做得到。不是不明了,而是看不透。

  在羅閱祗城有一婆羅門,他常聽說舍衛國人民多孝養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於修道,並供養佛法三寶。他心中十分嚮往,便想去舍衛國觀光並修學佛法

  到了舍衛國,他看見有父子二人正在田中耕地、播種。忽然,有一毒蛇爬到那兒子的跟前,將他咬死了。然而那父親不但不管兒子,反而接著幹活,連頭也不抬。

  這個婆羅門大為驚奇,便上前問他原因

  耕種者反問道:「你從何方來,來此為何目的?」

  這個婆羅門回答說:「我從羅閱祗城來,聽說你國家多孝養父母、信奉三寶,所以打算來求學修道。」

  接著,婆羅門問道:「你兒子毒蛇咬死,你為什麼不但不難過,還接著耕地播種?」

  耕種者說:「人之生老病死世間萬物成敗,皆為自然規律憂愁啼哭能有什麼用呢?如果傷心得也不吃、覺也不睡,什麼也不幹,那不跟死人一樣?活著的意義就不大了你要進城,路過我家時,請替我捎話給我家人,說兒子已死,不必準備兩人的飯菜了。」

  這個婆羅門心裡暗想:「這個人可真不象話!兒子被蛇咬死,竟然不悲哀,反而還想吃飯,真沒有人性啊!」

  他進入舍衛城,來到耕種者的家,見到那人妻子,便說道:「你的兒子已經死了,他的父親讓我捎話說,準備一個人的飯就行了。」

  那婦人聽後,說:「人生即如住店,隨緣而來隨緣而去我這兒子也是一樣啊!生是赤條條來,死亦赤條條去,任何人都不能違反這一規律。」

  這個婆羅門又告訴了死者妻子,誰知她的回答也是如此。

  他心中非常生氣,對那女子說道:「你的丈夫已死,你難道一點兒也不痛心嗎?」

  那女子默然不答。

  這個婆羅門懷疑自己是否走錯了國家,他心裡暗想:「我聽說這個國家的人民如何慈愛、如何孝順、如何供奉三寶,所以才想來這兒學習修道,沒想到碰上的都是這等沒有人性的人這種人怎配信佛修道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決定去請教偉大的佛陀

  這個婆羅門來到佛所,向佛陀頂禮,退坐一邊,一臉的愁雲。佛陀已明白他的來意,卻故意問他為什麼憂愁

  他回答說:「遇事不合我的想法,故而憂愁。」

  佛陀又問:「遇上何事不合你所想呢?」

  他如實向佛陀稟告了路上所見之事

  佛陀說道:「善男子,這些人是真正明白人生事理的啊!他們知道人生無常,傷心悲哀無濟於事,故能正視世間人生自然規律也就無有憂愁!塵世人不明白生死無常道理,互相貪著愛戀,等到突發事件一來,即懊惱、痛苦甚至痛不欲生,無以自製。正如人得了熱病,高熱譫語,恍恍惚惚胡說八道,只有經過良醫診治下葯後,熱退病癒,才不會再說胡話了。」

  佛陀接著又說:「世間俗人長時間被貪、嗔、痴三種煩惱襲擾,不能自拔。如果自己能明白無常道理,能明白佛法苦集滅道之道理,那麼自然煩惱盡除。這些人皆可以證道啊!」

  這個婆羅門聞佛所說,即自責道:「我真愚痴,不明佛法大義,現在一佛說,如黑暗中見到光明,恍然大悟!」

  經雲:「命如果待熟,常恐會零落,已生皆有苦,孰能致不死?」生命就如同長在樹上果子,每一顆果子都要經歷風吹雨打,有的能瓜熟蒂落,有的等不到成熟就飄然零落了,沒有誰能保證所有的果實都能夠長到成熟人生也是一樣,無常鬼每天都跟隨在我們身後,不知道哪一天就把我們的生命走了

  人生充滿無常無常即苦。佛法告訴我們生命無常是無法迴避的,我們應該面對它、認識它、超越它。一說到苦,很多不了解佛法的人總認為佛教消極的,是悲觀的。其實不然,佛教認為苦是一種客觀存在,世間一切都有生住異滅的過程人生都要經歷生老病死,如同春夏秋冬的輪轉一樣,是一種自然現象。所以,佛法不但不是消極的,反而是積極進取的,是給人以希望與光明的。因為,只有明白了生命無常才會珍惜生命的有限,才能放下無謂的執著才可以坦然地面對人生苦難和死亡。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