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保護、維持自己清凈善良的心

  我們是偉大的釋迦牟尼佛的弟子,特別是作為大乘佛教信徒,就一定要知道佛菩薩慈悲為懷度化一切如母有情眾生的偉大精神,我們也要隨學他們,不能傷害任何眾生眾生眾生業力眾生眾生食物鏈,但是我們能做到的,是不要故意去傷害他們。

  比如佛教徒放生,也的確保證不了大的魚不會去吃小的魚,小的魚不會去吃更小的生命。我們明明知道這些大魚可能會去吃別的生物,為什麼還要去放生它們?為什麼不把這些錢拿來資助窮人,資助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做一些別的善事?為什麼一定要放魚類鳥類等等生命呢?

  按正常來講,人要救助,教育也得做。就像我們昌列寺,資助的學生每年都有上千個,大學畢業的也有幾百人了。養老院的老人們,我們也有在幫助。各地的居士,也都在積極做義工,為社會大眾無私奉獻。說到資助窮人,如果有急難,那必須得救。但是,你幫助窮人能讓他脫貧致富嗎?我想,像國家的好政策,比如精準扶貧等工作,那會讓他們真正受益。如果是一般老百姓要去幫助比自己窮的人,光依靠給錢給物,無法讓他們改變窮困的面貌。

  我剛剛回國的時候,大約在1996、1997年,就經常去救助窮人,每次買幾萬斤大米,幾萬雙鞋子,上萬件衣服,一一分給窮人們。可一萬斤大米,能發給幾家窮人?能讓他們吃多久?很快吃完了。然後,他們又會問你:「還有沒有?」就算你今年給了他們一年的口糧,明年的口糧你還給他們嗎?年復一年,他們的一生你都能照顧到嗎?最後我發現最好的方法,是給他們教育,洗他們的腦筋讓他們的兒女去讀書,以後能夠自給自足,自立自養。就像我們古人說的一樣,「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你想給他糧食,還不如教會他如何種地。

  我們在自己能力範圍內上供諸佛菩薩也好,下施六道眾生也好,任何事情都不應該落下,這是真的。比如放生,其實我們放的也並不多。佛陀告訴我們,眾生平等;我們也要學會把暗藏在自己內心深處慈悲的潛能給開發出來。人只有越來越慈悲社會才能越來越和諧。只有人類擁有了智慧才有能力面對生老病死以及一切苦難挫折

  這裡面很重要的一條,能夠保住生命,就是極大的福報。如果沒有生命,財也沒了,名也沒了,權也沒了,什麼都沒了。天天喊著:「賺錢!賺錢!」無論賺了多少錢,死了就和你沒有任何關係了。很多人都想著自己老了以後如何如何,或者人生的某一個時期,能夠享受榮華富貴,甚至不少人年輕的時候就已經享受到了,但是,還來不及老,就有很多人生了

  一個人囤積了很多財富,並非就是他福報很大。如果他擁有幾十億,現在身體卻爛得一塌糊塗那他一定非常羨慕那種身體好的窮光蛋,羨慕那些健健康的人。所以,人這一生真正的福報還是以長壽健康為主。而健康長壽從哪兒來呢?從不殺生、尊重生命而來,從保護、維持自己善良的心而來。唯有這樣,我們的心才能更圓滿地走完今生每一天,以及有更多福報用於來世成佛的路程。

  所以,表面上看起來,大家是去做功德,去市場買來魚類鳥類以及其他生物放生,以為自己是在善事。但千萬不要忘了,其實我們是拿這一點點錢,讓自己那顆善良的心,繼續維持它的本來面目而已。因為我們失去它很久了,這種慈悲的本質。不要說善良的心,很多時候,大家做人的道德標准都已經失去了很多,失去了很久。善良很多人來講,已經是越來越遠。隨著年齡的增長,社會上各種復雜因素的變化,人與人之間的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太多了。以至於人們內心深處的那種親情、友情越來越遙遠。每個人都懷念小時候,其實是懷念自己那顆本來就善良無邪的赤子之心

  當大家在放生的時候,佛子善親歡聚在一起,相互攙扶著上一條船,就成為了一個生命同體在這裡可以尋找到久違了的親情、友情。雖然很多人彼此都不認識,但是因為有一個共同的理念,讓每個人在這裡能夠相親相愛,為善而凝聚。從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行業走到一起來,有些人富貴有些人平凡,有些人身體健康有些人身心欠安。但是,在這樣一條充滿慈悲關愛的船上,不分你有沒有錢,好不好看,有沒有能力,是老還是年輕……大家都是這艘船上的生命同體。而彼此能團結起來去做這件有意義事情,通過這樣的放生,來積德行善,更是在保護我們自己善良的心。只要能把自己善良的心保護好了,你的福報自然而然就會產生。因為你已經為自己鑄造了一個強大的底線。

  平常覺得自己不殺的人,就算你不放也沒關係,因為你已經透過不殺生,救助了很多生命,願力上面你能發動。而以前沒有受過這方面教育與熏陶的人,以前對殺生可能是毫無忌諱的,透過慢放生就會打造出一條道德底線。哪怕不能不吃肉也可以去選擇一些三凈肉去吃。凡事都有個過度期,最後能夠全部不吃,那當然是最好的,但這需要一個過程。以此去保護、維持我們的善良之心,並讓我們慈悲心越來越強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