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參禪開悟的人,他是要選擇求生凈土的,這是一個反證:如果他自稱開悟,但並沒有對凈土產生信心,則證實他沒有開悟。
離開阿彌陀佛,我們救不了往劫的生身父母,恩不能報;解釋怨仇,也不能做到。
佛號不能隨口而念,凈土行人,要懷有孩童依偎慈母的感情。在這個世間,我們常常鼓勵孩子過早地獨立,不應該總像在老母雞一樣的翅膀下被呵護,做離不開母親的小雞。這種理念貫徹我們從小到大的人生歷程。如果把這樣的獨立理念放在修學凈土上,就是災難——眾生絕對離不開阿彌陀佛的救度,凈業行人是這樣,那些未與凈土結緣的眾生更是如此。
離開阿彌陀佛,我們能夠面臨的只剩下苦難,也許當下是錦衣玉食,但是福盡災起,餓鬼地獄的苦難我們沒有親眼見到,但是菜市場那些慘死在屠刀下的眾生,我們卻是親眼目睹,誰能說他們前世日子過得不是倖幸福福的呢?
輪迴路險,我們脫離了阿彌陀佛,是一定要面對這個「險」的,無處躲避,無法迴避。每一個人從出生的一天,就踏上了趨向死亡的不歸路。而且這條路前途黯淡,絕大多數人路的盡頭是萬丈深淵,所謂印祖教導的:「不往生西方凈土,餓鬼畜生尚難求,勿妄想人天福果」。除非你往生西方凈土,那不但是逃離險境,還安養安樂剎,這才是根本得解脫。
死亡無法避免,我們凈土行人不是不應怕死,而是應該怕死,因為這個「死」是世間輪迴的死。凈業行人求生凈土,不叫死,而是叫「生」,所謂得生安養,是往「生」凈土!正因為怕這個死字,我們才要求生,說到底實在講,這個世間沒有什麼可以留戀,也沒有什麼值得放不下的,我們往劫生死中,眷屬恩怨未必不比今生深重,資生用具未必不比今生豐厚,我們當時誰放下了?但是不都扔下了?今生連回憶都回憶不起來。宿世親眷,路遇不識。若說我們今生還曾想起哪位親人,那就是今生還有幸想起阿彌陀佛,想起阿彌陀佛不是說我們的記憶力強,是因為阿彌陀佛的大慈大悲大願加持,是因為阿彌陀佛對我等逃逸逆子的攝受不舍,我們今生才得以稱念這句阿彌陀佛。
所以我們要把阿彌陀佛當做自己真正的母親,不論是在家、在念佛堂、在工作中、在走路時、在就寢入睡時,要稱念這句阿彌陀佛,一定要富含感情,要如同慈母在側,用憶喚慈母的心念去呼喚,子若喚母,母必應之。所謂感應道交由此而來。如果只是口頭隨意念念,很難做到行功進步,若再加上對凈土信願不強,恐怕只作遠因矣。
在這樣一個五濁惡世的人間,無所謂壽命長短,對於一部分人來說,可能活得越長久,造作的三途惡因愈加深重。世間如牢獄、糞坑、火宅,有何留戀?蟲聚之軀,穢臭皮囊,有何不舍?若能早日把慈母念來,當為宿生無始劫來第一等幸事!往生凈土,沒有早晚,腹中胎兒往生凈土不為早惜;九旬翁媼往生凈土不為遲暮。人生在世,唯此念佛為大,余者皆可忽略不計,人要壞我,由他去了,好人好自己,壞人壞自己,不出此理。片刻舍離阿彌陀佛,才是人生最大的損失,若肯當真念念不離阿彌陀佛,殊勝感應,莫說年余之久,唯三個月,且可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