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瑪仁波切:煩惱其實是很容易被摧毀的

  煩惱也可功德

  煩惱每個人都有。很多時候,我們認為煩惱痛苦是一體的。佛教里將煩惱視為一種負面思想情緒。有了煩惱便會產生痛苦

  偉大的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脫離輪回最大的障礙就是煩惱,而菩薩成佛之前的障礙稱為所知障,煩惱所知二種障礙的本質就是光明如來藏。原始清凈如來藏,經由我們的主意識,通過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對外在的色聲香味觸產生五識。在意識、五根、外境的交互循環過程中,讓心有了混濁的狀態,這種情形佛經有何種譬喻呢?就像海水本身是清澈的,不會有浪,但為什麼海面會生起如此大的混濁波浪?是風讓海水起了波浪。所以,這種突然生起分別的識,既捉不住它,也不清楚它是正面或負面,這種混沌不解的疑惑就是無明,也是所謂的客塵污染。而心的原始本質就像是海底的水,永遠都是清凈的,具備著高度的智慧以及圓滿慈悲,這稱為佛性

  煩惱是因為無明有分別心而產生。煩惱思想的一種狀態,不是指煩惱而起的種種痛苦痛苦煩惱的果,解脫輪回的障礙就是煩惱造成的。所以,要脫離輪回之苦,必須先了解煩惱如何產生?該如何滅除?這樣才知道如何對治它。寧瑪巴的大師米滂仁波切說:「什麼是煩惱?貪欲等稱為煩惱。」歸納來說,煩惱就是貪念、嗔恨、嫉妒、傲慢、疑心等,稱為五毒。

  從無始輪回以來到現在,我們已經非常習慣負面思想和行為,對於正面的思想或行為卻需要努力學習才能展現。我們與生俱來、不需經過學習便存在的,就是煩惱。所以,母親懷胎時,胎兒可能因為不高興,在母親肚子里拳打腳踢,歡喜的時候也會露出笑容。胎兒母親體內的喜怒哀樂,都來自於前世延續的習氣。而出生後,嬰兒喜歡事物會感到很開心,對不喜歡事物也會用哭鬧的方式來表達,這些都是與生俱來的習氣。更嚴重的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慾望及嗔恨心也跟著增長。從懂事以來,我們就有貪念,因為要滿足當下飢餓的需求,對正面的親切關懷會歡喜接受,對負面語言會有抗拒之心,這些都會隨著年齡不斷增長。

  我們小時候的貪念、嗔恨、傲慢,是前世所播下的種子今世成熟了。但是,在年紀還小、對很多東西不懂分別的時候,這種毒還只是種子,看不出來後果有多嚴重。就像是食用被污染的水或食物而中毒一樣,剛開始根本感覺不到毒性的存在,等到日積月累,傷害就愈來愈重。多數的毒物在剛開始享用的時候,感覺舒服的,有快感的;而隨著中毒愈來愈深,痛苦愈來愈烈。除非出生在有良好道德觀念或有正確宗教信仰家族,才不會持續惡化,這也是自己和家族前世福報的共業成熟才有機會讓自己在今生的教育下慢慢改變看待事物觀點

  就像一個小朋友,當別人欺負他的時候,他會哭著跟家人投訴。如果是不理智的父母,沒有正確道德觀念,大多會告訴小朋友用以牙還牙的方式反擊,而不會告訴他正確解決問題方法。之後,小朋友心裡就會慢慢建立起負面模式的思考了。這種情形容易發生父母有暴力傾向或口無遮攔的家庭里。有些小孩在剛學會走路的年齡就會用暴力解決事情。或是業力更深的,當他發脾氣,可又無法對別人使用暴力時,會反過來咬自己發泄。這時如果父母慈悲的心,好好教導小孩正確理解這些嗔恨是不好的,再慢慢引導他往正面發展,小孩的嗔怒習氣是可以改變的,因為前世帶來的是還沒成熟種子。如果知道土裡種的是罌粟花等具毒性植物種子,只要不在上面灑水、施肥,沒有陽光照耀,種子自然就會在土裡腐爛;即使能長出芽來,也是非常脆弱的。小孩子煩惱種子(貪、嗔、痴、慢、疑等)和罌粟花的種子一樣,影響力還很小,關鍵在於不要讓它繼續成長。父母如果認同他的負面情緒,或者沉默以對,都將是一種鼓勵,那麼負面情緒就會慢慢擴張。如果生在佛教家庭,從小就被教導說傷害別人、將別人的物品佔為己有、惡口傷人、動手打人等都是非常不好的作為,慢慢地,小孩子就懂得去改變自己,因為是非觀念已經播種在他的心靈上。現在有很多家庭溺愛勝過於教育,而讓小朋友失去是非觀念

  不僅如此,大人更是普遍溺愛自己。我們都明白包括十不善等負面情緒和行為是不好的,因為沒有人喜歡被傷害,沒有人願意被砍殺。別說用兇器傷害,就連言語上的辱罵、諷刺、誹謗,都會讓人覺得非常不舒服就像用針扎心一樣痛。但是,當我們對別人做這些事情時卻總有一大堆理由,會對自己說:「這樣做雖然不好,我也不想這樣,但我是逼不得已的。」

  人心本質的佛性清凈的,但被客塵污染而產生無明的時候,已經有魔性和佛性並存於心中。在佛性的這邊,人當然希望自己被別人認同,被別人關愛,所有人都用溫和愛語對自己說話;但反過來看,自己對別人能不能這樣付出呢?非常困難。短時間的付出或許可以,長時間是很不容易的。

  殺生是因為煩惱而產生的。人們會因為貪念而殺生,其中最嚴重的就是為了滿足食慾的貪念而殺生很多人看到動物時就會因為想吃它的肉而殺害它。此外,有人只是為了玩弄動物殺生。很多人去釣魚、打獵,只是當成娛樂喜好而已。

  人們有能力卻不反省,就會因為無知而變得盲目且盲從,根本不清楚所作所為是應不應該,很多時候自認為的「應該」,其實是煩惱在作祟。有多少狂妄自大的人到處發動戰爭,最後被傷害的都是無辜的平民百姓。又或是看上了別國的石油、財富土地,於是就找一個理由發動戰爭,這種情形也很多。

  殺生原因中,最嚴重的不是嗔恨,而是傲慢。因為我方有能力,如果對方不認同我方的想法,就強迫對方認同,而能力就是武器、權力金錢。而且傲慢還帶有貪念。譬如長相很好的人會藐視長相不如自己的人這叫做色慢。我們可以發現長得英俊的男人漂亮女人,大多數傲慢心會比別人強。

  如果佛教徒真的依照佛陀教義去做煩惱很容易被摧毀的,問題是我們會不會好好利用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