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難行與易行之辨析

  《凈宗法語大觀》

  難行與易行之辨析

  謹案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雲: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者,謂於五濁之世,於無佛時,求阿毗跋致為難。此難乃有多途,粗言五三,以示義意:一者外道相善,亂菩薩法;二者聲聞自利,障大慈悲;三者無賴惡人,破他勝德;四者顛倒善果,能壞梵行;五者唯是自力,無他力持。如斯等事,觸目皆是。譬如陸路,步行則苦。易行道者,謂但以信佛因緣,願生凈土,乘佛願力,便得往生清凈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之聚。正定即是阿毗跋致。譬如水路,乘船則樂。

  ——曇鸞《往生論注》

  注釋:

  ①正定之聚:三聚之一,指眾生中必定證悟者。乃圓教初住以上者。

  撰者:

  曇鸞大師(476-542),南北朝時代凈土宗高僧。早年修習四論宗,後遇菩提流支授予《觀經》,遂專精凈業修行瑞應甚多。臨終蒙龍樹菩薩告知往生時間,曇鸞集眾垂示:「勞生役役,其止無日,地獄諸苦,不可不俱,九品凈業,不可不修。」在大眾念佛聲中西向暝目頓顙而往生。幡華幢蓋自西而來,天樂盈空,瑞應昭著。

  譯文:

  恭謹地依據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所示,菩薩求阿毗跋致有二種道:一者難行道,二者易行道。難行道的意思是指:在五濁的世間,在無佛出現的時代行者不退轉位,十分困難。這樣的困難有多種,概述五點,以顯示困難含義:一、外道表現出行善的外相,實則心外求道,不能解脫生死大患,淆亂上求佛道、下化眾生菩薩法;二、小乘行人唯求自己解脫,對莊嚴凈土饒益眾生,心不喜樂障礙慈悲;三、不持戒律的無賴惡人,破壞正法比丘殊勝清凈的戒行;四、顛倒善惡因果,能毀壞正法比丘清凈梵行;五、只是靠自力斷惑證真,無佛力加持。如此等等的困難事相,觸目皆是。譬如陸路,用腳行走則辛苦。所謂易行道,只以信佛因緣發願往生凈土,乘托阿彌陀佛大願威神力,便得以往生安養剎土。往生彼土後,得阿彌陀佛威神住持力加被,當即進入大乘正定聚。正定即是證入不退轉位。譬如水路,搭乘大船則安樂

  【按】

  曇鸞大師上承古印龍樹、天親二菩薩凈土血脈,下開道綽大師、善導大師凈土思想之先河。本段所示自力行道五種障難,襯托他力凈土門之殊勝優越。有力地推動了凈土法門中國的播揚。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