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善導大師用「二河白道喻」來守護念佛人的信心(九)

  【觀經疏三心釋】善導大師用「二河白道喻」來守護念佛人的信心(九)

  明信佛智的行者作諸功德,是信心迴向。有沒有講到信心」兩個字?明信佛智的行者,念南無彌陀佛,要迴嚮往生極樂世界,是信心迴向,這種行者化生,所以不在蓮苞當中。到往生極樂世界的「須臾之頃,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這樣的利益,實在太殊勝了。「身相」就是相好,「光明」就是佛身光明,「智慧」就是佛的智慧,「功德」就是如來智慧德能,通通如觀世音菩薩大勢菩薩一樣,圓滿具足成就,實在不可思議。因為明信佛智作諸功德就能夠「身相光明智慧功德,如諸菩薩具足成就」。換句話說,菩薩有三十二相,你明信佛智作諸功德,一樣具足三十二相。所以要明信,千萬不要疑惑。請看第三《易行品》龍樹菩薩開示

  若人種善根 疑則華不開

  信心清凈者 華開則見佛

  龍樹菩薩開示的,非常簡要明白。如果有人種植善根,但是以疑惑心修學,就往生極樂世界蓮苞之內,蓮華並沒有開敷;一個以真實信心善根的人往生極樂世界,就華開見佛。迴向大家都很熟:

  願生西方凈土中 九品蓮華父母

  華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伴侶

  華開見佛就證悟無生法忍,也就是菩薩了。如果到極樂世界,在蓮苞之中,沒有華開見佛,一定會覺得非常懊惱,這時候就會懺悔在因地疑惑的罪業,《無量壽經世尊講到

  善導大師在《觀經四帖疏》也講了六段疑心的人修行,會到極樂世界的蓮苞之中。我們看第一段:

  帶惑疑生華未發 合掌籠籠喻處胎

  內受法樂無微苦 障盡須臾華自開

  這段文說明,以疑惑心念佛,就投生到極樂世界蓮華苞之中,蓮華沒有開華,要等到疑惑業障盡了剎那之間蓮華自然開了。這樣你要信心念佛還是要疑心念佛?信心念佛。第二段文:

  修因正念,不得雜疑,雖得往生,含華未出,或生邊界,或墮宮胎,或因大悲菩薩入開華三昧,疑障乃除,宮華開發,身相顯然,法侶攜將,游於佛會。

  修念阿彌陀佛的正念不可以摻雜疑心,不然雖然能夠往生,在蓮華苞裡面不能出來,或者生到極樂世界邊地,或者墮入「宮胎」——講「宮胎」、講「胎生」、講「邊地」,都是指在蓮苞之中。等到疑障消除了,懷疑的業障消除了,「宮華開發,身相顯然」,這時候身相光明才如諸菩薩。所以在蓮苞之中,身相光明還沒有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種隨形好,而且不能到七寶講堂聆聽阿彌陀佛說法。所以確實,念佛一定不可以帶著疑惑的心。後面幾段文意義也好理解,大家認真看,自然就會明白。

  佛與聲聞眾來取 直到彌陀華座邊

  百寶華籠經七日 三品蓮開證小真

  雖得生彼,華合徑於多劫,此等罪人,在華內時,有三種障:一者不得見佛及諸聖眾,二者不得聽聞正法,三者不得歷事供養。除此以外,更無諸苦。

  化佛菩薩尋聲到 一念傾心入寶蓮

  三華障重開多劫 於時始發菩提

  言凈土苦樂者:苦則地前望地上為苦,地上望地前為樂;下智證望上智證為苦,上智證望下智證為樂

  回到疏文:「正欲倒回,群賊惡獸漸漸來逼;正欲南北避走,惡獸毒蟲競來向我;正欲向西,尋道而去,復恐墮此水火二河。」這段文,善導大師告訴我們念佛行者三種災難:第一退道不修,第二修聖道求十方凈土世界,第三自力心念佛,這是災難。這種災難都是因為對阿彌陀佛本願的信受不夠堅定也就是說沒有真實信心。如果對阿彌陀名號絕對的深信,那就不會產生這三種災難。所以,為什麼要引用這些經文勸勉大家明信佛智?因為你不要受這種種的災難之苦。同樣稱念南無彌陀佛,難道你不願意快樂樂、安安心心的稱念嗎?

  阿彌陀佛的本願,就是你我安心之道。佛是一個至極大悲的人,在因地修行,捨身捨命都要救度眾生;成就佛道慈悲究竟圓滿,以果地名號要讓我們凡夫稱念,怎麼可能會要求我們凡夫念到沒有妄念念到沒有雜想、念到三昧念到禪定念到煩惱,才願意接我們往生極樂世界?

  我們了解佛的慈悲,也了解佛的願力,當然我們內心安心自然快樂念佛

  「當時惶怖,不復可言」,「惶」是驚惶的意思,「怖」是恐怖的意思。內心驚惶恐怖,就是因為遭遇三種災難也就是因為對於念佛往生極樂世界,沒有真實信心,所以有這種種的災難才會產生恐怖的心。所以聽聞彌陀慈悲招喚,能夠讓你內心安心念佛,諸位你要不要?同樣稱念六字洪名,有人念的很法喜,有人念的很擔心,就看你的心要安住在什麼樣的心情之上。了解阿彌陀名號慈悲願力絕對救度的第十八願行者,是安心念佛快樂念佛、放心念佛,對於往生一事不會擔心、不會顧慮;對於將來臨終彌陀佛的現前接引是肯定是必定。但是不了解阿彌陀佛本願的念佛人,念佛心情就不會如此,就會疏文善導大師所說的,驚惶、恐懼、彷徨,到底念佛能不能往生?如果我將來臨終沒有正念現前,能夠感召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菩薩現前迎接嗎?太多人有這樣的擔心了,都是因為對阿彌陀佛的了解不夠,不是因為念佛不夠。對佛的願力絕對救度了解不夠,所以心裡產生這樣的恐怖

  第三節 此遣彼喚,一心正念直來

  「即自思念:我今回亦死,住亦死,去亦死,一種不免死者,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這位行者內心充滿驚慌恐怖心中就如思惟我現在回頭必死無疑。回頭東岸有很多群賊惡獸,能回頭嗎?請問大家:你可以不念佛不修行,繼續再生死輪迴嗎?不可以。如果不念不求凈土,繼續在六道輪迴將來的苦更多,你一定後悔。「必死無疑」,死在哪裡?死在六道之中。所以修行才能夠徹底的把生死大苦了辦。

  「住亦死」,「住」就是停下來,不往前走也沒有向後退。念南無彌陀佛,我今天念一念就好明天開始我就不要念了那就停下來了,可不可以?不可以。停下來了,你總有一天會讓水淹死,會讓火燒死,因為水河與火河各深無底,南北無邊。水火二河非常的廣大遼闊,白道才四五寸許。如果你停在原地不往前走,那是非常危險。所以能不念佛嗎?不可以。能停下來嗎?不可以。能往回走嗎?不可以

  「去亦死」,也就是說想要往生極樂,但是要靠自力修行,想要把自己的煩惱妄想執著降伏了,才往生極樂世界

  所以「回亦死」就是第一種災難,「住亦死」就是第二種災難,「去亦死」就是第三種災難。所以一個念佛人,一定要把這種災難徹底消除。很簡單!稱念阿彌陀佛的名號,信受阿彌陀佛的本願,內心建立起對阿彌陀真實信心身心完全仰仗阿彌陀佛願力絕對的救度,這三種災難就消失了。不是靠自己修行功德力,也不是靠自己要把煩惱妄想降伏,也不是不要修行也不是不要念佛也不是不要往生極樂世界,你對阿彌陀佛有真實信心,隨著阿彌陀慈悲的招喚,正念往前,這三種災難徹底了辦。

  一、尋白道向前 唯一免死之法

  「一種不免死者」,就是只有一條路,不用再輪迴,不用再生死,絕對能夠安穩離開險地,就是底下所說,「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既有此道,必應可度」。「寧」是選擇的意思,在所有的修行當中,選擇歸阿彌陀佛的本願白道,一心念佛,仗佛願力。

  把「我寧尋此道向前而去」這句話,套用善導大師機法兩種深信的法深信,就是「決定深信彼阿彌陀佛,四十八願攝受眾生,無疑無慮,乘彼願力,定得往生」,也就是一心一意依靠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救度,乘佛的願力,一定往生極樂世界。不是乘自己修行力量,乘佛願力救度的力量這就是「寧尋此道,向前而去」的意思。

  「既有此道,必應可度」,有這條本願大道,阿彌陀佛在西岸慈悲招喚,釋迦牟尼佛在東岸慈悲發遣,有二位世尊對我呵護、對我加持對我招喚,我尋著這一白道,一步一腳印向前行,我必然能夠超越生死,度脫苦海,不怕東岸的群賊惡獸,也不水火二河,這就是世尊在《大集月藏經告訴我們:「末法億億人修行,罕一得道,唯依念佛,得度生死。」

  一定要尋著阿彌陀佛的本願大道,靠佛願力,一心念佛,這樣就能夠度脫死難;千萬不要停下來不修、回頭,千萬不要自力疑心修學,這樣你的心才能安安心心、快快樂樂。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