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海大和尚:《信心銘》中的用功訣竅

  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自心的一個最好的修行口訣。按照這個口訣,在生活中觀自己的心態,逢緣遇境,用裡面的話提起觀照,使心不粘著在任何境界上,才有粘著,放下。這樣經歷各種境緣,都能夠不粘著,不掛礙,久而久之,我們的直心自然能夠現前,這樣的修行也就是一行三昧,「直心是道場」。

  ——明海大和尚

  本文選自明海大和尚無門關夜話》。

  三祖僧璨大師的《信心銘》,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觀自心的一個最好的修行口訣。按照這個口訣,在生活中觀自己的心態,逢緣遇境,用裡面的話提起觀照,使心不粘著在任何境界上,才有粘著,放下。這樣經歷各種境緣,都能夠不粘著,不掛礙,久而久之,我們的直心自然能夠現前,這樣的修行也就是一行三昧,「直心是道場」。

  《信心銘》里有很多句子就是講這個直心的,一開始就說:「至道無難,唯嫌揀擇」,最高的道並不是如我們想像得那麼困難,我們要認識它最怕什麼呢?揀擇,分別!

  百丈禪師也講過這樣的話:我們的心識很有意思,可以緣一切境,而獨獨不能緣般若,為什麼?因為般若不可以緣,不能作為所緣的境界當我們的心有所緣,起對立、起分別的時候,本身就已遠離了般若,所以說「唯嫌揀擇」。

  「才有是非,紛然失心」,「但莫憎愛,洞然明白」,心遠離了憎,遠離了愛,遠離取,遠離舍,那麼自性光明自然流露,自然現前。這種狀態自心極其松坦,沒有任何緊張。為什麼沒有緊張呢?因為它沒有取捨,沒有憎愛,而取捨和憎愛正是造成我們內心緊張原因,或者說它們本身就是我內心緊張狀態的呈現。

  後面也講到是非得失講到用心的一些極重要的關鍵訣竅。在用心訣竅上,我認為這里有兩句非常重要的話:「止動歸止,止更彌動」。什麼意思呢?

  就是我們的心識總是波浪起伏,我們打坐修行的時候,為了對治這個波浪起伏的心識,動了一個念頭要壓制它,殊不知,你越壓制,它越動,就跟大海的水一樣,起波濤的時候你不能壓它,你越壓它,它越有波。

  心識的大海翻騰的波浪,並不是大海之外的東西它就大海的一部分,跟大海是一體的,它由大海生起,又復歸於大海,沒有離開過大海。它自己生起也能自己歸於平息,它的自性就有平息的功能

  這一點,正是我們所講的煩惱菩提也就是說煩惱是空性的,並不是一個什麼實際的東西,我們要把它摘除,就像現在西醫對待腫瘤方法,用刀把它割除了,你割了它還會長的,只要你體內那種長腫瘤的機制沒有轉化,它就還會長。心識大海煩惱的波浪也是一樣,你沒有必要摘除它,也沒有必要使勁壓它,它自己明白的時候自己就會歸於平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對境遇緣經常會有兩種分別:第一種,是和非。《信心銘》說「才有是非,紛然失心」——才有一毫的是與非的分別,你的心馬上就起波浪了,失去了它本有的平靜。通常我們會有一疑惑:心裡沒有是與非,那不就是糊裡糊塗嗎?不是的。

  你遠離是非分別的時候,心的觀照力更強,心在那種狀態下表現出來的透視事物能力更強。所以有分別是識,沒有分別是智,原理是不分別的時候表現出來的觀照力,就是智慧力量就像日光燈的光明一樣自然發出,令事物顯現出它本有的面目。

  實際上這個事情並不神秘,即使是我們修行境界不高的人,在凡夫境界中,在認識人、認識事物的時候其實有時候也是在運用這種能力,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有時候你並沒有通過概念的判斷、是非的分別,直接就能認識那個事物

  但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落在是和非這些分別之中,我是你非,你是我非,攪和在這裡面,難以跳出來。在這個地方不跳出來,就遠離道了,所以修行的人遇到一切境界,都應該往道上會,在道的境界上面對,不能如世俗人一般見識。

  我們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情景:我們吃虧了,有人占我們便宜了,有人打我們了,令我們受委屈了,我們總想去伸張,總想把那個事情搞明白,說清楚,這樣就遠離道了。

  我也見過一些修行人,本來是要打坐修行,結果可能跟周圍的某個人發生是非糾葛,他非要去弄清楚,搞得明明白白的,這樣一動念,就已經離開道了,所以能夠不起是非的分別,就是最好的忍辱最好的安忍。

  人世間的是非永遠沒有盡頭,永遠也理不清,剪不斷,理還亂。雖然在世俗的各種書本和說法里,好像給我們一些信心,比如說會有這樣的句子:「歷史會給予一個公正的評價」,可是歷史是什麼?歷史是抽象的;有時候說「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而人民這個詞也是抽象的。人間有一些鬥爭,有一些永遠也扯不清的恩怨是非就是這樣來的。

  一個修道的人要修行,首先要出離,一定要從這裡面跳出來。我們在禪堂打坐、行香,有時候監香的師父打我們一板子,我們還會煩惱有一年打七的時候,有一次一個師父沒有動,而監香的師父為他動了,給了他一板子,最後他不服,覺得自己沒有錯——是,就這件事來講他沒錯,但從修行上來講,他錯了,他一動念就錯了

  大家想一想,這個世界上每一個人,只要是凡夫,都面臨著一個最大的委屈,最不講道理的——平時生活中,有人不講道理,突然過來打了我們一個嘴巴,那不得了,咱們非要跟他干到底,對不對?但是其實每個人從一生下來都面臨了一個最大的不講道理的事——那可不是打嘴巴的問題了,是什麼?就是黑白無常啊!

  黑白無常是我們每個人要面對的最大的敵人,而且這個傢伙不講道理,平白無故地讓我們老,讓我們死,我們又沒犯什麼錯誤,為什麼非要叫我們死呢?老了壽終正寢已不能接受,何況還有人突然因為各種怪病、各種意外不能享盡天年,所以我們應該把生活中這種鬥志轉移過來:

  在生活有個人佔了我們一塊錢的便宜,我們要跟他搞明白;有個說我們一句話說得不對,我們非要跟他爭論明白;有個讓我們受委屈了,我們非要跟他干到底……

  要把這種精神轉移過來——現在要跟誰干?跟無常!跟我們一生下來就面對的,欺負我們的這個傢伙!無緣無故欺負我們的黑白無常!這正是我們修行人作為大丈夫的勇氣所在。

  生活中跟人斗一斗,爭一爭,弄個是非明白,這是匹夫之勇,並不是大丈夫的勇,大丈夫的勇是要把生和死,來和去,把騎到我們脖子上欺負我們每個眾生無常這個東西搞明白,跟他干一仗,這才是修行。所以真正能夠安忍不動,從是和非中跳出來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恰恰不是懦夫。

  我們有時候也會問,那我是不是太軟弱了?怕別人瞧不起自己,這恰恰是最大的軟弱,真正的勇者是敢於跟自己生命最本來的敵人,這個無常殺鬼戰斗一番的,要制服它!所以我們贊嘆釋迦牟尼佛是「調御丈夫」。

  第二種,得和失。我們在生活中逢境遇緣,得和失也是我們經常面臨、讓我們生心動念的。在這一點上我們一定要看透,本來不增不減,不得不失要有自信心。沒有自信心的人,會在乎得和失,有自信心人會放下得和失,坦然面對一切。

  有時候我們在這里得到會在那裡失去,有時候我們吃小虧會佔大便宜,有時候我們占點小便宜吃了大虧。在我自性這個無邊無際的大海上,雖然波濤起伏,但是大海的總量沒有變化,是如如不動的。

  我們看到的是現象,看到的增和減、得和失是現象,追逐這些現象,我們也就失去了本來。這樣的事情古來的修行都能放下,能舍。能舍你就能得,你什麼東西都抓得緊,最後什麼都得不到,你的手抓住一個東西,不能再抓別的東西了。

  本身作為出家人來說,出家是一種舍,舍棄世間的五欲,然後獲得佛法智慧。在家人有在家人責任義務,有紅塵中的各種事情需要應對。在應對這些事情的時候,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就可以了,但問耕耘就可以了,結果怎麼樣都能面對,都能接受。所謂天道也就事物因果規律,永遠都是公正的。

  我個人觀察注意到這樣一種現象:在佛門有一老和尚,沒有文化也不會講說,但是道德很高深,這樣的老和尚往往他的徒弟或者徒孫非常地發達,非常地昌盛。修行人有時候沉不住氣,有一些體會就急著為人師,很糟糕,像我這樣沒有體會就為人師,那更糟糕了。

  實際上只要你真正地有德,絕對不會浪費。你就是把自己關在一個偏僻的小廟,也浪費不了。就怕沒有德,沒有智慧這就世俗人講的那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的。

  得和失都是當下這一念,我們要做的只是把握當下這一念,把握了當下這一念,就是最大的「得」。一旦我們的心隨外境、隨外面現象的變化而動了,腳跟在自己站的地方滑倒了,那是最大的失,所以修行人應該有自己的得和失的價值觀

  從這個價值觀出發,只要我們心裡一有煩惱,離開了自己的功夫,離開了自己發的願,不管你外面得到多少,都是失,最大的失。如果我們心裡沒有煩惱,能放下,沒有離開自己發的願,當下這一念照顧得好,功夫沒有丟,不管外面現象上失去多少,都是得!

  我想這個也是我們在家居士在生活修行經常會面對的一個問題每個人反省一下,在生活中有煩惱是為什麼,都是考慮了得和失,個人的得失。或者在事情執著是非的判斷,失去了平常心

  要在日常生活中遠離這些過患呢,就可以以《信心銘》所講的這種直心、遠離是非得失的心面對生活,當然這樣面對生活的時候,可能需要調整一下你的生活,比如你的人關係等。你是事業的還可以做事業,但是要有一個調整。

  這個調整意思是說,你逐漸地擺脫了用以前的那種思維方式、以前的那種心態工作在一個新的層次、新的平台上你仍然能夠應付裕如,仍然能夠盡職盡責不壞世間相,但同時自己修行功夫也能夠不間斷。這是能做到的,在家居要有信心希望大家好好用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