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供養功德的大小看什麼?

  供佛最重要的是有一誠心

  功德的大小全看你誠心,最貴重的東西你都可以拿去供養佛,這就現出你有一種真心

  ◎ 宣化上人

  「然種種燈」:然,就是點燃。燃種種燈就不是只燃一種燈。燃種種燈有什麼好處呢?在佛前點燈來供佛,主於眼目明亮,因為你讓佛前明亮,因此你的眼目也就明亮,所以眼目明亮都是供佛所得福報。如果眼目不明亮呢?那就是在佛前沒有供養過燈。這種種的燈,都有什麼呢?「酥燈」:有酥油燈,就是用牛奶油來點燈。「油燈」:又有油燈,就是用普通的油來點燈。「諸香油燈」:又點種種的香油燈,如芝麻油燈等。

  在密宗里頭有一種法叫護摩,由密宗的金剛上師在那兒念咒,前邊點一堆火,或倒一點酥油或者是用普通的油來點。有人就拿著衣服或其它供養丟到火里去燒,來供養佛。據說燒越值錢的東西越有功德,你若拿金子來燒,這供養功德就很大。

  實際上功德的大小不是這樣的,不是說你燒黃金功德就大,你燒一塊泥巴功德就小。功德的大小全看你誠心,最貴重的東西你都可以拿去供養佛,這就現出你有一種真心。有真心就有功德,並不是一定要燒黃金才有功德。這個點燈多少有點像密宗的這個道理。那麼說,這些東西一燒就沒有了,這究竟有什麼好處呢?這就是在試驗你有沒有真心。你若有真正的布施心,燒什麼都捨得,所謂的功德就是這一種舍心。

  「一一燈炷,如須彌山」:每一個燈炷,都如須彌山那麼大。「一一燈油,如大海水」:所用的燈油就像大海那麼多。這種供養誰能供養得起呢?誰可以供養須彌山那麼大的燈柱,像大海那麼多燈油呢?

  《華嚴經》講的是法界量、法界性,只要你真供養,這個量就等於須彌山,這個量就等於大海水,並不一定要用大海那麼多的油來點燈。你的心若發得真,這個量就等同沙界,就像恆河沙數那麼多。這里說須彌山王,並不是真像須彌山似的,是說發心大如須彌山,你這供養就等如須彌山;你發心小,供養功德也就小。

  「以如是等諸供養具,常為供養」:像上邊所說的種種供養具,都以具足那麼多的數量來常作供養

  以前有一位很窮的人買了一斤油,到江蘇鎮江金山寺供佛,在佛前點燈。金山寺方丈是一位明眼人,就是開了五眼的人。他前一天就預先告訴知客僧說:

  「明天你把正殿的門打開,大約十點鍾的時候,有一位護法要到這兒來供佛。他供佛完了之後,請他在方丈室吃齋,不要叫他走了你要對這位護法客氣一點。」

  第二天知客就把地方也都打掃乾淨,把正門開開,就等著這位大護法

  這位大護法來的時候,方丈穿著袍出來歡迎他。這護法是什麼樣子呢?是一個很窮的人,就拎著一斤油要來供佛,但方丈和尚很歡迎他,又請他在方丈室吃齋。為什麼這供養一斤油,方丈和尚就這么歡迎他?因為這個人一生全部的財產就只夠買這一斤的油,他把全部的錢買了油來供佛

  當時也有一位有錢人在拜佛,一看這個人供佛一斤油,方丈和尚對他這么好。第二天,這個有錢人買了一千斤油送到廟上,在佛前點燈。他想:

  「昨天那個人才供了一斤油,你都這么好招唿;我供一千斤油,你當然更要好招唿了。」

  殊不知,這次方丈和尚也是預先就對知客僧打招唿說:

  「明天有一位護法要來供油,在佛前點燈。你把側門打開就得了,就在客堂里留這個人吃齋,不必到方丈室裡邊去了。」

  這知客僧就照辦了,但心裡很不明白。

  等這兩個護法事情都辦完了,這個知客僧就問方丈,說:

  「為什麼那一個窮人送一斤油要打開正門,方丈還請他在方丈室吃齋飯?那個送了一千斤油的這么有錢,怎麼方丈也不親自歡迎他,也不叫打開正門,就在客堂里留他吃齋呢?」

  方丈和尚說:

  「你知道嘛,送一斤油的這個人,他就只有這么多錢,他把他全部的財產都買油來供佛了。那個送一千斤油的人錢多得很,不要說一千斤,就是一萬萬斤油,在他的份上也是很平常的,所以我不需要親自來陪他。」

  由這一事情看來,供佛最重要的是有一誠心你的心真誠到極處了就有功德你的心若不真誠,那你就供養再多也沒那麼多功德

  【編注】恭錄自《大方廣佛華嚴普賢行願品淺釋》(宣化上人講述)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