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座廟
- 顯見不分-
故於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則同如來。
因為身是我們的法性身,而不是染濁的五蘊色身,所以叫做圓滿遍照,這叫做身心圓明。心是妙明心,是洞徹靈明的心,而不是局限於我、自我的第六意識,第七識末那識以為有我的存在,第六意識每天去向外攀緣,輸送與我認知的妄想心。
所以如果這樣的話,就能安住在不動道場,於一個毛端上可以現、遍含十方國土。這我們想像都想像不來,於一毛端,現寶王剎。這怎麼搞的呢?我們在這里仔細的推究一番。因為剛才講到了一切包括凡夫也罷、外道也罷,甚至是二乘的小乘的眾生也罷,從無始來他都是迷己為物,迷失了我們剛才講的這塊黑板,一下子鎖定黑白差別。
失於本心,就會為物所轉,忘失掉白板的整個這種境界,那麼就一定會為黑字所轉。如果你能夠體悟一體的真心不為外物,不但為外物隨心所轉,心就不會被物所障礙。我們一旦被轉,就會被障礙。如果你不被轉還可以,不但不為它所障礙,還可以轉物為己。
現在我是迷己為物,迷己為物就能夠障礙我們的本心。這個法義我們可以打個比方,好比說萬物跟我們自己的色身,包括我們的心體,它都是水。它是整個是一體之水,沒有任何的差別相。但是突然間水中間,如果我們積水成冰,丟了幾塊冰,這個冰從本質上它是不是水?
可是它一旦結冰,它就對水會發生障礙,就能夠障水,是不是這樣的?我們在這個時候就叫做為物所轉了,因為雖然是水,可是結成冰以後,它就能障礙水的流動。
現在我們如果能夠返迷為悟,就可以轉物,轉萬物為自己的話,就好比融冰入水,水自然就不至於礙了,是這樣的現前受用。在這里,我們怎麼樣轉物,這句話:若能轉物,則同如來。在祖師的注釋中,把轉物這樣一種修行次第列了三個方面,雖然我們很可能也沒有機會這樣有次第的實踐,但是在我們平常心往道上會的時候,有時候會起到一些提攜和匡正的作用。怎麼轉物呢?他首先是以觀行力,什麼叫做觀行力呢?就是在紛紛擾擾的世間開始轉。
轉就是轉身,就是窺到了不實在,看到了本性。從緣起萬物上,首先我們現在執著緣起,見不到性空,那麼這個時候,我們就在緣起上向性空上會,所以叫做忘塵入性。
我們外在的六根對六塵產生的六識,這些妄相、塵境上,先把它屏蔽掉,見到我們本來的面目,入到性空的,往上會,所以先以觀行力,就是生活中具體地去作意,時時刻刻去把這個觀照起來:凡所有相皆是虛妄,這是其中第一個,轉物的開始。
其次,以修習力,以性融塵。修習力就是觀照久了以後,慢慢一次又一次的積累,就會形成一個我們常說的功夫。這就是一個功夫,久而久之串習以後,會生起一個好的覺受。以性融塵,什麼意思呢?發現不是拋開萬事萬物別有一個空性在,這個性就是我們說的空性,也是我們說的見性,等我們再往後講顯見不分的時候,就開始要講到這個法義了。
我們現在始終還是覺得,見性是在旁邊,好比:我們不是再再的阿難給他顯見性不雜、不失、不滅,好像說這個見性是個靈動的東西在旁邊一樣,可是最後入的是什麼呢?這個見性還就體現在萬事萬物的塵境之上,而且本身萬事萬物,就是這個性的體現。
也就是塵境跟性,它是一體的兩面,就在境上見性,所以以性融塵,慢慢融匯,融到現前的事物事相上,這是以修習力。可能現在有時候覺得體悟不到,因為這里真是甚深的修觀法門了。
第三個是以證入力,一個觀行力,初體驗,再一個修習力,第三個證入力,就是住到裡面如如不動了。如如不動了以後會起一個什麼妙用呢?叫做會事同理。這個時候不要刻意去追求真理,一切事與事之間的無礙,體現的就是真理。
所謂的不思議,最有名的公案,就是維摩詰,維摩詰比屋子大的座,入到比座小的屋子裡面,一個事和另一個事沒有障礙,這就叫做會事。同理,既然沒有障礙,體現的就是見性解脫的本質,所以叫做事事無礙,就是第三種境界,會事同理,就是這個事和理它是一體的,事和事之間沒有障礙,體現的就是這個理。
這就叫若能轉物,則同如來。既然能夠同如來,慢慢這樣修習到最後,同了如來以後才發現,不僅僅這個見性,我們不是一旦再再的給大家講這個能見的見性,它是周遍法界的,而且,就是現前我們所有自己的身心世界,一個一個都是稱性圓明,遍照法界的。為什麼我們起心動念,諸佛菩薩悉知悉見呢?難道他是趴到你肚子裡面去研究了嗎?寫了一篇論文嗎?他是現前就觀照的,為什麼在這個《楞嚴經》後面講到,三千大千世界外的一滴雨的來龍去脈,就一滴雨滴,來龍去脈如來都觀照的清清楚楚,為什麼?就是因為一一皆稱性圓明,遍照法界,見性打開了。
具體的轉物上面,我們怎麼轉呢?不會一聽了以後又覺得,我趕緊把這個物體來回的轉,不是這樣的,心和物是兩分的時候,就是見分和相分同時具足的時候,這個節口,我們的見分就被相分給橫轉了,就妄想起來了。
見相二分,就跟這兩個話筒一樣,只要這個見分對相,分不取相只要它不去取相的時候,就蝸牛的兩個角一樣,你說轉的話,它怎麼用一個去轉另外一個呢?只要這個角上一個見分不去取相分,不著相,自然而然就不轉了,就不為所轉了,就自然心把它轉了。
所以說到根本還是不去取相,無物可轉,如如不動,叫做真轉。這就叫如能轉物,則同如來。不動道場,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這是什麼境界?就解脫不思議境界。有時候覺得我們自己現在能不能夠遍至十方國土呢?我們的心性始終就在,但是我們的妄相上局限在這里了,不是不可以,有可能性,但是沒有顯現出來。所以這叫做若能轉物,則同如來。
不動道場,如如不動,這個身心不動叫做體自在,身心不動了,,體自在完了以後還有用自在,體自在可以說以觀行力忘塵入性,以修習力以性融塵,這是屬於體自在,不動了,以證入力會事同理,就是要起用了,起妙用了。
什麼是妙用?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為什麼這里講到於一毛端呢?毛端是什麼?就是我們每個人的毛孔或者汗毛,汗毛頂頭,我們身上長的一根汗毛,幾乎都看不見了,這個汗毛的頂頭你能觀照的到嗎?很小的,這個汗毛的頂端就是我們每個人,這屬於正報。
正報裡面的最小的一個範疇,十方國土,也就是說,佛剎一個三千大千世界,這是屬於我們依報裡面最大的一個範疇。居然依報最大的可以融到正報最小的,佛打的跨度比喻有多大,到兩個極端,可是毛端可以含這個國土,這叫做以正報攝依報。
這個國土可以在毛端之中,這是以依報入正報,依正不二,事事無礙,所以叫做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這就叫做廣狹自在無礙。在《華嚴經》的十玄門里,說出來都可以嚇一跳的,原來真實的宇宙萬法是這個樣子的,沒有大沒有小,沒有廣沒有狹,整個它是相互相融的,在這個毛端裡邊看國,國也不會變小,小中可以現大,在這個國裡邊,國外邊,在國外邊觀毛端,這個毛端也不會變大,大中也可以現小。這是什麼境界?這就叫不思議解脫境界。
打個比方:好比一尺之鏡,就一尺長的這一面鏡子,只有這么大的鏡子,可以現千里之境,一千里的外在山河大地之境,前一個是鏡子的鏡,後一個是境界的境,一尺之鏡可以現千里之境,而外在的境在這個照鏡子的這個鏡裡邊它不會小。那麼這個鏡子,含了千里外邊的境,它也不會大,相攝相融,沒有障礙,這是不是叫做於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呢?成佛了以後是什麼?就是這樣子的。
所以諸佛菩薩,把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扔到十萬億國土之外,這其中的國土裡面的人都不曉得,沒感覺,這是什麼大的神通妙用呢?何況我們十萬億極樂世界的國土往生一下,大家都不相信,覺得不可能,小兒科,華藏世界,娑婆跟極樂在一個層,都在十三層,這已經太近了。華藏世界可以隨時出,隨時入,何況娑婆跟極樂呢?
我們一定要相信,雖然我們現在現前不能證入,以證入力,但是要相信我們的心性法爾具此功德,法爾具此威神,就是它天然就具足這個能量,一點都不是強加的給它安立了,或者創造出來這么一種巨大的能量,是法界宇宙的萬法規律就是這樣子。
曾經有一個江州的刺史叫李勃,他問歸宗禪師:你們佛教裡面所說的須彌納芥子,芥子納須彌,就是說須彌山可以入到一個像麥兒一樣小的一個果實裡面,一個種子裡面去,這說得也太神了吧!誰相信這樣的事呢?有可能嗎?
江州刺史當時以學問見長,讀書破萬卷,讀了好多書。這個禪師就問他:聽說史兄,刺史您老人家讀了好多書,知識很多,是不是這樣的呢?
刺史一聽說,原來和尚都知道我有學問,馬上就得意說:當然是的。
說:那你的腦殼就跟椰子似的這么大,你怎麼把那麼多的書裝進去的呢?
他啞口無言了,馬上就悟到這個境界了。
我們的腦殼就椰子這么大,我們每天這些信息能量怎麼裝進去,怎麼能裝下呢?這也叫做於一毛端現十方國土,說到究竟處,歸根結底就是我們現前一念心性,就是這個見性,所以這里就叫做顯見無礙。它不是隨著你的這個容器或者建築的形狀來以為見性也有格局,沒有的,它是沒有障礙的,遍一切處的,這是顯見無礙第七。
十番顯見之八,顯見不分。顯見不分的這一版塊內容,開始又要顛覆前面的七種常規常情了,它不但顯見,可以說離開我們的身心世界,而且見性就在萬事萬法之中,它又提升到這一層面了。所以這一品比較重要:
阿難白佛言:世尊,若此見精,必我妙性。今此妙性,現在我前,見必我真。我今身心,復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別有實。彼見無別,分辨我身。若實我心,令我今見。見性實我,而身非我。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惟垂大慈,開發未悟。
就是前面佛始終在給大眾當機者說,認取見性為心,就是這個見性,多處在發明見性超然獨立,好像與身與境,自己的色身和外境好像都無關。不斷地把這個東西提煉出來,剝離出來,讓阿難認識到。
這個時候,立一法生百弊,這就是我們凡夫眾生的詬病,聽空就執著空,入有就執著有,他始終走不了非空非有的中道。所以顯見不還一科裡面有一句話,諸可還者,自然非汝,不汝還者,非汝而誰?就是這個見性不是你,是誰呢?
佛是這么表達的,但是我們聽起來的話,這個見性不是我,是誰呢?就說明我是我、見性是見性,突然間就有了這么一個隔閡,這是人之常情。在不雜科裡面也講到,此精妙明,誠汝見性,見性周遍,非汝而誰?這個見性不是你,是誰呢?
又這么講,講得多了以後,阿難,包括在座的諸位,下意識地一定會從分別心中變現出一種靈明、活活潑潑的東西,湛然盈滿在目前一樣,好像這個見性,思來想去,法師一邊講,我也跟著聽,好像真的有一種見性,就慢慢跟我們的身心分一為二。
我們是不是不斷地在學習這個見性?不斷地提醒大家有一個見性,下意識我們就會說,這個見性它將始終在,到處去找見性,這是人的下意識。殊不知,這個見性在這里又出了問題了,它並不是跟我們的身心世界截然分開的。見性不分裡面要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這里,阿難又白佛言,世尊,說假如周遍萬物的見精,必是我的妙性,就是我的妙覺明心。那麼這個妙性現在分明就顯現在我眼前了,他覺得這個妙性,就感覺到好像就在我的眼前一樣。今此妙性,現在我前。
如果這個見性必定是我的真性,假如佛您說的見性,不斷地說是我的真性,那麼我現在的身和心,它是何物呢?因為好像見性剝離出來,佛不斷地說,就是這個,這個才是真的,那麼我的身心,它成了何物呢?
而今,我今身心復是何物?而今,身心分別有識,我現在的這個身心,確確實實在現實生活中有分別的作用,在眼前的見性它並沒有分別的能力。
您一直說到見性,它沒有分別的能力來分辨我的身和心,如果見性實在是我的真心,若實我心,令我現在的身心才見到它的話。我跟佛對答的時候的我,這個能回答的身心反而不是我了嗎?如果見性是我的真我,那我現在跟佛相對,可以跟您溝通,來理解您的法義的身心,難道不是我了嗎?
既然不是我了,就跟佛您剛才說的物,能見我這個過失不是一樣的嗎?何殊如來,先所難言,物能見我。只好惟願世尊大慈悲,開發未悟之性。講到見不雜的時候,佛就問了,你說不雜能見我,這個見是物呢?還是你的見?
講到一個環節,如果見性就是物本身,那麼這個物就是見性,這個物應該可以見你。相立在此,如果這個身體,我的身心不是這個見,另外有一個見可以見我的身心,可是我的身心現在又可以跟佛您在這里一問一答,有知、有覺、有見,現在這個身心反而不是我,說見是我,何異於如來說物能見我呢?就是這個見能見我,等於我也可以為見所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