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願法師:印光大師開示(二)

  【往生仗佛力】印光大師開示:一切修持法門念佛最為易修,而且功德最大(二)

  猶如信願在講席之中,經常向大家報告,過去有一位痴頭道士,這位痴頭道士非常的駑鈍,駑鈍到什麼程度呢?人家給他多少錢,他也不知道多少錢,念佛也沒辦法成韻。念六字二音、念四字四音,他也沒有辦法跟隨人家這樣念,可見根性確實非常的駑鈍。但是他有一點,是一般人要向他學習的,這位痴頭道士,後來被陳道人收為弟子,陳道人叫痴頭道士白天撿柴、挑水,晚上一支香為限,拜佛念佛百餘聲,念佛百餘聲不是念佛萬餘聲。這位痴頭道士真正做到「奉事師長這句話,每晚就以一支香為限,拜佛念佛,聽他師父的話,經過多久?三年多。

  這位痴頭道士,連在念佛的時候都會打瞌睡。他的師父道人,看見他這么駑鈍,念佛還在打瞌睡,就用竹竿打他。有一天陳道人要用竹竿打這位弟子痴頭道士,痴頭道士他說師父您今天打我不得。他的師父感覺到很疑問,為何今天打你不得?師父您枯坐十八年,如果像我這樣一心念佛,您早就成佛了,我明天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他的師父不相信,心裡想說怎麼可能?你這么駑鈍,念佛還會打瞌睡,念三年就要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果然隔天早上,痴頭道士到懸崖峭壁,站著合掌念佛往生西方極樂世界了。

  我看《凈土聖賢錄》在記載這個故事,才想到這奉事師長這點,如果做到,就不得了了。他的師父教他認真念佛他就認真念佛,聽師長的話,奉事師長這點做到了。你看這位痴頭道士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還是合掌站著往生的。這個故事你去看《凈土聖賢錄》的記載,你會非常讚歎痴頭道士,絕對不敢輕視他很駑鈍,不敢輕視他念佛打瞌睡,不敢輕視他念佛還沒辦法成韻。但是不是鼓勵你們念佛可以打瞌睡?

  諸位菩薩,「孝養父母,奉事師長」,確實非常的重要。孝是孝敬,善導大師引用經論的註解,孝是敬愛的意思,養是慈育。對父母的孝養要有恭敬心,除了衣食住行,供給父母不虞匱乏之外,供養父母最重要,就是鼓勵他念佛修行。蓮池大師兩句說得非常好:

  「親得離塵垢,子道方成就。」

  親就是父母雙親,離塵垢就是出離三界六道,子道就是為人子女孝道,方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就。蓮池大師在《竹窗隨筆》這本著作父母過世之後,不是為他念佛七七四十九日而已,不是。為他守孝念佛三年,現代人不要說沒有念佛的人念佛的人能夠為自己過世的父母雙親念佛七七四十九天不間斷,那就相當的難能可貴,能夠念佛三年,那更是大孝的流露。

  所以孝養不只是在世對父母的孝養,死後對他的修福念佛追薦,也是孝養之一。師長不只是聽師長的話,對師長的日常所需供養奉事,師長有需要操勞的事情,做為弟子的就要代替師長操勞,完成師長的交代,不要陽奉陰違。

  師長世間師長,出世間師長世間師長教育知識、技能、學問,出世間師長教育佛法。那世間師長使你謀生,有了技能,出世間師長教導,使你的脫死有了解脫之道世間師長幫你了生,出世間師長幫你脫死。

  父母能夠愛護你、養育你、教導你的,是只有一生的幸福,對不對?對。父母對你恩德,再怎樣的廣大,也沒辦法使你了辦生死世間師長,再傳授你怎樣的技術技能,能夠讓你謀生而已,過著一生的好生活,但是沒有辦法幫助你法身慧命的解脫。出世間師長,因為教導你佛法修行、斷惡修善、念佛拜佛、持齋守戒,幫助你解脫、了辦生死成就菩提

  所以善導大師才會說:奉事師長最須敬重,敬就是敬愛,重就是尊重。請問諸位菩薩師長對你恩德這么大,你內心有存著「敬重」這兩個字嗎?敬要做到敬愛,重要做到尊重。如果師長比較威嚴,說你兩句你就很難過,你就陽奉陰違,人前面好啦好啦,師父說得真對,人後面您是什麼東西?那這樣有做到奉事師長嗎?沒有。這樣念佛和阿彌陀佛的本願有相應嗎?沒有。為什麼?因為阿彌陀佛的名號,有奉事師長功德

  你去看《無量壽經》,記載法藏菩薩的因行,恭敬三寶恭敬三寶佛、法、僧,僧就是出世間師長。所以我們稱釋迦牟尼為本師,就是我最根本師長,稱阿彌陀佛為導師,阿彌陀佛是接引我們,邁向西方極樂世界導師

  出家人有剃度我們的剃度師,教導我們的教授師,甚至有依止師。所以出家人要奉事師長的,比在家人要多。奉事師長這一點出家人一定要做比在家人還要好。印光大師敬上和下,上面兩字「必須」,就是一定要做到。

  過去有一位尼師,說「奉事師長」這個題目,信願聽到她說出家人每天摸摸自己的光頭,要想父母恩德、剃度師長恩德,教導自己修學佛法師長的恩德。要不然連自己剃這顆頭這個恩德都忘記了,那就不配做一位出家人。說的有道理嗎?有道理,所以諸位菩薩,這些道理不是要讓我們懂的,是要讓我們做的。

  這是一句敬上和下,你一定首先要做到的。父母師長敬上之行,和下就是慈心不殺,修十善業。「慈心不殺,修十善業」,這兩句話實在說,就是在說一件事情,就是身口意三業,要斷十惡行十善。身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口業不妄語、不綺語、不兩舌、不惡口,意業不貪欲、不瞋怒、不愚痴。身口意三業,第一要做到的就是不殺生,所以五戒第一戒不殺生戒,十善的第一善不殺生

  諸位在家菩薩,受六重二十八輕戒,第一戒也是不殺生戒,所以不殺生排在第一,因此在十善列出第一慈心不殺。一般凡夫眾生最容易犯的兩點,古來大德都說不離開這兩點,第一色,第二殺。所以比丘二百五十戒,第一戒色。在家人五戒菩薩戒,第一戒殺。這兩點是凡夫眾生生生世世生死輪回很重的習性,所以要戒色、戒殺。

  殺生在沒有學佛的人來說,幾乎每天在犯。為什麼?每天吃魚吃肉,沒有親自殺也有助殺的因緣,所以要有慈悲心,修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綺語、不兩舌、不貪欲、不瞋怒、不愚痴這就是對下的慈悲,慈下行。

  一切眾生與自己本來一體。《華嚴經》所說兩句經文:「心佛及眾生,是三無差別」,所以修行人如果從十善來說,第一要做到的不但不可以殺生,要護生、要放生要吃素。念佛人如果連這十善的第一都沒有辦法做到,那下面其他九種善行就不說了。第一項你都做不到了,其他你怎麼做得到?所以念佛已經三年五年了,還每天大魚大肉的吃,這樣對嗎?不對。

  我們本願山彌陀助念團的團員,有一次開助念團大會,信願調查團員吃素的人請舉手,沒有吃素的人請舉手。差不多有百分之九十八的人吃素,還有百分之二左右的人吃魚吃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