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如何得身心安穩

  九八年早餐開示—如何得身心安穩  (共一集)1998/6/8  新加坡凈宗學會  檔名:20-013-0608

  昨天晚上,在《華嚴經》裡面講到世尊引用光嚴童子的一段故事,這個故事說明維摩居士教導我們,怎樣將心安住在道場?教導我們什麼是道場?心的安住,在大乘修學當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問題。要求得心安,先要求得身安,身心安穩道業才能成就,正如同佛家常講「法輪未轉,食輪先」,也是這個道理。我們要弘法利生,首先一個條件要叫大家生活安定生活安定才有學佛生活沒有著落,每天憂慮放不下,還有什麼心思學佛?前一段時期,有幾位從印尼來的同修來看我,印尼正是暴動的時候,他給我說:「佛號都念不下去」,不要說是錄音帶一句彌陀佛都沒辦法念。不知道自己的家什麼時候被人燒掉,生活在疑慮恐懼之中,沒有一他能安穩,所以身心安穩就非常重要。

  契入佛法,對佛法利益逐漸逐漸我們明白了,這身心才真正得到大安。無論什麼環境裡面,身心總是安穩的,縱然是劫火滿三千大千世界,他的身心也是如如不動安穩須彌山一樣,那是什麼人?法身大士諸佛如來法身大士他們是以法空為座,也就是說,他們對於宇宙人生真相徹底明了、通達,沒有絲毫的疑惑這個時候心才得到真實的安住,安住在哪裡?安住在一切法空。我們在大經裡面讀到以法空為座,這個座是師子座,座就表示安穩的意思、安住的意思,安住在法空之中,這就是真正安住在實相,事實真相。所有一切的憂慮煩惱、牽掛、業障,都圓滿的消除得干乾淨凈,因為這些東西都不真實的。

  佛經裡面有比喻說,罪障就好比霜、好比露水一樣,太陽出來之後不久都消失了,這個太陽就是比喻智慧自性智慧現前,業障才從根本拔除;智慧不現前,決定有業障、決定有罪報。雖然全是假的,就像夢幻泡影一樣,夢里頭確實有境界,不能說夢中沒有境界,但是夢中境界是假的,不是真的。不了解事實真相的人他在假相里頭受苦;明了事實真相,知道這種假相了不可得。《般若經》上常說,佛說了幾百遍,「無所有,不可得」,確確實實是無所有,確確實實是不可得你認為有、認為有得,是迷惑,不是智慧

  佛說「有」,佛不著有;佛說「空」,佛也不著空;所以說「佛無有法可說」,佛說法四十九年無有法可說。說跟無說同時存在,同一個意思,說即無說,無說即說。我們把說跟無說看作兩樁事情這是迷,不了解事實真相。所以佛用比喻,實在講比喻沒有辦法比喻事實真相,一切的比喻只能比個彷彿,你要比喻當中去體會,體會淺深各人不同。佛用鍾來做比喻,我們擊鐘,「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比喻說法。我們撞鍾,鍾響了,鐘有沒有響?鍾本身並沒有意思想響,你來撞擊我趕快就響,沒有這個意思,無心無心就無聲,所以聲即無聲,不管音聲大小都是無聲。你能夠在撞鍾撞擊的時候,洪鐘響亮的時候,你能夠聽到無聲你就聽到法性。

  《楞嚴經》上觀世音菩薩告訴人,他修行的「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什麼叫反聞?撞鍾時聽到鐘的聲音是外聞,聽不到鐘的聲音是聞自性,誰有這個功夫?見色而不著色,聞聲而不著聲,才能做到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就是入佛的法界了,入一真法界,與心性體、相、作用圓滿的相應,在華嚴經題上就是「大方廣」。契入「大方廣」,你過的生活就是佛華嚴生活,我們學佛入這樣的境界才是真正得受用,你真正學會了。宗門的大德常常問學人:會么?真的會。不會的人心被境轉,這是佛在經上常講「可憐憫者」。境是假的,夢幻泡影,怎麼可以隨夢幻泡影而轉?凡是隨夢幻泡影而轉,就永遠墮落在輪回當中,隨業流轉沒有出頭的日子

  大乘法裡面要超越生死輪回、超越十法界,這才算是成就。小果聲聞、緣覺、權教菩薩不是真的成就,那個成就叫相似位,不是真的真實成就,我們凡夫能不能做得到?能做到。賢首大師判教,五教裡面有頓教,頓教是頓超,從凡夫地立刻就契入如來果地。凡是凡夫做不到的,佛決定不說,佛要是說了就有過失。做不到,給我們說,這就是我們講的開玩笑、吊胃口,佛怎麼可以做這種事情?凡是佛所講的都是凡夫可以做得到的。

  古大德,隋唐以前有一大德們,講凈土往生前面四品,上上品、上中品、上下品、中上品,因為這四品是菩薩往生的,不是凡夫凡夫沒分。善導大師告訴我們,他們說的話說錯了,上上品往生凡夫有分。善導大師給我們說,「總在遇緣不同」,善導是阿彌陀再來的,善導所說就是阿彌陀佛親自所說的,我們凡夫可以達到上上品往生,我們要有這個信心他說的話符合世尊說法的意思,「總在遇緣不同」。哪些是緣?你遇到正法是緣,遇到凈土是緣,遇到善知識是緣,遇到好的同參道友是緣,遇到修學道場是緣,種種緣統統具足上品往生,緣不具足品位就要次一些。這個話說得道理,我們聽起來細細去想想,歡喜接受,肯定自己有分,殊勝的法緣不能捨棄。今天這個道場,可以說是一切勝緣圓滿具足,我們還到什麼地方,能找到比此地更殊勝緣分?找不到。我們將心安在這個地方,一心一意專修專弘,弘就是自修,利他就自利自利他是一樁事情

  要想得到最殊勝成就,一定要深入經藏,深解義趣,時時刻刻提起觀照的功夫。過去我講《金剛經》的時候,提示同修們,我們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念念當中想到經上講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觀用現代話講是看法你應該有這樣的看法。然後你才能離一切相,這個離是不著了,不著一切相;不著一切相就是一切法。離一切相,即一切法,這一切法叫佛法,哪一法不是佛法?法法皆是,法法圓融,即一切法。換句話說,你要不能作如是觀,心還隨境轉,那就不是一切法,一切法當中哪一法是佛法?連《大方廣佛華嚴經》也不佛法佛法、世法就在一念之間,一念覺,一切法都叫佛法,一念迷,佛法也是世法,這個道理要懂得,這也是事實真相。我們什麼時候學會不被境界轉,你的功夫就得力,這個功夫並不是很高,功夫得力了,在這個基礎上,可以逐漸逐漸將自己的境界向上提升。所以我們坐在這個座位上,一坐下來,法空為座,佛以法空為座,這就對了。

  住在一房子裡面,身得安穩,不管什麼樣的房子,搭個帳篷也好,在帳篷裡面慈悲心現前。房舍是保護我們這個身體慈悲心就像房舍一樣,保護一切眾生。「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我們走進一個房舍,這個心就生起來了我要房子一樣,庇佑一切眾生使他們避免雨淋日曬。你喜歡樹木,看到樹木,高樹法幢,普度眾生。所以佛在經上講,《華嚴經》是一切諸佛常說、遍法界說、無間斷說,這個話是真的,不是假的。我們六根接觸六塵,無處不是佛在說《華嚴經》、不是佛在那裡轉究竟圓滿法輪,是眾生自己不覺,自己迷惑顛倒,得不到法益。我們在佛法要想成就外緣重要,借重外緣開發自性;外緣再好,不知道回頭,不知道開發自性那就過了

  昨天晚上我提醒大家,維摩講「布施道場」。佛在大乘經上常講,「毫髮的布施」,這是布施得少,毫是毫毛,發是頭髮,一根頭髮,這麼一點點東西,「功德福報虛空法界」,你能相信嗎?真的不是假的。為什麼遍虛空法界?稱性。所謂稱性就是與真心相應,真心裏面沒有妄想、分別、執著,所以心量是遍虛空法界的,毫髮之善也遍虛空法界得福報無有窮盡世間布施布施一萬塊、布施十萬塊,布施百億、千億、萬億,得的福報有限。他得多福報?就在他限量之內,這個限量是他自己劃的,不是別人劃的,他心量小。

  如果念念為自己,他的福報,無論布施多少,得的福報是一個人受用的。他的心量要想到他一家,他就家人受用,他只有這麼一個範圍,沒有辦法突出這個障礙。今天科學裡面講的突破界限他不能夠突破。他心量想到自己的國家民族,將來他的福報在這個國家裡面作國王在這個民族裡面作領導,他的福報只到此地。如果懂得大乘佛法,心量拓開了大千世界,他將來也只能成一個藏頭佛而已。一個大千世界還是很有限,他不能突破到第二個大千世界。所以諸位想到,你有界限,你得福始終是有限。

  這些道理事實真相,唯有《華嚴經》講得透徹、講得徹底。這樣圓滿法輪幾個人一生當中能遇到?如果不是佛經上講善根福德因緣在這個時候成就,遇不到,真正是百千劫難遭遇。真正如彭際清居士所講,「無量劫希有難逢之一日」,這話說得一點不過分。真正是個聰明人、有智慧的人覺悟的人有福的人希有難逢的機緣他怎麼不掌握到?他怎麼肯捨棄?寧願捨棄生命,也不願意捨棄這個緣分,他才能有成就。這個我們要知道。

  此地因緣具足,其他國家地區來請我講經,我一律謝絕。為什麼謝絕?這是希有難逢的因緣,我認識,我要把它抓緊。所以將來其他地方找我講經,我就要拜託你們同學幫助我,你們去講,到那個地方把這個原因說出來。聞法修學真正是希有難逢,要有覺悟的心、要有願心,掌握機會不失這個機緣,我們才能成就。這些道理、這種作法也能啟發一些有心人。善根福德成熟的人,看到我們這個作法他會所感悟,他會來學習。他知道應當怎樣學佛,應當怎樣過這個一生,過得有意義、過得有價值、過得充實,得到真實圓滿成就。好,時間到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