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佛所有的一切法、一切秘要之藏,就是這部經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

  「爾時,佛告上行等菩薩大眾」: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告訴上行等這些個菩薩;也可以說佛告訴從地湧出和分身諸佛,所帶來這一些個菩薩大眾

  「諸佛神力,如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佛說諸佛神通自在不可思議這種神力,好像前邊所說那樣無量無邊、不可思議那麼多神通力量

  「若我以是神力,於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假設我以這種的神力,在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麼多阿僧祇劫的時間,「為囑累故,說此經功德,猶不能盡」:我為囑咐這一切的眾生緣故,囑咐他們流通《法華經》,受持、讀誦、解說《法華經》。我要是詳細說這部妙法蓮華經》的這種功德,雖然在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阿僧祇劫這麼長的時間也沒法子可以把這種的功德說得窮盡!

  「以要言之,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秘要之藏,如來一切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

  「以要言之」:就是總而言之;我總括起來說,「如來一切所有之法,如來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秘要之藏」:佛所有的一切之法。這「一切」,就包括所有的法都在內了。以及如來所有的一切自在神力,如來一切秘要之藏──就是這部法華經》。這《法華經》,也就是如來所有的一切法,也就是如來所有的一切自在神力,也就是如來一切秘要之藏。

  「如來一切甚深之事」:如來有一切一切的甚深之事,「皆於此經,宣示顯說」:四十多年,從來也沒有講過的這個法,從來也沒有人明白的這個法,現在我都把這部妙法蓮華經》宣揚出來、宣說出來,指示給你們,顯明地說出來;不像以前那麼樣子,保留著這種妙法我不說,現在把這個妙法都說給你聽了!

  「是故汝等於如來滅後,應一心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所在國土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若經卷所住之處,若於園中,若於林中,若於樹下,若於僧坊,若白衣舍,若在殿堂,若山谷曠野,是中皆應起塔供養。所以者何?當知是處,即是道場諸佛於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諸佛於此,轉於法輪;諸佛於此,而般涅槃。」

  「是故汝等於如來滅後」:因為這個緣故,所以你們在法會這一些個大眾──菩薩羅漢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等,在將來如來涅槃之後,「應一心受持」:這個最要緊的,要「一心」。我們無論是修行,或是做什麼事情都要一齊心,不要有兩個心。你若有兩個心、不專一,就沒有感應了。所以我們信佛也要一心信佛,不要有所懷疑:「我信佛,不知是不是有佛呢?我信天主教比信佛好一點吧?」或者:「信耶穌也差不多吧?」這麼樣子,有三心二意,你就做什麼也沒功德也沒成就,所以必須要專一其心

  好像我們現在舉行觀音七,這可以說是百千劫難遭遇的一個法。你不要以為就念「南無觀世音菩薩」,這是簡單的。你念一聲,就有一聲的好處。在〈普門品〉上不是講:「若人多欲,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欲。若人多瞋,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便得離痴。」你看,這種的好處,比什麼都大!

  你有貪欲、有這種的欲心,心裡就不安樂;你怎樣才能離欲呢?就念觀世音菩薩。若你這個人常常都有脾氣,常常有無明火。這無明火是個老虎神」──就像那個老虎的神似的,最厲害不過的。怎麼你這麼大無明火呢?就是因為前生有罪業,所以你若常念恭敬觀世音菩薩,你脾氣就沒有了。我對你們講過很多次了,我很小的時候,脾氣比誰都大的,和任何人都要脾氣,不是要打人,就是罵人;就無論任何的人都要歸我管,你若不聽我招呼,我就打你。現在不要說對其他人,就對任何人,我也不願意罵人、也不願意打人了,這脾氣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沒有了!說:「沒有?這師父脾氣還很大的!」你沒看見我那個大的時候呢!大的時候,那駭死你!所以這就因為念觀世音菩薩,把脾氣沒有了。

  所以我們現在觀音七的期間,無論任何的人,是出家人、在家人,你若有時間就不應該不隨喜觀音菩薩。有特別忙的、特別重要的事情,可以的;不然的時候,沒有做工的居士,沒有什麼事情,都應該來念觀音菩薩。你念一句,比你一天賺一百塊錢都好、都有功德你不要以為念觀世音菩薩有什麼用呢?那用處大了!說是:「我賺一百塊錢,可以買米吃、買東西吃;念觀音菩薩,我若不吃飯,還不飽啊!」你是沒有真心你有真心自然就會飽了;不單飽,觀音菩薩給你甘露灌頂,你一邊念,一邊覺得口裡比吃糖都甜!你不念,你當然得不到這種境界了;你若念,自然會有的,所以這是絕不欺騙你。

  你若有誠心,念「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 ...」,比吃葡萄糖更甜!你不知道這種好處,就以為找個地方去躲懶偷安,或者在一邊打個電話,或者去做其他的事情,這真是把寶貴的時間都空過了!那就是沒能專一。你專一其心,旁的什麼都忘了──吃飯也忘了,穿衣服也忘了,就是一句南無觀世音菩薩」。你若能這樣子,那觀世音菩薩給你甘露灌頂,用手來給你摩頂授記,說:「你真是個孩子!你這個善男子、善女人,發大菩提心,我來幫助你!」所謂「修真有份,進道無魔」,你一修行就會成功了!這要你自己誠心才可以的。

  在如來入滅之後,應當專一其心受持法華經》。

  「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無論是一心讀、一心誦,或者一心為人解說,或者一心來書寫受持都要照著《法華經》上的道理修行。是什麼道理呢?《法華經》那個道理我說太多了,所以這個妙不可言的道理,你都忘了?你看常不輕菩薩,見著人就叩頭,說:「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他說「汝等皆當作佛」,沒有說是我是佛」!他把自己忘了,忘人無我。所以要一心依照著《法華經》上所講的道理修行

  「所在國土若有受持、讀誦、解說、書寫,如說修行」:無論在什麼地方、在哪一個國土,假使有人受持、讀誦、解說、書寫此經,依照《法華經》的妙理去修行

  「若經卷所住之處」:什麼地方這部法華經》的經典,就是它所在之處

  「若於園中,若於林中,若於樹下」:或者在園中、樓閣內,或者於樹林子里邊,或者單單就在一棵樹下,「若於僧坊,若白衣舍」:或者在僧人所住地方,或者在居士家裡白衣,就是居士

  「若在殿堂,若山谷曠野」:或者在佛殿,或者在深山裡,或者在山谷中,或者在曠野曠野,就是沒有人的地方

  「是中皆應起塔供養」:這所有有《法華經》的地方,都應該造起一座寶塔供養你看見沒有?這七寶佛塔這樣的庄嚴!

  「所以者何」:所以然的原因什麼呢?為什麼有《妙法蓮華經》所在之處,要造寶塔供養?

  「當知是處,即是道場」:你應該知道,這個地方就是如來成道道場

  「諸佛於此,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個「此」,不是「地方」,是《妙法蓮華經》。十方諸佛是從這部妙法蓮華經》得的無上正等正覺

  「諸佛於此,轉於法輪」:十方諸佛也就因為讀誦、受持、書寫、為人解說這部妙法蓮華經》,轉大法輪呢!

  「諸佛於此,而般涅槃」:十方諸佛都是這部妙法蓮華經》而入涅槃,得到「常、樂、我、凈」涅槃的四德。

  恭錄自《妙法蓮華經》如來神力品 淺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