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開悟要印證才算數

  開悟要經得起考驗,否則成為大妄語,要墮無間地獄

  ◎一九八○年十二月禪七開示

  在威音王佛以前,人人能開悟,不需要有人印證。在威音王佛以後,自覺開悟的人,一定要經過祖師或善知識(已開悟)印可證明才算數。好像在楞嚴法會上,有二十五位聖人,自敘圓通,請釋迦牟尼佛印證。

  現在講一個印證的公案。在唐朝有位永嘉大師,他生於浙江省永嘉縣。因為他一生沒有離開永嘉縣,所以時人稱為永嘉大師。他出家後,研究天台教理,好修禪觀,曾閱《維摩經》,豁然大悟

  後來遇到玄策禪師(六祖的弟子)敘述此事,玄策建議,令他去曹溪參六祖,請印證。否則,無師自悟,乃是天然外道他來到曹溪南華寺的時候,恰巧是六祖坐禪時間,他貢高我慢,來到六祖禪床前,也不問訊,也不頂禮手執錫杖,右繞禪床三匝,振杖而立。

  六祖說:「沙門應具三千威儀,八萬細行。行行無虧,名為沙門(譯為勤息;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大德從何方而來?生大我慢?」

  永嘉答:「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六祖說:「何不體無生?達了無速乎?」

  永嘉答:「體本無生,達即無速。」

  六祖說:「子甚得無生之意。」

  永嘉說:「無生豈有意耶?」

  六祖說:「無意誰能分別?」

  永嘉說:「分別亦非意!」

  六祖說:「如是如是。」乃授與印可證明,成為六祖的法嗣。

  永嘉大師得六祖大師印證之後,即刻要回永嘉開元寺。六祖留他住一宿,次日再下山回永嘉。因為在一宿的時間,便覺悟佛法真諦,所以,時人稱為「一宿覺和尚」。後來他極力宣揚「頓悟」的禪風,特作《證道歌》五十多首,說明頓悟的境界這是不朽的佳作,成為佛門必讀的功課

  我們坐在禪堂里,在表面看來,好像用功修行,其實坐在那裡妄想,一點也不用功修行心中想,現在是科學時代,應該用科學方法開悟,想來想去,一點也不科學這就是痴人說夢。

  開悟要經得起考驗,否則成為大妄語,要墮落到無間地獄。凡是自我宣傳,開悟啦!證果啦!都要受此報。希望各位!謹慎再謹慎,不可任意亂語,要受果報

  我們現在很早就起來,很晚才休息。為什麼要這樣苦修呢?因為多一分鐘的參禪,多一分鐘開悟機會。現在,雖然都坐在禪堂中,聚精會神在參「念佛是誰?」其中不能說沒有人專心用功,可是真正想要開悟,得到受用的人,為數不多吧!多數的人,對參禪不認真,也不熱心,敷衍了事,來混光陰。這樣打禪七,盡未來際,也不開悟。我希望在這國家(美國)有多人開悟,對佛教前途才能有所幫助。

  在打禪七期間,不要講話,不要打妄想,拿出真心用功才有感應,才能開智慧。有了智慧,才不會顛倒。不顛倒才能教化眾生。自己對道理還弄不清楚,怎能去教化他人?這豈不是以盲引盲嗎?這是很危險的。

  參禪,好像農夫在春天播種五穀的種籽,在夏天努力的耕耘、灌溉、除草、施肥,到秋天才可以豐收,到冬天才能得飽暖。這是農夫一年之希望──豐衣足食。參禪也是這樣,要兢兢業業守住念頭,時時刻刻管住自己,在禪堂里,行的時候用功否?坐的時候用功否?總而言之,行住坐卧都要用功修行。覺得用什麼功相應,就用什麼功,沒有什麼限制。譬如,參話頭覺得不相應,可以念佛,或者修止觀。只要相應,才會有成就

  無論用什麼功,心要專一,沒有妄想,用到極點,便有消息。如果妄想重重,用什麼功,也不會相應。凡是真正用功的人,行不知行,坐不知坐,行坐都不知道,怎會打妄想呢?只知道「念佛是誰?誰在念佛?」這個疑問,要念念不忘,常在心中參。在這個時候,渴不知渴,飢不知飢。冷不知冷,熱不知熱。為什麼不知道?因為專一其心緣故,腰酸不知酸,腿疼不知疼,什麼念頭都沒有了,只有唯一的念頭──「念佛是誰?」常提起來又放下放下又提起來,時時刻刻,綿綿密密,接接連連而不間斷用功夫。用到極點的時候,或者撞著,或者闖著,忽然間開悟

  為什麼你沒有豁然開悟?因為你沒專心致志,不知明心見性道理,不知返本還原境界。不知家鄉在何處?願做流浪異地的窮子。最後一句話,參「念佛是誰?」參到「山窮水盡疑無路」的時候,就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