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旭大師: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文句58

  子二、解巾喻悟三。初喻六解一亡。二喻解結由心。三喻解當次第。

  丑初、中二。初立喻。二合法。寅、今初

  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復雲何得。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蜂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雲何成。

  ⊙汝必嫌此等者。言既嫌此六結而不欲其成。願樂還成一巾。當設何方便乎。余如文。

  寅二、合法

  佛言。六解一亡。亦復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先因其所明而直以法合之。答其六解一亡之問。次更出結元而喻以狂華也。心性狂亂。即所謂性覺必明妄為明覺。知見妄發。即所謂所妄既立生汝妄能。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即所謂如是擾亂相待生勞。乃至引起塵勞煩惱也。生死即華相。故六宜解。涅槃即華相。故一宜亡。生死即華相。故有人空。涅槃即華相。故有法空。

  丑二、喻解結由心二。初正顯由心。二指法興勸。寅、今初

  阿難言。此勞同結。雲何解除。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復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難。我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雲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

  ⊙結心者。中間空處也。妄為明覺。所立能生。能所相黏。結根斯在。如綰巾兩頭虛妄成結。然雖成結。巾體不失。觀其所結。則知所解。蓋結雖似實。結心仍空。向此一隙空中下手。結即分散。既可分散。結非實結。是顯人空。結既本空。解亦非解。是顯法空。左右二字。舊喻兩邊者是。有人以喻偏觀根塵。殊未圓妙。且陳那等偏觀六塵。那律等偏觀六根。皆可入道。何必定觀六識。方名結心。須知根塵識三。法爾相黏。皆可稱結。而三皆無性。皆可稱結心本虛也。又結心即表中義。若約所觀明中。則是顯出根塵識之實性本如來藏。如結中虛。惟是巾體。若約所用明中。則是中道觀。如解結者。須從中間下手。若約所破明中。則知根塵識三皆無實法。如結無實體。故可解除。

  寅二、指法興勸

  阿難我說佛法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恆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鵠白烏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

  ⊙前文破除世間因緣戲論習氣影子。已無不盡。今方申示佛法因緣深義。亦猶涅槃經中。客醫禁乳而後用乳之喻也。知其本因者。一心具足十界性相為因。即如來隨緣常不變義。隨所緣出者。隨染凈緣成十法界。所謂隨心應量。循業發現。即如來藏不變常隨緣義。如來所說佛法因緣生。本即指此圓頓妙理。無奈眾生根性不等。隨類得解。致有藏通別教差別。是故前文須力破耳。界外滴雨知頭數者。大圓鏡智所照也。松棘鵠烏了元由者。十種智力所知也。一切依正。皆是惟心業力所感。舉此二事。為顯差別妙智。善鑒群機。所說法要。應須信受故也。言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者。亦約阿難須就耳門入道言之。若觀塵者。亦可雲塵結若除。根相自滅。若觀識者。亦可雲識結若除。根塵自滅矣。

  丑三、喻解當次第

  阿難。我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縈。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綰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雲何同除。佛言。六根解除。亦復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是結本以次第綰生者。止是片喻。不是全喻。但取六根不得總觀之意。非謂六根成有先後也。六根同體者。倫類之義。惟其同體。故入一無妄。六同清凈也。結不同時者。次序之義。惟其不同。故須向一門深入也。分別俱生二種我執皆斷。名為人空。此根初解。則一解一切解。知無二體。而先得人空。如冶鐵者。粗垢任運先落也。涅槃偏真。名為法執。空性圓明。則不但無六。亦且無一。而成解脫解脫法已。雖復人法俱空。而俱空實本不生。非是人法滅而俱空生。此則一切法不生不生亦不生。名為無生法忍。菩薩定境修觀。正欲從三昧而得此忍也。此中諦理。非橫非豎。約修證邊雙照橫豎。言豎義者。人空是真諦現前。法空是俗諦現前。俱空不生是中諦現前。言橫義者。知遍計我執即空假中。是名人空。知依他法執即空假中。是名法空。知圓成空理即空假中。是名俱空不生也。總示因心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