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師: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庄嚴

  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徹悟禪師語錄》講記)

  「舉修則證在其中」。為什麼念佛,證就在裡面呢?這裡面可不大好理解。證是到家啊,我們總覺得離證太遠了,不敢承擔啊。

  ……蕅益大師有一很好的詮釋:什麼叫善根?多善根不是你自己有多少善根,而是阿彌陀佛的四十八大願作眾生善根之因。多福德也不是靠你個人的福德,是阿彌陀無量劫以來為了圓滿大願所行持的六度萬行的大行,作為眾生福德之緣。只要你能夠信願持名,你就是多善根福德因緣。大家聽聽,這個知見就很到位,很正確了。以佛的果地覺,作眾生的因地心。那麼包括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依正莊嚴,都融攝在這六字洪名裡面,阿彌陀佛所成就的「如是功德莊嚴」,一切念佛眾生都能擔荷這個事情,就都是成就如是功德莊嚴」。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我念佛念佛就把佛所有的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功德攝受來了。全攝佛功德為自功德。既然阿彌陀成就了,就等於我也成就了。自他不二啊。所以我念每一聲佛號,念念成就如是功德,而且是已經成就,不是漸次成就也不未來成就這是彌陀佛用他的大悲願力流現的種種依正莊嚴,凝聚在六字洪名里,投到凡夫眾生心裡,給我們作增上本質境。這是法相宗的話,本質境,而且具有增上的、強大的勢能,增上本質境。我們念這句名號,就通過這個本質境,來引發、帶起了我們眾生自心本具的莊嚴。因為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莊嚴,也是我們眾生心性本具的,不在心外啊。

  ……

  但是我們的莊嚴顯發不出來,礦石裡面的金子出不來,它需要一個帶起的能——一種本質境帶起來。一帶起來,就是全佛即生,全他即自。為什麼說我凡夫眾生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呢」?就由於全佛即生,全體佛的功德就是凡夫眾生功德;全他即自,全體阿彌陀佛他力的功德也是我們自性功德。所以「成就如是功德莊嚴這句話不要僅僅推到阿彌陀佛那兒去,在我眾生信願持名當中也是具足的。那可不就是證在裡面嗎?所以為什麼說凈土難信,對這些,我們聽了一下,覺得怎麼可能呢?我怎麼證在裡面,我一點證都沒有啊。阿彌陀跟我們是同體啊,阿彌陀佛證了就是我證了。全他即自,全佛即生啊。這是圓頓的教理,心佛眾生等無差別。所以後面徹悟大師說到,你念佛時就是作佛時,作佛時就成佛時,成佛時就是度生時啊。同時啊。所以如果我們能夠在這個層面認知念佛法門的悟、修兩門的特點,不僅信在其中,證也在其中。那麼信解,信屬於我們的知解、認知,得到信心。證是通過修行得到證。這個修行不是我們自己個人靠自力修,是阿彌陀佛已經給我們好了,已經給我們成就了果實來給我們,只要我們接納了,證就在裡面了。信、解、行、證,這四個字就把明心之門、凈心之門,把大乘小乘一切經典的精要都涵攝在六字洪名裡面,涵攝在這兩門裡面。所以這一句南無彌陀佛可不是小因緣了,可是大事因緣了,可不是一般的道了,可是至極之要道了!一超直入如來地啊。這就是阿彌陀佛在因地當中所發出的大願,以名號眾生,度盡九法界一切眾生,遠離變易生死和分段生死苦難,得到究竟的大乘佛果,所衍生流現出來的大慈悲大智慧、大平等的至要之道,我們要從這里認知、相信、接納、奉行。

  ■【《語錄》:今以此念,念於西方阿彌陀佛,求生極樂凈土正當念時,西方依正,在我心中。而我此心,已在西方依正之內。如兩鏡交光,相含互照。此橫遍十方之相也。若約豎窮三際,則念佛時,即見佛時,亦即成佛時。求生時,即往生時,亦即度生時。三際同時,更無前後。帝網珠光,難齊全體。南柯夢事,略類一班。此理悟之最難,信之最易。但能直下承當,終必全身受用。可謂參學事畢,所作已辦矣。如或未然,但當任便觀察,隨分受用焉耳。】

  剛才我們談到我們現前介爾一念,它的威神功用,一切法不離這一念之外。我們修行,實際上從當下這一念下手是非常直接的,單刀直入,現在就在這一念當中,把這一安定在西方阿彌陀佛上,再用這一念來至誠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凈土。所以念佛就是用我們當下的心去念,不是僅僅口裡出聲音。

  由於我們這一念本質不可思議,本質具足法界體性,所以這樣的體性,就跟西方極樂世界同構互應,因為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也是法界體性。所以正當我們在念阿彌陀名號的時候,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依正莊嚴,就映現在我們的心中。我們要了凈土念佛法門的圓頓,真的我們念佛的時候西方極樂世界就在面前。由於名號當中具足著西方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我們至誠念佛就把名號當中依正莊嚴功能境界調顯出來。

  ……那麼我們念佛的時候,西方依正莊嚴在我們的心海當中顯現,也就在我至誠念佛的時候,我這個能念的心也已經在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之內了,這不是一般人能夠信得及的。我們知道,西方極樂世界跟我們心的關係,前面講心和境的關係,是什麼關係呢?我們有真心,有妄心,但是又不能說有兩個心,這個妄心是從真心裡面生起的,由真起妄,如果用一個圖形來表示,我們的心就像大方廣,廣大無邊際,究竟如虛空,這樣的沒有邊際的心。但是由於我們一念無明妄動,就形成了一個有限量的妄心,就好像無量無邊的大海,你一執著你認為這個浮漚、一個水泡就是全體的海,你就執著了這么一個水泡為全體,這就是妄。就在這個妄裡面,釋迦牟尼佛依據我們的妄心來指點,西方極樂世界距離十萬億佛剎之遙遠,這是根據我們的妄心而言,有十萬億佛剎之遙遠。但是,如果我們離開妄心,我們的妙明真心它是含裹虛空法界,包容虛空法界的。那麼西方極樂世界在我們一念真心裡面,不在外面,所以它的距離概念是在妄心的外面,但是在真心的裡面,所以在真如自性當中也就超越了時間,超越了空間。

  當我們至誠念佛時,心就已經在西方極樂世界裡了。所以我們的祖師經論都談到,至誠念佛,西方極樂世界七寶池八功德水裡就有一朵蓮華長出來,這朵蓮華可不就是你至誠信願持名的心的一種表達嗎?於是我的蓮華在那裡,信願持名功夫用的越綿密,那朵蓮華就越燦爛、越光輝。於是我們在娑婆世界眾生,可也不就在莊嚴著西方極樂世界嗎?那麼我們已經在西方凈土報到了,可不就是「雖然還在娑婆,已非娑婆之久客。雖然還未往生凈土,但已是凈土之嘉賓」,可不就是這兩句話的註腳嗎?

  我們的心跟西方極樂世界關係就好像兩面鏡子這一鏡子涵攝著另一面鏡子信息,另一面鏡子也涵攝著這面鏡子信息。兩面鏡子都是交光互相涵攝的,是不是這樣的?所以西方極樂世界就像大圓鏡智這樣的表達,我們每一個能念佛眾生,就是一顆摩尼寶珠,我們摩尼寶珠映在大圓鏡裡面,大圓鏡的信息也在我這一顆摩尼寶珠裡面,交光互攝。為什麼呢?因為眾生就是彌陀心中眾生,阿彌陀佛就是眾生心中的佛,我以具佛之心念具心之佛,它就非常能夠感應感應同時啊。所以從交光互攝來看,它就超越了空間。這個光明有彌漫之相,十方有眾生地方,這個光明都遍過去,橫遍十方之相。既然橫遍十方之相,就超越了我們狹劣的三維空間這樣的狹劣相。這就是我們的心性,能念佛的心,和所念的佛號,如空印空,似水投水,超越空間,橫遍十方,顯發無量光。

  那麼再從時間來看,時間的局限,我們依生滅有過去現在未來,但是依清凈真如心這種法界體性就能夠豎窮三際,超越過去現在未來三際,超越了過去現在未來三際的局限,入到法界體性法界體性進入之後就會出現什麼情況呢?三際一如,進入三際一如的時候,它就不可思議了。怎麼不可思議?我們當下念佛的時候,也就是見佛的時候,也就成佛的時候,不會有一個次第。我通過念佛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見阿彌陀佛,再通過見阿彌陀佛,再去次第的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最後成佛。我們這樣的次第,也是根據我們凡夫生滅心,從俗諦層面,從行布的角度來建立的。那麼從圓頓理體來看,我們能念的心不可思議,所念的名號不可思議,所以它所得到的功用也是大不可思議,這種不可思議就是:念佛時,就是見阿彌陀佛時,也就成佛時。

  但我們還是很難去承擔這個圓頓的義理。蕅益大師在談到西方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的時候,對「極樂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蕅益大師是這樣註解的:阿彌陀佛以大願作為我眾生信願善根之因,阿彌陀佛以無量劫以來的行持,作為我眾生福德之緣,我們信願持名的時候,就成就了西方極樂世界全體的依正莊嚴,是把阿彌陀佛已經成就功德轉化為我凡夫眾生功德。而且不是未來成就,是現在成就,是已經成就。這些都是從圓頓理體當中來建立的。因為在這種能念和所念交光互攝的時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時候,我們就能夠把阿彌陀佛全體的功德完全接納過來,完全接納過來,阿彌陀成佛了,也就是我們也成佛了。阿彌陀成佛的時候,他現量見證到十方一切眾生成就佛果了,這就叫心佛眾生等無差別,因心果覺交融一體。由這個豎窮三際來看,我們求生時,我們求生凈土時,即是往生凈土時。往生凈土時,就是度眾生時。這個在生滅心當中的一個差別,能夠在自性理體的持念中過去現在未來是同時的,是沒有前後的。但這樁事情還是很難理解,所以下面又有兩個比喻這就像忉利天王,他的宮殿有一個寶網,那寶網都是由一千個摩尼珠綴成的,那一千個摩尼珠呢,一顆珠子就把其它九百九十九顆珠子信息濃縮在一珠子裡面。這個涵攝著九百九十九個珠子的光的珠子,又映照在另外一個珠子裡面,交光互攝,重重無盡,所以就叫陀羅網重重無盡門。這里就表現,在一珠子裡面就涵攝著所有珠子光明,來比喻我們能念佛眾生也是這個帝網珠中的一珠,阿彌陀佛也是帝網珠的一珠,我這一個摩尼珠裡面也完整地把阿彌陀佛的那個珠光涵攝過來了。既然涵攝過來了,那麼,求生時即往生時,往生時即度生時。念佛時即見佛時,見佛時即成佛時。就用這個因陀羅網重重無盡的玄門來稍微比喻一下。

  我們聞信凈土法門,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要勸勉我們:「若已願」,若已願,過去已願,就已經生了;「若今願」,現在發願,就今生決定能生;「若當願」,未來發願因緣成熟未來決定要生。無論是若已願、若今願、若當願,他究竟都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都能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所以凈土一法,它的事易行,但是它的理是非常深邃。這是釋迦牟尼佛一代時教當中,把一個很深的法,用淺的方式來宣說的一個特點。完全具足華嚴的事事無礙的法界,超越時空不可思議境界,但由於這個境界不是凡夫狀態,所以我們對此總是很難理解:「為什麼念佛時,就是見佛時,就是成佛時。求往生時,就是已往生時,就是度眾生時?」佛眼所看就是這個樣子。我們有生滅心,三際不能豎窮,不能同時。那我們可以從行布建立:你念佛,到西方極樂世界見佛,再成佛,再去度眾生,它可以這樣。從圓頓理體來看,這些話是究竟到家的。這樣的理要開悟,要悟入是最難最難。所以凈土一法,它的境界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盡,二乘菩薩不能了知,當然我們就更難了知。

  凈土法門你在理上透過,一定要了解全在了他即自,全體的佛力、境界就是我力量境界。從信心下手,那麼我們不能智信,從仰信開始。仰信,如果我們對這個理事因果能夠當下擔荷,那就全身得到受用了,如果內心有這樣的一個決定的信心,你參學事畢、所作已辦。不需要再去參學了。梯山航海、餐風露宿,還不知道參個什麼東西。參學已畢,剩下的就是老實念佛老實念佛,而且當下決定,所作已辦,往生的大事已經辦成了。曇鸞大師、善導大師他們都能夠從理上悟入,所以他才敢說「作得生想,業事成辦」,曇鸞大師說,「業事成辦」,往生的這樁事情已經辦好了。善導大師也說「作得生想,我已經往生了。」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