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信仰是純理性的,也是純倫理的

uploads/content/2022/june/b5659b4835ab072758c03d035a55db66.jpg" width="22" height="10" border="0" hspace="0" vspace="0" />

na  mo  a  mi  tuo fo
南  無  阿  彌  陀  佛

uploads/content/2022/june/68373c2f5549b0c257275d549b14fc52.jpg" />

  信仰三寶這是佛教最特殊的內容佛教因為是無神論的宗教,所以不把佛陀當做神道崇拜也不以為佛是獨一無二的,更不以佛陀能夠創造萬物或赦免人類罪惡佛教徒看佛陀,如同學生看老師老師能教導學生,能使學生改變氣質、充實知能修養身心,卻不能代為學習,也不能代替升學。因此,佛教信仰是純理性的,也是純倫理的。

  佛教對於佛陀崇拜,相同於子女對於父母的孝敬,是出於報恩的情懷。一個正信的佛教徒,決不會是為了避禍致福而崇拜佛陀佛陀的願力雖能藉著祈禱的心力感應而產生神跡,但那主要的還是祈禱者自己,如果是自己的定業現前,縱然祈禱,佛陀也是無能相助。若能依照佛所說正法而行——如布施持戒忍辱精進、修定、習慧等,便可以改變往昔的業力,或者重罪輕報,或者輕罪消除——因為業力的現形受報,也像種子的發芽生長,需靠助緣的促成,同樣一粒種子,遇到陽光空氣、水、土、肥料、以及人工的培植,必然長得長得大,相反地,如果缺少這些助緣,乃至沒有這些助緣,種子便會長得緩慢瘦弱乃至根本不能發芽了。

  佛教善惡因果的造作與受報,也同這個道理一樣。

uploads/content/2022/june/50b5fd75d9b61a836e2ebf34cd336b62.jpg" />

  所以佛陀的崇高偉大,不是由於造物與赦罪,而是由於佛所親證的解脫之法,並且將此解脫之法說了出來,供給大家去如法修行修行之後,便可解脫,乃至可跟佛陀一樣,使得大家都成佛

  因此,佛教徒們往往不自稱為佛教徒,寧可自稱為三寶弟子

  因為,佛教的發明者雖是佛陀佛教所重視的,與其說是佛,倒不如說是法。

  佛不能代人解脫,法能夠使人自行解脫

  崇拜佛陀,是為崇拜佛陀修證說法恩德佛陀經過無數劫的長期修行菩薩道的結果,親證了解脫之法,親證之後,便毫不保留地給我們奉獻了出來,這一恩德的崇高偉大,要比世間一切恩德的總和更加崇高偉大到千百萬倍——何止千百萬倍,簡直是無法比喻,也是不可思議的!

  但是,佛法的流布,必須仰賴佛的幹部,那就是僧。

  僧有菩薩僧(如文殊彌勒觀音地藏等),有聲聞僧(如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羅漢),有凡夫僧(如一切持戒清凈自修正法並能說法度眾的比丘比丘尼)。由於僧能把佛陀正覺解脫之法,傳流傳布傳授給了我們,為了法的理由,所以僧的恩德也是無量的。

  宏揚佛法,不限出家人,在家的佛子同樣可以。住持佛法,則非出家佛子不可。

  所謂住持佛法是指代表佛法象徵佛法、並守持佛法而住於世間的意思。比如一般人同樣見到一個佛弟子,見到出家的,就會連想到佛教,見到在家中的,就不會產生佛教印象(除非自行表白)。

  所以,佛法的發明是佛陀佛教的重心是正法佛教的住世是僧眾。正因為如此,佛教尊稱佛法僧為三寶三寶之中主要的是離苦得樂法寶法寶是由佛陀所證所說,由僧能持能傳,所以佛和僧也都稱之為寶。

  佛陀在世,佛教佛陀為歸依的中心,佛陀滅後,佛教則以僧團為歸依中心;歸依三寶是為了要學法寶要學法寶,需由僧寶作良導——包括思想的傳授和行為的影響。

  所以佛陀滅後的佛教供養三寶對象,乃是偏重於僧寶。又因為佛教主張「依法不依人」的緣故,特別重視正法的流布與歸依,僧人生活行為是他們個人的事,只要他們的見解正確,能夠開演佛法,縱然破了禁戒,仍該接受俗人的恭敬供養——這是倫理的要求,好像一般所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又像小學的老師未必受過大學的教育,大學畢業的人,總不能否認小學時代老師

  因此,對於一個正信的佛教徒來說,崇拜佛是由法寶的理由,又為了法寶的信受,所以要崇拜僧寶。崇拜菩薩,也是敬僧的一種。對於聖僧菩薩阿羅漢,固然要恭敬供養對於凡夫僧的持戒而能說法者,也要恭敬供養,乃至不持凈戒,但有正見能說正法出家人,也要恭敬供養(要緊的是要有正見能說正法)。

  事實上,在佛去世已遠的時代之中,聖僧很難遇到,敬僧的對象,當是凡夫比丘比丘尼眾,經中也說供養凡夫僧與供養聖僧無異,同有不可思議的無量功德

  佛教的高明博大,三寶兩字即可概括無遺,所以信仰佛教即是信仰三寶

uploads/content/2022/june/589c16ca9c3776d7d47559450ead9235.jpg" />

  人世間好人有很多,他們一直在做著各種善事。這些人,是值得別人去學習和效仿的。這樣的人,我們都稱之為善的人。不過,這雖值得稱道,但並不是善良的最高境界。所謂善良的最高境界,並不是不停地幫助別人,而是有一善良的心,永遠也不做善良事情。兩者之間的差異,一個在外,一個在內。

  雲居禪師在洞山良價禪師道場結一草庵,獨自專修禪定有一次,接連十天都沒有到齋堂用餐,洞山良價禪師非常關心,也覺得奇怪。因此,叫侍者去請他來問話。

  雲居禪師非常喜悅自得地說道:「每天都有天神為我飯食,所以沒有到齋堂用齋。」

  洞山良價禪師非常不以為然:「我以你是修行的禪人,所以特別允准你建茅庵在我們的寺堂專修,想不到你只是一個執著世間福德的庸俗之輩。今天不談了,明天再見吧!」

  第二天雲居禪師依言拜見洞山良價禪師。洞山禪師大聲呼喚雲居禪師名字雲居禪師恭謹地響應。

  洞山良價禪師笑著問道:「福德是第一呢,還是證悟福德性是第一呢?」

  雲居禪師啞然無語,他知道福德是有修有證的:多修多功德,少修少功德。福德性就不同了,福德性是無修無證的,是我們本來有的。

  現在他自恃人天福報,有天人供養這是墮入有為法中去了

  因此,他懷著滿腹疑惑返回草庵。

  在專修的草庵里,他寂靜地思考著。在他沉浸於寂靜時,天神也沒有來送食。不過,他很歡喜,因為這時他已進入到「禪悅為食」無為法的境界

  為修行而去修行的刻意行為並不是真的悟道了。因為上天雖然因為雲居禪師福報而送給他食物,但福報外在的,是總有一會用完的。當這些福報用完之後,天神便不會再來了

  這就像一個喜歡好事的人一樣。如果他是為了好事而刻意去做好事他也會得到別人的稱頌,但是那稱頌總有一天會消失。因為好事是有盡頭的,這個人的堅持也是有盡頭的。當到了這個盡頭之後,業報也就消失了。當然,這種人雖然並沒有達到最高境界但也是值得別人效仿和學習的。

  最高境界善人,是那種無意識行善的。他們做善事的時候,完全沒有任何的刻意成分在裡面,是真誠的,不圖任何回報的。不過往往,這樣的人所得到的回報更多。

  做人,就要做一個善心的人要做不圖回報的善事。同樣,做事的時候也是如此,只有真正地投入,不圖任何所得的那種付出,才能讓你將事情做得更好。

uploads/content/2022/june/6022dbe2ce02b43135260bf1ae985908.jpg"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