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尊湛現:不要被佛法給束縛,把佛法當成了負擔

  阿彌陀佛,大家好,吉祥如意

  關於修行必須要講究尺度,要講究分寸。

uploads/content/2022/june/a5c1542bdc0067b86a0981a4dd159a1b.jpg" width="690" height="383" />

  再有無論學習禪宗,密教,凈土等,除了念佛號或者念咒,可以不間斷,但決不可以規定嚴格的數量,誦經的遍數,修加行等。

  這樣子方式,會給學者造成思想壓力,增加煩惱

  同時我們大家也不要對上師的誤會,比如,修加行的磕大頭二十萬遍,百字二十萬遍。

uploads/content/2022/june/428f2cb7183fd90fd22dbdee00984736.jpg" width="690" height="383" />

  但是上師沒有規定每天必須完成,或規定的期限。沒有這樣子。大家要對上師的用意不能誤會。

  就是說這個時間可以自己掌握,盡量不要浪費時間,我們要以修行、靜心為主。

  作業要以質量不需要數量,數量是大致修行的一個方向

uploads/content/2022/june/9dd86787ce85b518b75b220cfd3301f4.jpg" width="690" height="383" />

  現在老師不好做,也不好講,因為講嚴格了,大家就會有執著不講嚴格就會鬆懈。

  講深度一些,剛入學者生不起信心講得粗淺的,事相上的有所取捨,是很適合初學,但是對已學者又受到了影響,他們立場處於不定,會影響前行。

  老師講法是面向大眾宣說,所以我們必須對裡面的法語要有所選擇。為什麼我不建立群,也不參與其它群的原因

uploads/content/2022/june/375ffb371f999f214221e7eee1196bb8.jpg" width="690" height="383" />

  我雖然講了一些,大家有問題最好是隨時可以與我溝通,這樣就不會把詞語造成誤會,即便誤會也會及時排除掉。

  大家要知道,佛法是為了眾生止住多餘不必要的妄念

  因為我們在正常的工作中可以起念。念頭本來就是佛性作用,若是沒有念,就會失去了本性作用

uploads/content/2022/june/9ed9274c2da846dbd19790a9b6f91ff7.jpg" width="690" height="383" />

  這個念頭要取捨自如,工作時念起,不工作,念盡。也就是說工作完事或者老年人根本就沒事了,就不必要打那些不必要的妄念。如果這個妄念不止就會造成輪迴

  這是我們諸位所修行的主要的中心目的。所有的三藏十二部經教,都是為了降服其心

uploads/content/2022/june/22f418d44b7ac0e41c794ec887ed9403.jpg" width="690" height="383" />

  現在我修行需要的是三個步驟。

  1.修正。

  2.修靜。

  3.修凈。

uploads/content/2022/june/2d41a9c3980b41ba383bd51279d96e5e.jpg" width="690" height="383" />

  1.何為修正,就是把錯誤觀念錯誤思想加以糾正,也就是說要棄惡從善。

uploads/content/2022/june/eaecd208c28bc02ca5a45ae92b8c5a0f.jpg" width="690" height="383" />

  2.修靜,就是把妄念,雜亂的思維要排除,讓心態得以靜止。這是有難度的,這個功夫比降服千軍萬馬還要難。

  可不是單憑念幾句佛號,誦幾遍經典就能達到靜止的。需要堅定不移的毅力,長久的功夫

  最好早年開始控制,這樣會很得力。年齡越大,個性越強,就越難轉變啊。

uploads/content/2022/june/8ff64c13605b2ed197e2970abf7a5b6a.jpg" width="690" height="383" />

  要是想了脫六道輪迴,靜止心態,是每個人的必經之路

  修行人生最重要事情這是真正的人價值觀

  必須要髮長久心,為了自身逃離牢籠也要妄念生死決鬥。一定要認識到這個關鍵的焦點。

uploads/content/2022/june/8e79dbc47b80d2c1b67eeff5b09f3b1d.jpg" width="690" height="383" />

  3.修凈,這個就不很難了,這個凈就是來鍛煉心態,取、舍的功夫

  取捨自如,取捨得當,就是說在境中造作,不會被影像所困,不會被境所轉,清清楚楚,明明了了。

uploads/content/2022/june/7e0055c2f726fa6535db44e1e7e23077.jpg" width="690" height="383" />

  用智慧去透視影像本體。這樣才能自在快樂安詳

  讓自心自然常有所安住。這就是最終的目標,真正的覺者。

  阿彌陀佛,桑吉多吉。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