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音菩薩與八萬四千菩薩眷屬,來到娑婆世界靈鷲山(宣化上人)

                                                                                 妙音菩薩與八萬四千菩薩眷屬

來到娑婆世界靈鷲山

宣化上人慈悲開示

「於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與八萬四千菩薩,俱共發來。所經諸國,六種震動,皆悉雨於七寶蓮華百千天樂,不鼓自鳴。」

「於時,妙音菩薩於彼國沒」:在多寶如來說完這話之後,妙音菩薩就在東方凈光庄嚴世界隱沒。沒,就是隱沒、沒有了。他怎麼樣呢?「與八萬四千菩薩,俱共發來」:他帶領著八萬四千的菩薩眷屬,大家就一起起行,來到這個娑婆世界來旅行了。這一個旅行,比我們總統帶著四百多人還要多!他帶著八萬四千菩薩眷屬一齊來了

「所經諸國,六種震動」:他們在虛空中,也不是用飛機,用神通來了;所經過的諸國土,怎麼樣啊?這真是驚天動地!這大地都有六種震動,就是震、吼、擊、動、涌、起,有這六種形象聲音「皆悉雨於七寶蓮華」:他們從什麼地方經過,在天上都雨下七寶蓮華百千天樂,不鼓自鳴」:你看,他們在虛空這一走,由凈光庄嚴世界來到娑婆世界,所經過的諸國土,在虛空中,又有百千天上音樂也沒人去鼓動它,自己就奏起音樂了;鼓動,就是來奏樂。

「是菩薩目如廣大青蓮華葉,正使和合百千萬月,其面貌端正,復過於此。身真金色,無量百千功德庄嚴,威德熾盛光明照曜,諸相具足,如那羅延堅固之身。入七寶台,上升虛空,去地七多羅樹,諸菩薩恭敬圍繞,而來詣此娑婆世界耆闍崛山。」

「是菩薩目如廣大青蓮華葉」:這位妙音菩薩他的眼睛,好像很廣大的青蓮華葉子似的。「正使和合百千萬月,其面貌端正,復過於此」:正當使百千萬月來合到一起;他的面貌,比這個百千萬個滿月來合到一起,還更加光明、更加美滿「身真金色,無量百千功德庄嚴」:他的身是紫磨金色有無百千那麼多功德庄嚴身體「威德熾盛光明照曜」:威,是威勢。誰看見他,自自然然生出一種恭敬心、敬畏心來,又怕,又還願意親近這一菩薩;心裡又恐懼,又捨不得離開他。為什麼?他有威可畏、有德可敬,他又有德行又有慈悲熾盛,就是很茂盛的。他身上有一光明,照耀其他的世界

「諸相具足,如那羅延堅固之身」:他五官端正,無論哪一相都具足圓滿的,和佛差不多。佛有八十種隨形好,他沒有八十,大約也有七十九了。什麼叫那羅延?就是金剛力士;金剛力士是最堅固的,他的身體好像金剛那麼堅固,不論是原子彈、氫氣彈,怎麼樣子都沒有法子毀壞他,他都不怕的。

「入七寶台,上升虛空,去地七多羅樹」:妙音菩薩坐在七寶蓮華台上,就向上升到虛空中,離地有七棵多羅樹之高,大約有五丈多這么高。「諸菩薩恭敬圍繞,而來詣此娑婆世界耆闍崛山」:所帶的這八萬四千菩薩眾,都跟著他,恭恭敬敬地圍繞著他,而來到這娑婆世界,到靈鷲山這地方

「到已,下七寶台,以價值百千瓔珞,持至釋迦牟尼佛所,頭面禮足,奉上瓔珞,而白佛言:世尊!凈華宿王智佛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四大調和不?世事可忍不?眾生易度不?無多貪慾、瞋恚、愚痴、嫉妒、慳慢不?無不孝父母不敬沙門邪見善心,不攝五情不?世尊眾生能降伏諸魔怨不?久滅度多寶如來在七寶塔中,來聽法不?又問訊多寶如來:安隱少惱,堪忍久住不?」

「到已,下七寶台」:妙音菩薩到了靈鷲山之後,就從七寶蓮華台下來。「以價值百千瓔珞,持至釋迦牟尼佛所,頭面禮足,奉上瓔珞」:以最值錢的,價值百千金子瓔珞、寶貝,拿到釋迦牟尼佛這兒。他五體投地,向佛頂禮,就拿瓔珞供養釋迦牟尼佛。「而白佛言」:對佛就說了

世尊!凈華宿王智佛問訊世尊」:釋迦牟尼世尊!我的師父凈華宿王智佛,他使令我來問候世尊。他替他師父來問候釋迦牟尼佛,怎麼說呢?

「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世尊!您沒有病吧?您沒有煩惱吧?您起來和在這兒住的時候,起居都很輕安吧?很好吧?您一切一切都很安樂吧?行、住、坐、卧,都是歡喜的吧?

「四大調和不」:地、水、火、風這四大,您都沒有什麼毛病吧?都很調和吧?我們人若有病這叫四大不調──地、水、火、風不均勻了。或者火多了,就把水克了;或者風多了,就把土刮跑了;或者土多了,把水就擋住了。所以這地、水、火、風,四大互相調和,就沒有毛病了。

「世事可忍不」:對於這個世間上的事情,您還可以忍耐嗎?

眾生易度不」:所有的眾生都容易度吧?

「無多貪慾、瞋恚、愚痴、嫉妒、慳慢不」:這所有的眾生,都大約沒有很多貪慾了吧?都沒有很多的瞋恚了吧?也都沒有很多愚痴了吧?都不貪了,也沒脾氣也不愚痴,都生出智慧來了吧?也不嫉妒,也不慳貪了吧?也不驕慢了吧?是不是啊?這一眾生現在都明白了,都背塵合覺了吧?都很覺悟了吧?

「無不孝父母」:這所有的眾生,都孝順父母吧?因為不孝順父母就不修行;不能修行就不成佛你不孝順父母,怎麼會聽佛法呢?所以孝順父母這是最根本道理。我們人,切記不要和父母來作對;說是父母越壞越好,那簡直的是錯誤的!

不敬沙門」:沙門,就是出家人,這是梵語,此雲「勤息」,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痴」。一般人都應該恭敬沙門你要不知道恭敬沙門,見著出家人,拿他當普通一個人一樣,這是錯誤的。沙門就是僧寶,這僧寶,你必須恭敬;無論他修不修行,他是個僧寶,你都應該恭敬他。你不要出家人的過,說:「哦,他出家了,還和我一個樣。你看他還那麼多貪心,也那麼多瞋心,也那麼多愚痴說話也不會說,做事也不會做,我恭敬他幹什麼?他還不如我呢!他給我個頭我覺得都應該的,我怎麼應該恭敬他呢?」這不敬沙門也不能入道,也不修行;你連三寶都不恭敬,你修行什麼?你見著出家人,就發脾氣:「啊!剃光個頭,好像個什麼!一天就是吃飯、穿衣服,什麼也不幹!」認為這個出家人和在家人有什麼分別,這就是邪見,就是不善心

邪見善心」:這所有的眾生有沒有這種的邪見、這種的不善心呢?

「不攝五情不」:本來人有七情,就是喜、怒、哀、懼、愛、惡、欲;五情,是說的喜、怒、愛、惡、欲。喜,是歡喜;怒,是發脾氣;愛,是生出一種愛心;惡,是厭惡,就是不願意不愛的意思;欲,就是一種貪慾了。這五種情,不容易收攝,不容易把它制止得住,就是不容易把它管得聽你的話。這眾生是不是恣情縱慾?怎麼叫恣情縱慾呢?就是自己願意怎麼樣就怎麼樣,以為這是自由了,其實這是錯誤的。恣情,就是把這情放開了,不管它;縱慾,也就是叫這個欲隨便它跑,願意往哪地方跑,就往哪地方跑。

世尊眾生能降伏諸魔怨不」:妙音菩薩又稱了一聲世尊!這所有的眾生,他們都能降伏這一切諸魔的怨嗎?諸魔,有死魔、病魔、煩惱魔,又有自心魔,又有天魔,這種種的諸魔。

「久滅度多寶如來在七寶塔中,來聽法不」:在很久以前,已經滅度的這位多寶如來他在七寶的多寶塔中,他有沒有來聽《法華經》呢?你們各位想一想,他本來看見多寶如來已經在這地方,為什麼還要這么問呢?你們各位知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啊?這不是他自己說的,他是代表師父凈華宿王智佛來問候釋迦牟尼佛,凈華宿王智佛這么叫他:「你去問一問釋迦牟尼佛,這位久滅度的多寶如來他有沒有到釋迦牟尼佛這個法會來聽《法華經》呢?」

隨著,妙音菩薩代表他的師父凈華宿王智佛,又問訊多寶如來」:多寶如來發願有講《法華經》的地方他就要去聽《法華經》,現出他這七寶塔虛空中;如果他來的時候,你再來問候多寶如來「安隱少惱,堪忍久住不」:他也很好吧?也沒煩惱吧?也堪忍久在這世間上住吧?

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佛身,惟願世尊,示我令見。」


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佛身」:妙音菩薩又對釋迦牟尼世尊說,我現在願意見一見這位多寶佛身。「惟願世尊,示我令見」:惟願世尊大發慈悲,指示給我,令我見一見這位多寶如來

爾時釋迦牟尼佛語多寶佛,是妙音菩薩欲得相見。」


這妙音菩薩想要見多寶如來爾時釋迦牟尼佛語多寶佛」:在這個時候,釋迦牟尼佛就對多寶佛就講了,「是妙音菩薩欲得相見」:這一位妙音菩薩,他想見一見您。

「時多寶佛告妙音言:善哉!善哉!汝能為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聽法華經,並見文殊師利等,故來至此。」


「時多寶佛告妙音言」:在這個時候,這多寶如來告訴妙音菩薩說,「善哉!善哉!汝能為供養釋迦牟尼佛,及聽法華經」:善哉,善哉!妙音菩薩你能以來到這兒,供養釋迦牟尼佛,又來聽這《妙法蓮華經》,「並見文殊師利等,故來至此」:並且又見文殊師利菩薩藥王菩薩等等,所以你到這娑婆世界來。

恭錄自《妙法蓮華經》妙音菩薩品 淺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