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毀謗持《法華經》的人,罪報可就大了

  怎麼叫「常不輕」?這是菩薩名字。是不是菩薩的真名字呢?不是!這是他一個別名──特別的名字也就是一個草號。因為這位菩薩見到人就叩頭頂禮,所以這些貢高我慢的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就給他起這么個名字,說:「啊!你知道他嗎?他是常不輕菩薩!」所以你不要以為「常不輕菩薩」就是他名字,不是的。

  你要在這個地方都不認識,說:「這個菩薩就叫常不輕菩薩。」根本就沒有這一回事!這是釋迦牟尼佛在過去生中,行菩薩道時,見到人就叩頭禮拜這一般貢高我慢的譏諷他:「唷!常不輕來啦!你們知道嗎?這是『常不輕』啊!」因為他在行菩薩道時,見到人就說:「我不敢輕看汝等,汝等皆當作佛。」所以這一些個增上慢的比丘比丘尼,就給他加上這么一個名字。這個名字,本來是譏諷他,對他不好的意思;他接受了這個名字,所以叫「常不輕菩薩」。

  這里邊分出四種悉檀,來說「常不輕」。他里邊抱著一種不輕的見解、不輕的智慧;外就行恭敬的行門,對一切的境界他都恭敬。所以我說這個〈境界〉,所謂「一切是考驗,看爾怎麼辦?覿面若不識,須再從頭煉。」你要再開始來煉過。

  常不輕菩薩能覿面就認識了,所以他就要這么修行,見著人就叩頭,這屬於「世界悉檀」。他能身行不輕之行,躬行實踐,修不輕慢他人的這種行門,這叫為人悉檀」。他能口宣不輕之教,口裡所說的,都是一種不輕慢他人的教化;他常說:「我不敢輕看汝等,汝等皆當作佛。」這么樣,這叫「對治悉檀」,來對治貢高我慢。那麼,他對一般人就有一種不輕慢他人的看法這就是「第一義悉檀」。這「常不輕」,有這四種悉檀的意思在里邊。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汝今當知!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持法華經者,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如前所說其所功德,如向所說,眼耳鼻舌身意清凈。」

  「爾時,佛告得大勢菩薩摩訶薩」:在佛說完了〈法師功德品〉的時候,剛要開始說〈常不輕菩薩品〉之前。

  佛告訴得大勢菩薩摩訶薩,也就是大勢菩薩。這位菩薩,他若不動彈,就沒有什麼事;他只要一動,那麼一舉手、一投足,或者向前邁一步,這大地就要六變震動。為什麼?表示這位菩薩的威勢太大了!你說這厲害不厲害?釋迦牟尼佛說,「汝今當知」:大勢菩薩!你現在應該知道!知道什麼呢?

  「若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持法華經者」:若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在家的男居士)、優婆夷(在家的女居士),他們要是受持、讀誦、解說、書寫這部法華經》。

  「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如前所說」:假使有人用惡口來罵他,或者故意來破壞、毀謗,這些人所得到的罪報可就大了。有多大呢?有須彌山那麼大!就像前邊經文所說的,得那麼多的罪。

  「其所功德,如向所說,眼耳鼻舌身意清凈」:那麼受持、讀誦《法華經》這個人所得功德,也就像前邊這〈法師功德品〉上所說的,能得到眼耳鼻舌身意清凈功德

  有的人講經講到這個地方,不會講經的就說是:「依照這個經文,『若有惡口罵詈誹謗,獲大罪報,如前所說其所功德。』他罵這位受持法華經》的,還有功德哩!」他說這個「其所功德」是這個罵受持法華經》的人功德這是錯了!這是受持法華經》這個人所得功德。他罵人反而有了功德了?不是!對於這一點,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特別認清楚了。不要以為罵受持法華經》的還有了功德;若那麼樣子那就沒有所謂的因果報應了!經文講得清清楚楚,但是沒有學問的人就認為罵他的也有功德

  怎麼能證明出來這是受持、讀誦《法華經》這個法師功德呢?這不說明了:「如向所說,眼耳鼻舌身意清凈。」向,也就是「過去」,這也就是前邊所說的──這位法師所得功德,眼耳鼻舌身意都清凈;清凈就得清凈功德

  恭錄自《妙法蓮華經》常不輕菩薩品 淺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