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講話7

  人的心中因為有了這慾望火焰,有時不能如自己的希求,忿怒的火就燒起來。不能如意這本娑婆世界的常情,若要熄滅這些心中的火窟,唯有用智慧的水澆潑。

  世間是不能如意的,能如意的只有我們的心。我們的心雖是如意的,但因有時處理不善,而又不如意起來。由於不能如意,所以就苦惱煩悶。來探求他的原因,是因沒有修得真的智慧智慧不夠,對於事物看法,常常把它看成兩個以上,想要這樣做,又想要那樣做,於是蓋覆了內心智慧之光,而生起種種迷惑,煩悶,苦惱來了

  宇宙萬象雖有差別,但他的本源是一個,如把這本從容安靜的心恢復到自他絕對的平等上去,則生死苦樂,快不快意等,固然都不能使令我們動心;就是宇宙的一切差別現象也就都不能夠迷惑我們了。果然這樣,可說修得大智慧。由於這種智慧就不特能夠有忍受一切毀譽褒貶的大勇猛心,並且利益一切的大慈大悲平等心亦生起來了

  由這慈悲心運用大智慧就能勇猛發揮而表現於行為了。

  觀音菩薩,不單是大慈悲的權化示現,而且以大慈悲運用大智慧和大勇猛來解救眾生。若能以這菩薩的心為我們的心的時候,其威神之力,就是藉這菩薩的大慈悲救度眾生勇猛不可思議威力,就能到達雖入大火亦不能燒的境地。古人說:「滅卻心頭念,火燒清涼」,就是這種境界的形容。

  可怕的嗔恚之火,已如前面講過了。當這嗔火將要燃燒我們身心的時候,我們如果一心稱名,以此稱名功德就能免除火難,這不也是由菩薩的威神之力嗎?

  「威神力」,就是慈悲力,智慧力,勇猛力。其中慈悲,可以稱為悲水,就是以水比喻菩薩慈悲。在胸中嗔恚之火燃燒起來的時候,如果一心稱名,觀音的威神力,就成為悲水,而來消滅你的嗔恚之火了。

  「若為大水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淺處」,這是七難中第二水難。

  眾生若在大洪水中漂蕩,將要遭受溺死之苦時,如能一心稱名,就可得到達淺處而被救。大洪水,不僅限於河中,也可看作漂於大海之義

  這個大洪水,仍然可以從精神上去考察:

  我們是在生死大海中漂蕩著,貪生厭死,是人之情,尤其我們陷在愛欲的水中,而這愛欲之水,最易導人走上迷途在這世界上,有著種種的愛欲在誘惑著我們,因而不有多少人,以此就招致了身敗名裂

  四十二章中說

  「人懷愛欲,不見道者,譬如澄水,致手攪之,眾人共臨,無有睹其影者;人以愛欲交錯,心中濁興,故不見道。」

  「汝等行者,當舍愛欲愛欲垢盡,道可見矣!」

  「使人愚蔽者,愛與欲也。」

  因為人間有愛欲,所以古往今來,有無的人為此而誤入迷途有無的人為此而不上進,甚至有的把家和身都毀滅了。但是,這愛欲究竟是怎樣生起的呢?我們知道,嗔恚是由不高興而起的,反過來說,愛欲是從歡喜而起的。如為愛戀心愛的情人,而對他人做不講義理事情,甚而至於雙親的意見,友人的諫言,都把它一腳踢開。社會上很多的青年男女,為此而不事業,不管前途,像這樣沉淪於可怕的愛欲之中,就是身敗名裂的根本。

  沉溺在愛欲漩渦的人們,大都是從堅強的我愛來的,如把我愛稍稍轉為稀薄一點,像觀音那種「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悲心,則自然不會因自己的情慾而有不利於他人的事情發生

  話雖這樣說,但我們畢竟幾乎都漂流在愛欲大海中,已經快要到達沉沒的地步了,但我們仍然執持我執我見,不知自覺,不知回頭,真是可嘆!

  如在這個時候,想起觀世音菩薩平等慈悲心,把那彼此的貪愛之心一下子舍掉,則我們的心光猶如明鏡那就可以得到雖映現萬物而不執著萬物大智慧也就有了斷除愛著的大勇猛心。照道理再不會有愛與不愛差別一切都平等,沒有美醜的觀念,沒有憎愛的區別,就更能夠斷除為生死根本的一念貪愛。這樣,本是沉淪在愛欲大海,漂蕩在驚瀾怒濤中的生命也就能夠漸漸的浮到淺處了。

  從這個愛欲大海,而漂浮到淺處,除了一心稱念觀音功德那是很不容易找到其他的方法來救濟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