呷絨多吉上師:看看缺少福報的狀態是怎麼樣的

uploads/content/2022/june/799cfec9bec1878f33e60849109161b6.jpg" width="606" height="900" />

  呷絨多吉上師 開示連載(487):

  我們學了殊勝平時做善法時候有沒有具足發心殊勝」呢?你們每次共修的時候不是說,「為天下一切眾生成就解脫我要聞思修行,我要行持善法嗎?」你有這個心就叫發心殊勝。我們每次聽法之前不都是這樣發願嗎?今天也一樣,這裡皈依的人也好,不皈依而在旁邊隨喜皈依或者聽法的人也好,應該知道:今天我們遇見上師並聽到這個佛法也不是那麼容易的。所以,為天下一切眾生的離苦得樂成就解脫,為度化一切眾生而去聽法、皈依,這樣的發心很重要

  有了這樣殊勝發心,行持善法的時候還必須要有正行殊勝」。比如,我們都相聚在這個道場,雖然人在道場,但心不在道場也沒用,所以正行殊勝不能缺。本來我們這些末法時代眾生就缺少福報很多人做功課的時候就打瞌睡,聽課的時候也打瞌睡,或者感覺很累——這裡痛那裡痛,很不舒服;但打麻將或者娛樂的時候就感覺不到這些,只感覺時間很短,一會兒就過去了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累生累世養成了這些等流習氣,所以就有這些愛好,做這些事情就特別有意樂。而讓我們真正地修習佛法或者做一些有意義事情就會感受到各種的麻煩不舒服,什麼原因呢?我們沒有很大的意樂,所以不能全身心地投入。

  很多人念經的時候,嘴上念「阿彌陀佛」,心裡卻在胡思亂想:想同事同學,或者想朋友家庭,心散亂在外面各種各樣的境上。要知道,我們念的時候不是只追求一個數量,而要在念的時候想到佛菩薩,完成一定數量的目的也是要慢慢地訓練我們觀想菩薩,憶念佛菩薩內心和佛菩薩相應。我們修五加行的人也是這樣,念皈依發心的偈頌,雖然有一個數量的要求,但如果只是為了滿足這個數量而去修就錯了必須要為能生起這樣的一顆心而修。其實,你有沒有修完五加行,你的五加行修得是不是圓滿,最終還要看你有沒有生起這樣的心。

  比如,念「發心」這個偈頌達到了十萬遍,但「發心」這個偈頌裡面所講的內容有沒有在你內心生起呢?假如你心裡已經生起了這樣的發心,即便數量上沒有完成十萬遍,但質量已經保證了。皈依也是,是不是真正地做到了虔誠皈依並保證得到了皈依的戒體?假如我們不管生還是死,時時刻刻依靠諸佛菩薩上師三寶,失去自己的生命不失去我們皈依的依靠——上師三寶生起這樣一個確定的信心,那麼這個質量就可以保證了,圓滿了。如果沒有生起的話,你修二十萬、三十萬遍的皈依,也還是那麼回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