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悟法師:略說《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耳聽動靜音 妙聞返聞性

  寂寂無能所 惺惺離兩端

  空覺覺空滅 十方通圓明

  雲林法宴常開,聖地妙音宣流。2019年7月6日上午,杭州佛學院淨悟法師應十方信眾的邀請,在杭州靈隱寺法堂略說《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十方善信居士200餘人聆聽法師開顯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妙法,無不歡喜踴躍,念念歸空, 心心歸凈。

  淨悟法師先問大眾,「觀自在」是什麼意思?「觀世音又是什麼意思?他以「觀世音菩薩名號的由來、千手千眼觀音的由來」為題,述說《楞嚴經》記載的觀音菩薩的十四無畏

  淨悟法師說: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千手:表示遍護眾生;千眼:表示遍觀世間

  觀世音菩薩發十二大願,以十四種無畏力施於眾生。稱觀世音菩薩聖號,更可解脫地獄餓鬼畜生生老病死毒龍惡獸、咒詛毒藥、怖畏軍陣、苦惱死厄等難。那麼,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有這種能力利益眾生呢?略說《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

  淨悟法師進而開示:《大佛頂首楞嚴經》是如何傳來中國的?耳根圓通法門是哪位如來教授的?觀世音菩薩為什麼選擇修耳根圓通法門?《大佛頂首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究竟說了什麼?

  娑婆眾生耳根偏利。在楞嚴會上,諸位聖者宣說二十圓通法門文殊菩薩耳根圓通曰:「我今白世尊:佛出娑婆界,此方真教體,清凈在音聞,欲取三摩提,實以聞中入。」文殊並說:並非只有觀世音菩薩才修此耳根圓通法門文殊菩薩自己亦然,乃至過去、現在、未來諸佛,都從此耳根圓通法門入道。

  1

  耳根圓通法門緣起

  經文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恆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經文大意

  爾時觀世音菩薩從座而起,向佛頂禮觀世音菩薩釋迦牟尼佛說世尊!我回憶、追念我往昔的時候,經過很長很長的時間有無量無數這麼多恆河沙的劫。那個時候,有佛出世,這尊佛的名字叫「觀世音佛」──就是古觀音佛。我在這位古觀世音佛前,發菩提心。這位古觀音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

  1.古佛教耳根圓通法門

  過去的佛是無量的,現在的佛是無量的,未來的佛也是無量的,佛佛相傳。觀世音古佛,他的菩薩弟子名號仍是觀世音觀世音古佛傳授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

  2.發菩提心關鍵

  觀世音菩薩觀世音古佛前發了菩提心這是關鍵,只有發了的人,佛才把最殊勝的法來教授於你。

  《大乘起信論》雲:真心、深心、大悲心,三心合而齊發,為菩提心

  3.從「聞思修」三慧下手。

  「彼佛教我從聞思修」。觀世音菩薩在佛前發了菩提心觀世音佛教授從「聞思修」三慧下手的方法

  【聞慧】

  指耳根的聞性,是你的耳根能聞的本性。人人都有自性,但是為什麼單說聞性,不說別的呢?因為眾生耳根最利,我們從耳根入門,容易明白自己的本心,見自己的本性。此處的聞慧是指耳根聞性,生出始覺的智慧,不再去馳求耳外的音聲,而是返轉回來注聽自耳能聞的自性

  【思慧】

  離開一切分別念,用正智慧來觀察能聞的自性,追究一下能聞的是誰呀?念念返聞自性

  【修慧】

  念念返觀,始覺合本,發明本來心地的原有風光,這是修慧。由此聞思修三慧入三摩地,即入首楞嚴大定。此中的「定」與「慧」是不二的,由修到證,寂滅現前,證入圓通即是「入三摩地」了。

  2

  修耳根圓通法門的具體方法

  經文

  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瞭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初於聞中】

  初,剛開始。於聞中,誰於聞中?

  我的注意力專注於我自己的聞性中。也就修行的下手處——專注於聞性。

  【入流亡所】

  如何專注於聞性?方法是什麼?自己的注意力,專注在外面的聲音的時候,叫出流。把自己的注意力反過來專注自己的聞性或聽覺,這叫入流。

  出流,是注意外面的東西;入流是注意自己能聽,能看的那個「能」。這個能,就是聞性,就是自性

  當你的注意力處於入流狀態的時候,也就專注於聞性的時候,與此同時,會發生一件事,那就是:亡所。這個所,是特指聲音

  「亡所」,自己的注意力已經不再注意聲音了。保持住這種入流亡所的狀態

  【所入既寂】

  「所」,是指聲音;「入」,是指你注意力的狀態聲音和入流,這兩種東西都被自己的注意力所忽略了,就處在了「寂」的狀態

  「寂」,無念,無相,一念不生!這是在耳根入流亡所後,從意根產生的效果!

  【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動有動相,靜有靜相;但是現在動、靜這兩種相,很明了的它不生了!靜也沒有了,動也沒有了;這動、靜二相,瞭然不生

  【如是漸增】

  這種靜的清凈境界漸增,一天比一天就增加,一天比一天就圓滿

  【聞所聞盡】

  乃至於聞自性這種聞的能力也沒有了!這「能聞」和「所聞」都沒有了,也沒有一個能聞的,也沒有個所聞的。能聞的是耳根」,所聞的是自性」;能聞和所聞都盡了,都沒有了。

  【盡聞不住】

  這個時候聞性既然盡了也不著住了,無所住了。這個時候,就是「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任何地方也沒有所著住了。

  【覺所覺空】

  就連有所感覺這個覺悟的心都空了,都沒有了。

  【空覺極圓】

  這個空和覺性,都到最極最圓滿境界上。

  【空所空滅】

  這能空的心和所空的境都滅了,沒有了,就連一個空也沒有了!你有一個空的存在,你還執著空呢!但是現在空也沒有了。

  【生滅既滅,寂滅現前。】

  生滅這種的心既然滅了,這時候真正的寂滅之樂就現前了。那時候,這種境界真是樂不可言的!

  3

  修耳根圓通法門可得兩種殊勝

  經文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

  在寂滅現前的時候,忽然我超越世間和出世間。這時候,我和十方的世界都互相融通而圓融無礙了,盡大地是我自性光明,盡虛空是我自性的體相。同時得到二種殊勝境界

  【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

  一是:上可以與十方諸佛的本妙覺心,互相融合,與十方如來同一慈悲心

  【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與諸眾生同一悲仰。】

  二是:下可以和十方一切六道眾生融合,合而為一,對他們受苦罹難,都具悲心切切,救度他們離苦得樂。我與一切的眾生都有一樣有這種悲仰之心

  4

  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法門得三十二應身

  經文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經文大意

  世尊,由我親近供養觀音如來,就蒙彼如來教我耳根修證法門。「如幻」是譬喻詞。「聞熏聞修」:是由聞性入流內熏,熏起自性本有智光。這樣反聞修習,就能得到正定這是無修而修,修而無修。譬喻如幻化事,從無而有,有即非有。修成金剛三昧,即首楞嚴大定證得此定,就能得到圓通

  既得圓通就能與佛同其體,亦能與佛同其用,使我亦能得到三十二種化身,可以遍入一切世界,隨機教化,現身說法,來救度一切受苦眾生

  5

  修耳根圓通法門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經文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1.身不思議,化身無量。

  2.語不思議,咒力無畏

  3.意不思議之一,捨貪行施。

  4.意不思議之二,隨求即得。

  法師細說四不思議無作妙德(略)。

  6

  修耳根圓通法門之優勝(圓通常 三真實)

  經文

  我今啟如來,如觀音所說

  譬如人靜居,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此則圓真實

  目非觀障外,口鼻亦復然;

  身以合方知,心念紛無緒,

  隔垣聽音響,遐邇俱可聞;

  五根所不齊,是則通真實

  音聲性動靜,聞中為有無;

  無聲號無聞,非實聞無性,

  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

  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

  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

  經文大意

  我現在啟白如來,正如觀音古佛所說,譬如人在靜居時,十方同時擊鼓,十處也同時得聞,這就是真實

  眼根不能看見障礙以外的事物,口鼻也同樣是如此,身體要與物相合時才有知覺,意根中念相生滅不停,紛然而無頭緒,隔牆能聽見音響,遠近都能聽聞,其他五根所不能達到,所以名為通真實

  音聲之性,在動靜二相中顯現,從聽聞中知道有無,當無聲時稱為無聞,此時不是聞性消滅了,聲無之時聞性既無滅,聲有之時聞性也沒有生,這個聞性是遠離了生滅的,所以名為常真實

  即使在夢幻之中,於外境全無所思之時,此聞性亦不不思外境而滅,覺觀出自意識思維,心之知性,身之覺性,皆不及於夢中

  見聞如幻翳 三界若空華

  聞復翳根除 塵銷覺圓凈

  凈極光通達 寂照含虛空

  卻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

  ——《楞嚴經》偈句

  淨悟法師略說《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以《華嚴經》、《法華經》、《大悲陀羅尼經》、《悲華經》、《入菩薩行論》等經綸要旨為證,並引諸多公案,引人入勝,妙不可言。

  淨悟法師坦言,講經最要緊的是應機,來聽經的既有常年聽經的老居士也有第一次的聽聞者,但修觀世音耳根圓通法門,返聞聞自性方法,由淺入深,最易得力。因為娑婆世界眾生耳根在六根中最靈敏、最銳利,用之修行,極易成就

  淨悟法師鼓勵大眾,學習觀世音菩薩精神,發無上大願,悟無常無我、空性;舍凡所有相,放棄任何執著;人人自在,證自在圓融。講經法會迴向聲中圓滿

  南無彌陀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