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池大師:彌陀疏鈔新白話版1

  佛說彌陀經疏鈔卷第一

  《阿彌陀經》的疏鈔,大文分為三部分。一通序大意,二開章釋文,三結釋咒意。

  這是隨順經典的序、正、流通三分,也是隨順凈業的信願行。

  一通序大意

  分為五部分,(一)明性、(二)贊經、(三)感時、(四)述意、(五)請加。

  (一)明性

  靈明洞徹,湛寂常恆,非濁非清,無背無向,太大了啊真體。不可得不可思議的,難道就是自性嗎?

  通序經意,大文分為五部分。從第一的明性,到第五的請加,這裡說明性。《阿彌陀經》因為是全部彰顯自性,又經典都是不離自性的,所以首先標出來啊。靈就是靈覺,明就是明顯。日月雖然明,不能稱為靈。現今只有至明之中,神解不測,明不能夠盡情表達,所以叫靈明。徹就是通啊,洞是徹到極致啊。日月雖然遍照,但不能照到覆蓋的盆里,這是徹而未徹。現今這靈明,光輝天地,透徹金石,四方上下,沒有障礙,因為是洞然的徹,沒有不徹的。不是相對隔來說通的徹,是洞徹啊。湛就是不染,寂就是不搖。大地雖然寂,不能稱為湛。現今只有至寂之中,瑩凈沒有渣滓,寂不能夠盡情表達,所以叫湛寂。恆就是久啊,常是恆到極致啊。大地雖然堅硬,但難逃壞劫,這是恆而未恆。現今這湛寂,推及到無始,引向那無終,從古到今,沒有變易,因為是常然的恆,沒有恆不恆的。不是相對暫來說久的恆,是常恆啊。所謂非濁,說有就不受一塵。所謂非清,說無就不舍一法。所謂無背,縱放也沒有向哪裡去。所謂無向,迎接也沒從哪裡來。是說這個靈明湛寂,不可以用清濁向背求啊。舉出清濁向背,含意包括善惡、聖凡、有無生滅增減、同異等,太大了啊二句,是贊辭。大就是當體得名,具有遍常二個意義。因為橫遍滿十方,豎窮極三際,更沒有法可以與它相比的,不是相對小來說大的大啊。真就是不妄,因為三界虛偽,只有這個是真實。所謂不是幻不是滅,不可破壞,所以說是真啊。所謂體,所有萬法不超出一心的體。體包括相用,總之叫做真體啊。所謂不可思議,如上面的明而復寂,寂而復明,清濁沒有形,向背不能得。那麼心言的路都絕了,沒有容下思議的了。所謂不可思,就是法沒有相狀可想,思就生亂。經上說:「汝暫舉心,塵勞先起。」(稍有動心煩惱先起)就是這樣啊。又法沒有相狀可想,思也是徒勞的。經上說:「是法非思量分別之所能及。」(這個法不是思量分別能達到的)就是這樣啊。所以說心要攀緣而思慮沒有了啊。所謂不可議,就是理圓言偏,言說生起理就喪失了。經上說:「凡有言說,皆成戲論。」就是這樣啊。又理圓言偏,言說不能盡情表達。經上說:「一一身具無量口,一一口出無量音,如善天女,窮劫而說,終莫能盡。」(每一身有無量口,每一口有無量音,如善口天女,就是到了窮劫也說不盡)就是這樣啊。所以說口要談論而言詞喪失了啊。又這部經原來名叫「不可思議」,所以用這四字總體讚歎前文,因為是至理的極名啊。末句總結,說這個「不可思議」,應當是什麼東西?只有自性如此。說到性有二種,兼有無情的部分,叫做法性。單獨有情的部分,叫做佛性。現在說的自性,就是指佛性而言啊。性要加上自,因為法本來如此,不是造作得來的。因為是我自己,不是屬於別人。這個自性有很多名字,也名叫本心,也名叫本覺,也名叫真知,也名叫真識,也名叫真如,種種的沒有完。總而言之,就是人的靈知靈覺本來具有的一心啊。現在說明不可思議,只有這個心而已,更沒有別的東西有這不思議體與心相同啊。若是就這部經,初句就是無量光,因為洞徹無礙。二句就是無量壽,因為常恆不變。三四句就是靈心的絕對,光壽交融,因為一切功德都是無量的。五句是總贊,就是經上說的:「如我稱贊阿彌陀不可思議功德。」末句總結,說阿彌陀佛全體是人的自性啊。又初句靈明無所不照,就是用大。二句靜寂無所不含,就是相大。三四句迥然斷絕二邊,就是體大。五句是總贊,所謂即是即是一,雙泯滅雙依存,言辭喪思慮亡,不可思議。末句也是總結到自性啊。又初句說照,就是解脫德。二句說寂,就是般若德。三四句說寂照不二,就是法身德。五句是總贊,末句是總結,根據上面可知,又用四法界會意。那清濁向背,是事法界。靈明湛寂,是理法界。靈明湛寂而不隨緣,清濁向背而隨緣不變,是理事無礙法界不可思議,是事事無礙法界。因為這部經分攝在圓中,也能少分事事無礙,最後說自性,也是總結四法界歸到一心啊。

  (二)贊經

  有二部分,1總贊,2別贊。

  1總贊

  去掉濁就是澄清,返回就是相向,超越三祇在於一念,等齊諸聖在於片言。至極的妙用啊,也不可得不可思議的,難道是《佛說彌陀經》嗎?

  上面說的靈明湛寂的本體,本來沒有清濁向背,畢竟平等,惟有這一心。現在是對生滅門說的。因為不如實知真如法一,不覺心起而有那念頭,就被無明覆蓋。失去本質流向末端,渾亂真體,所以名叫濁。如澄凈泥沙,再恢復凈潔,這叫做清,就是指轉變五濁而成為清泰啊。無明牽引,背棄本覺追逐塵境,漸漸遠離真體,所以名叫背。返回原路,再使歸還,這就是向,就是指背離娑婆而向極樂啊。然而這就是眾生一期從迷到悟來說的,似乎有澄清返回的跡像。而對於自性,其實沒有得失也沒有增損。所以有時濁有時清,水沒有變換性質,忽然背離忽然正向,人沒有二個身體。所謂修證就不是沒有,污染就不得到啊。所謂三祇,就是三阿僧祇劫啊。僧祇的解釋見後面文字說到三,因為以釋迦成道,從古釋迦佛到屍棄佛,經歷七萬五千佛,從屍棄佛到燃燈佛,經歷七萬六千佛,從燃燈佛到毗婆屍佛,經歷七萬七千佛,就是三祇啊。經過很多劫,遠之又遠,而今不超過一念,快速超出生死。所謂一念,就是能念阿彌陀佛的一念啊。所謂諸聖,就是佛以及菩薩啊。從凡到聖,隔了又隔,而今不超出片言,直登不退菩薩地位。所謂片言,就是所念的阿彌陀佛的片言啊。至哉二句,是贊辭。至,是極啊。至極而沒有增加啊。妙的意思,就是上面四句總體的妙義。用的意思,就是力用啊。那垢心很難清凈,混濁如黃河。妄想很難收服,放逸如奔馬。經歷恆沙無數量的劫,輪轉沒有休止。攻讀三藏十二部的文字,覺得路太遠。而能使濁變清,背離的轉向,一念頓時超越,片言就證,力用的妙,怎麼可以思議?用是從體相而出,所以只說妙用啊。末句總結,說這樣的妙用應當是什麼經?只有《佛說彌陀經》,能夠擔當。有人問:「小乘說了。就拿大乘經典來說,廣大堆積如山,為什麼妙用偏贊這部經?」答:「經典中雖然有這個意義。沒有如這部經的明確並且簡單的。所以稱性而談,正直而說,不是不圓頓。而澄濁返背,方便沒有彰顯。其餘的法門,或者浩大廣博而難修持,或者幽深而不知所措。現今只要片言名號,便入一心,就能往生,直到成佛。即方便又成圓頓,神功勝力,不歸這部經,那又歸誰呢?」又先前是性德,現今是修德,先前是自性清凈,現今是離垢清凈,甚至性盡障盡等,互相交融不二,就如中說的。

  2別贊

  有四部分,(1)先出說經所以,(2)統論凈土功德,(3)特示持名為要,(4)廣顯持名所被

  (1)先出說經所以

  故我世尊,乍說三乘,終歸一實,等頒珍賜,更錫殊恩。

  承上。這部經具有如是不可思議功德,所以佛說這部經,是有原因的啊。乍就是暫時啊,暫時的說法,不是究竟啊。所謂三乘,乘本來沒有三,權且方便說有三,就是聲聞、緣覺、菩薩啊。終是對乍說的,實是對權說的。意思是世尊剛成正覺,演講大《華嚴》,大教難以投放,隨眾生的根機,說三乘法。然後會總權法歸到實法,都給與大車,所以叫「等頒珍賜」(《法華經》里的比喻),這是如來一代時教的大概啊。而在其中,又生出念佛一門,不論大根小根,只要是念佛的,就能往生也不用等待根機成熟,這才是會總權法歸到實法。只要是往生的,就能達到不退比喻不按次第的提升。世襲的官,這個恩是非常的,名叫殊恩啊。又殊恩含有二個意義一是念佛是恩中的殊恩,二是持名念佛又是殊恩中的殊恩啊。

  (2)二統論凈土功德

  指示四十八願的願門,開啟一十六觀的觀法,願願歸向普度,觀觀主導妙心。

  上面是贊凈土法門殊勝。現今對於凈土,先出其他經典,然後對比這部經更為殊勝。願門,觀法,都在二部經中。說從初願直到願終,無非是含攝所有眾生同生凈土,從初觀直到觀末,都是空假中道圓極一心。由這一心,生出大願而成正覺。就是用本願還度眾生,而歸一心凈土法門。二經對照,意義如此。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