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法師:華嚴經十信菩薩,跟小乘一配合清清楚楚

  凈土法門:《華嚴經》十信菩薩,跟小乘一配合清清楚楚

  佛很慈悲,知道這個東西難,眾生習氣太重,教我們從哪裡做起?先從放下所做起,比較容易。為什麼?我所有的叫身外之物,先從這里放下,然後最後把身再放下,恭喜你,你入門了。這一入門功夫得力了,為什麼?這個一入門證位不退,初果、大乘初信位,他證得這個位次,不會再退墮到凡夫三種不退第一個不退拿到,雖然還沒有六道輪迴,他煩惱習氣很重,但是他決定不墮三惡道,保證不墮三惡道。不管有沒有佛出世,他肯定天上人間七次往返證阿羅漢果,有佛出世他是阿羅漢,沒有佛出世他叫辟支佛、叫獨覺,不要等到第八世,天上人間七次往返。在大乘呢?七信位的菩薩,十信里從初信到第七信,初信等於須陀洹,七信等於阿羅漢。於是這十信位的事,我們就很清楚,十信位是十法界,初信到六信沒有離開六道輪迴他在哪裡?人間天上。大概二信位還會人間來一次,三信以上不到人間來,他在哪裡?他在欲界天、色界天,就是這兩層天,兩層天裡頭的往返。我們如果要是把他位次來配,阿羅漢四果四向,初果向這個不說,沒有位次,初果才有位次。初果等於《華嚴經》十信位的初信,二信位就是二果向,三信位是二果,四信位是三果向,五信是三果,六信位是四果向,七信證四果阿羅漢六道超越了,那就是四聖法界裡面的聲聞。他再提升,再提升一級就是緣覺,緣覺是八信;緣覺再上去是菩薩,就是四聖法界菩薩菩薩是九信;再上就是佛,十法界的佛,佛是十信。

  這就是華嚴經》十信菩薩,跟小乘一配合清清楚楚。沒有出十法界,出十法界他的條件必須把起心動放下,不起心、不動這叫無明,無始無明破了,十法界就沒有了。所以十法界是假的,不是真的你有法界的業,你就見到十法界;你沒有十法界的業,十法界就不見了你有六道的業,你見到六道;阿羅漢沒有六道的業,六道見了。佛給我們講「諸法實相」如是如是,這是真的不是假的。不起心、不動念,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訓練,練不到,練總比不練好,總有那麼點影子在,就練習!練習不執著不分別,這叫功夫。所以修行功夫,什麼是功夫?放下功夫你真干,真在日常生活當中去練不計較,計較是執著,就是不執著不分別、不起心、不動念,你就練這個功夫,真功夫這是決定帶得走的。如果你不放下,你虧吃大了,你出不了六道輪迴,出不了輪迴你就要常常想到輪迴苦!它太苦了,這又何必?這些事情,除了佛經之外,誰都沒講清楚。從這個地方看到佛菩薩慈悲,他證得、他明白了,把他所證、所見、所聞統統告訴我們讓我們能力去辨別哪是真的、哪是假的,假的要放棄,真的要抓住,我們這一生當中就能得救。邊地疑城,因為疑惑未斷,但是他念佛修善,願生極樂,所以他生到邊地。生到邊地,其實講也很不錯,為什麼?永遠脫離十法界邊地最長不過五百年,肯定他覺悟了,我們相信阿彌陀佛的威神幫助他斷疑生信。

  最後,「五、本經流通分,贊嘆念佛,勸於此經生導師想。當來經滅,獨留此經。常念不絕,則得道捷」。這是我們一定要知道的,世尊贊嘆念佛。而且勸我們對這部經要生導師想,導師是佛,他來指導我們,引導我們脫離輪迴、脫離十法界。對這個經要尊重,這個經才是真正的法寶,我們得到,這個品題里有一品「如貧得寶」。六道裡面眾生都貧,沒智慧六道里的輪迴冤冤相報,他止不住,苦不堪言。你得到這部經,你就能解脫,你就能永遠脫離六道輪迴,所以這部經要當作寶來看。我們在這個世間,什麼東西丟乾淨不要緊,我們要抓住這部經,要認真學習,要常常讀誦。知道多少就講多少,歡喜為人演說,一個人也講,兩個人也講,什麼地方都可以講,什麼形式都不要拘束,你遍遍講遍遍有悟處。你講給別人這就是功德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裡面還有財布施。什麼財?內財,我把我時間布施給他,我把我精神體力布施給他,講一個小時就要付一個小時這是物質物質是財。所以給人家講經教學的時候,時間長短不拘,五分鍾也是三種布施都有,講一個小時也是三種布施,財、法、無畏統統都有了。換句話,用世間法來講,你得財富,你得聰明智慧,你得健康長壽你怎麼來的?歡喜為人演說。演重要,演是什麼?表演給他看,我做出來給你看。其實我也是有給你看,為什麼?自然就變了,哪裡是故意裝給人看的?不是的,自自然然就起變化。從前心浮氣躁,現在心是安樂它就變了;以前愚痴,現在感覺得有點智慧就不同了;以前見到人不會笑,現在見到人都是笑咪咪的,像彌勒菩薩一樣,他就變了,人就變了。

  凈土大經解演義(第四五四集)2011/6/14日本岡山凈宗學會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