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心的直接的表達就 是不殺生,我們住在沿海地區的眾生常常殺業很重,喜歡吃海鮮。這也是眾生相互之間的共業所感,但是我們怎麼去認知這個事情?我們不要以為這些飛禽走獸、海里的東西、地上的走獸、家禽就理所當然被我們吃了,不是這個樣子,我們應該保護它,出於慈悲心孝順心,我們不應該去吃它,為什麼?
這裡來自兩個最起碼的認知。一個認知就是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都有如來的智慧德相。一切眾生不僅是包括人道的眾生,是包括六道所有的眾生,就是海里的水族眾生、天空的飛鳥、地面的走獸,這些眾生都有佛性。
既然有佛性,它們都是未來佛,既然是未來佛,我們就恭敬它,恭敬都來不及怎敢去殺害它呢?怎敢去吃它呢?這是第一個認知。
第二個認知,一切眾生在無量劫的輪迴的過程當中,曾經跟我們互為父母眷屬,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一切男子在畜牲道裡面就是雄性的動物,母親就是雌性的動物。這些雄性、雌性的動物跟我們都是生生世世互為父母,那麼既然是父母,我們就要對他有孝心,孝心報答都來不及,怎敢去殺害他,怎敢去吃他呢!
那麼這兩種基本認知,我們凡夫不了解,但這個事情真相,佛以五眼圓明的智慧,他看清了這個,把這個事情真相告訴我們。所以我們當下就要以這樣的一個知見,把我們的慈悲心生髮出來。我們是不是就發願:我不吃它,我要吃素?
大安法師答:在家人不是說不能講法,以交流的形式跟大家談一談也是可以的。
佛陀在世的時候,作為居士的給孤獨長者,雖然都已證到初果,但他在講法之前也要先向比丘頂禮,也不升大座,就坐在旁邊的座位上來說一說他修學佛法的體會、佛法的精要。這樣的形式是可以的。
所以能講法的居士不能傲慢。一般來講,白衣高坐、比丘下座是佛教的衰相,是不如法的。
無論是在正法、像法、末法,住持佛法的主力軍還是僧團。七眾弟子都應該團結在僧團的周圍,來護持佛法。僧團為內護,居士為外護。
《法苑珠林》雲:出家修道易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實難,如陸地行船。《出家功德經》雲:假使有充滿四天下之多的阿羅漢,有人在百年當中,盡心供養他們衣食、卧具、湯藥,從無缺少;乃至阿羅漢涅槃之後,又分別為他們各自建塔,以花香瓔珞等種種供品供養。如此所獲的功德,也不如有人為了求證涅槃一日一夜出家持戒的功德。
孔雀雖有色嚴身,不如鴻雁能遠飛。白衣雖有富貴力,不如出家功德勝。
——《大智度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