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過午不食的人,能得這五種福德

  宣化上人說:

   「你叫我死可以,叫我不搭衣不可以;你叫我死可以,叫我不吃一餐不可以──有這樣堅決的定力,有這樣的信心才是萬佛聖城的一分子。」

  大家都知道,「搭衣與一食」是萬佛聖城的特有家風;上人尤其特別聲明,凡是跟他出家的,都必須遵守佛制:「日中一食,衣不離身。」所以無論外界如何地批評,甚至排斥、毀謗萬佛聖城標新現奇,上人也絕不因此改變家風

  對於這些流言的詆毀,上人是說:「這不是我定的,這是佛制。我們要遵守佛制!」但對於比較年老的出家人上人則方便讓他們吃三餐。這個規矩,一直到上人圓寂前的遺囑交代,始終都沒有變過。

  上人他自己說:「我沒有出家以前,當居士的時候,我就吃一餐。等到出家以後,這么多年以來,都是吃一餐。跟我出家的,如果能吃一餐,我才收他;不能吃一餐,我不收。這是跟我出家的一個鐵定的條件,任何時候、任何環境的壓迫下,也不可以改變的。」

  為什麼上人對「一食」那麼的重視?因為「飽暖思淫慾」,多吃必然多欲。這在《長阿含經》中,記載光音天人福盡命盡,下降至此人間,後「取粳米食之,其身粗丑,有男女形;互相瞻視,遂生欲想,共在屏處,為不凈行。」所以中國也有句話說:「飲食男女」,證明淫慾乃來自於過量的飲食

  有人認為此時是非佛時,此地也是非印度,而中國人也並非是印度人,戒律是一種「因時因地因人」所造成的;所以「非時食」,只是印度人所持的戒,中國人並不適合持此戒。其實這是不對的。因為戒律佛法中戒定慧三無漏學的一部分,都是釋迦牟尼佛親口說的法;如果「戒」學不適合中國人,那麼「定慧」之學也必不適合中國人了,豈有此理?

  不非時食,是出家人所當行的,也是剃度出家的先決條件,在家人八關齋戒也少不了「不非時食」戒。所以戒律的嚴持與否,除了生病外,是無法討價還價的。

  此外《佛說處處經》對過午不食者,言有五種福德:「一者少淫,二者少睡,三者得一心,四者少下風,五者身得安隱,亦不作病。」故不非時食可得福

  又《大毗婆沙論》也以為:「過午不食則少昏睡,無宿食患,心易得定,有如是益故,故令中食。」在《長爪梵志請問經》中也雲:「如來四十齒,潔白齊平,由前生遠離非時食戒而來。」

  《萬佛城金剛菩提海》月刊 第321期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