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能治好的病,當初造業時都有個共同心態

uploads/content/2022/june/e5e6feace3340ad966c8eae6b6865103.jpg" />

  復雜的因果

   因果律是極其復雜的,不是世間凡夫聰明才智所能洞悉清楚的。比如,現實生活中,有的父母很有權勢、名氣、財富,看起來也作了很多慈善之事,得到許多美譽,但子女卻總是不盡如人意,狀況頻出,讓父母丟盡顏面,身心俱疲。

  有些作醫生父母,能治療很多人給自己孩子治療的時候,卻經常遭遇失敗;有些父母本身就是某個領域的醫療專家,他們的孩子卻偏偏得了這方面的疾病,無法得到救治。

  有些婦產科的專家,自己的孩子卻不能生育。中國人常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說的是一種共業的糾葛,這裡面的因果非常細膩、復雜。以婦科大夫為例,給別人送子是好事,但卻忽略了幫別人「喪子」---墮胎的殺業。人們往往只習慣看好的方面,但造作的惡因,一定會結果的,因為一家人的共業緣故家庭成員之間的因果息息相關,所以會出現因業力牽絆果報現前的情況

  我的一個弟子,曾經是黑社會大哥,做了不少惡事,也被許多人質疑:為什麼壞人沒有惡報呢?結果他老來得子,是個智障孩子,他要管這個孩子一輩子,什麼事情都要費盡心力報應還不是來了?現世就看到了。

  如果一個醫生,幫助病人治好了病,算不算改變了病人因果呢?因果當然不是醫生能改的。所有能治好的病,當初在造業的時候,都是帶著各種程度慚愧心去造作的,因而能夠治癒。《俱舍論》中,將因果剖析得非常細,就像法官判案一樣,需要衡量很多維度的因素。是否有預謀?是否付諸行動?是否達成目的?付諸行動後是否有悔過的心,有沒有隨喜造惡的心態?如果以上的動機、行動、後果都是惡的,且沒有後悔之心就會形成完整的罪業,惡果也就特別大。

  假設沒有預謀,只是臨時起意,罪過會小一些。犯罪後是否有悔過之心,會決定惡業的大小與影響。比如,已經傷害他人,卻還為自己造惡感到很開心,罪過就非常嚴重。無論善惡業的大小,都可以這樣做分析。

  有時候,我們會對他人造成無心的傷害,讓別人的自尊受到損害,但是自己卻不知道。這種情形很難避免的,因為每個人都有強烈的「我執」,對他無心語言、行動,會當成對方有意針對、為難自己,因而感到難過、傷心,陷入痛苦

  無心所造作的罪業,是很輕的。對於弟子而言,無論是有心的,還是無心的,自己知道的還是不知道的,一切罪業,我們都要誠心懺悔。並且,我們要盡量避免無心之過,畢竟這種不走心的過失是因為自己情緒沖動或思考的不完善,導致語言、行動對別人造成了傷害。

  為什麼自己不能三思而後行呢?為什麼自己說話、做事不那麼靠譜呢?為什麼自己常常也為「我」的冒失而感到懊悔呢?為什麼自己說出的話別人經常不認同呢?為什麼自己做出的事,讓人感到不開心呢?等等等等,多問幾個為什麼,常常反省、懺悔人就會不斷向善改善。

  比如,直言相見,有的人受得了直言,有的人卻受不了,態度方法不對,可能會傷害到對方。如果針對這個人的特點,用善巧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思,就可以避免傷害他。

  這裡有一水果有個人想吃,伸手拿了一個,如果你直接對他說,「你不可以吃!」他可能會感到很針對自己,並產生抵觸情緒,接下來可能就沒好氣兒了。但如果你換個方式說話,「我聽說,這盤水果好像不能吃哦。」對方就很容易接受,因為感覺不是針對自己。都是在講不能吃這盤水果,所表達出的訊息卻讓人有不同感受,這就是語言藝術,也是多為他人著想的體現。

  我們必須要提升自己的正知正念,常常觀察自己的心,多為他眾著想,就不會常常覺得事與願違,自認為是為對方好,卻成為傷害他眾的來源。觀察自己的身口意,多給自己的行動、語言思想一點時間

THE END